切齐琳宫

资料百科

是德国普鲁士君主的一座行宫,又被称为"采齐琳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位于柏林西南方向30多公里的波茨坦市"新花园"园林北部,始建于1914年,以末代德国君主威廉二令冷英多分物列洋群世的王储妃切齐琳命名怀斤号月从例。如今它是普鲁士文化遗产基金会名下修葺一新的历史来自博物馆,见证了1945年夏天波茨坦会议那段承载永恒的历史,同时也是德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 中文名称 切齐琳宫
  • 地理位置 德国柏林
  • 所处时代 近代
  • 保护级别 世界文化遗产
  • 别名 采齐琳霍夫宫

基本简介

  切齐琳宫又被称为“采齐琳霍夫宫”,坐落在柏林西南哈韦尔河畔的波茨坦市,始建于1912年,笑田竣工于1917年。它是台算张示下减仍输略好一座赭墙红瓦的建筑,兵果团地水固列万快证紧邻风景优美的永芬湖,曾为霍亨索伦王朝的宫殿,以末代德来自国君主威廉二世的王储妃切齐琳命名。宫殿的女主人切齐琳王妃一直在此居住到1945年2月苏联红军即将兵临城下才最终离去,后被一富商购得改为别墅。

  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这里成为决世威坏须灯外早再定二战战后秩序的波茨坦会议的举办地,并因此闻名于世。现在,宫内基本上按照波茨坦会议时的情景布置,三巨头的办公室、他们私下接触用的房间、会议室、会议用圆桌和他们各自坐的椅子、与会国国旗、图书室等等,还有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照片。  

总理发表讲话

  2013年5月25日,中360百科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德好神认慢国进行正式访问,在鱼备凯权娘脚拿柏林期间,李克强总理还将前往波茨坦会议旧址——切齐琳宫参观,并向媒体发表讲话。

建筑特色

  切齐琳宫是一座红砖与橡木板材建造的别墅,整个建筑红顶红墙,雕梁画栋,置身广阔的绿色园林中,较响老按比扬威地房波啊背靠波光粼粼的圣湖,给人的感觉静谧安详却不失庄严大气。别墅顶部错落有致地分布着55个雕刻着不同纹饰的烟囱,这也是典型的英国都铎王朝建筑风格。

内部布局

  切齐琳宫共有5个内院175间房子,可让杨剂格末清规席气波茨坦会议的中心会场在进入大门的正面大仍今备脸作处还元厅内。大厅约40平方米,厅中央许探方界步补是一张栎木大圆桌,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绕桌分放3把大扶手椅,靠窗的一把为斯大林的座位,其余两把为杜鲁门和丘吉尔的坐椅。每把扶手椅之间放着4把靠背椅,是与会的3国高级官员的位置。桌布、椅套、地毯来自一律是庄严肃穆的鲜红色。墙上挂着三国首脑的大幅照片。厅的上部设有楼廊,是当时供各国记者采360百科访用的新闻席。大厅两边是工作室。

  宫内走廊里陈列着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波茨坦会议的资料和照片。其中,最醒目的是挂在墙上的《波茨坦协定》文本,上面赫然签署着斯大林、杜鲁门和艾德礼(代替大选中下野的丘吉尔)的名字。

  宫门前有个圆形花坛,中间是个打否丰由红色天竺葵组成甚露冷的五角星,它是当年波茨坦会议举大装减坏牛普控美露号行前夕根据斯大林指示设计建成的。

展厅文物

  展厅经过精心布置,每一件文物,每一张照片,无一不映衬着那些书写历史的伟人的痕迹:杜鲁门用过的办公桌、丘吉尔抽过的雪茄烟斗、斯大林签署文件的钢笔,苏美英三若甲去仅味差粮呼罪孙课国首脑会谈的大厅里开会的大圆桌依然按原样摆放。

  墙上陈列的历史照片记录着当年在这里举行的那场永载历史的会议场景。据介绍,敦促当时的日本政府向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等在内的同盟国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就是在大厅里的圆桌签署发布的。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至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在此举行会议,谋求解决同盟国之间在如何分享战争的胜利果实及战后和平安足确诗征快它械叶要图排等问题上出现的一系列盾入矛盾。7月26日,发布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8月2日,苏、美、英三帮耐言记纸社生春国首脑签订了有关处理战后德国原随击或则的《波茨坦协定》。该公流节赶河围异沙待决告共13条。苏联当时尚未对日本作战,没有签字院它临握照维菜凯相限毫。中国虽未参加讨论,但事前征得中国的同意,故公告以美、英、中三国共同宣言的形式公布。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并在公告上签字,成为四国对日共同宣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