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百科

藁,gǎo,本义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也同"稾(稿)",有禾秆,稿子、草稿之意。

  • 中文名称 藁
  • 拼音 gǎo
  • 部首 艹
  • 部外笔画 14
  • 总笔画 17

部首笔画

  部首:艹部外笔画:14总笔画:17

  五笔86:AYM阻低客事小S五笔98:AYMS仓颉:TYRD

  笔顺编号:12241251252511234 四角号码:4来自4904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5C1

基本字义

  1. 〔~木〕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中空,根可入药。亦称"西芎""抚芎"。

详细字义

〈名

  (1) 同"稾(稿)"。禾秆 [stalk]

  儿馁嗔郎罢,妻寒望稾砧。――宋·唐庚《自职准身兴鱼较粮素至笑》

  又如:藁砧(稻草东宪源待婷与砧板,古代行刑时的用具);藁人(用草扎成的人形);藁秸(稻、麦等的秆子)

  (2) 同"稾(稿)"。稿子,草稿 [dra岩虽胜万核妒坚ft]。如:藁草(草稿)

〈形〉

  同"稾(槁)"。干枯 [dried up]。

  如:藁草(干草)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宣王怒犹未息,曰:"朕杀来自杜伯,如去藁草,何须多费唇舌?"

常用词组

  藁本gǎoběn

  [Chinese l结轻剧们元松底规句把式igusticum]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Ligusticum sinense),有中空而直立的茎,360百科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花白色,根状茎呈不规则块状。根和根状茎入中药,有散风寒、止痛等作用

  揭车衡兰,稾本射干。――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集解》引郭璞注:"稾本,稾茇;射干,十月生开屋免运哪须治攻,皆香草。

其他相关

地名

  藁城,在河北省。

长江频选通茶肥迅为夜故事

  藁城的"藁"字为什么是草字头?古籍给出答案 藁城滹沱书院四位70多岁藁城老人,为了让家乡文化薪火相传,孜孜数年,先后推出《滹南遗老集》、《大元按政董氏文粹》、《熊峰集注释(家乡版)》。三本书中,像正定的阳和楼、元氏的封龙山、滹沱河以及蕉林书屋等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均能有所关联,这是三本什么样的书,值得70多岁老人用五年时间去雕琢? "藁"字在元之前没有草字头

  "藁城董氏"这一称谓,早在元朝的时候,朝野上下一致北井感死共称,以及现在海内外公认的。

  藁城滹沱书院的董五舜老人说,元朝时期,"藁"字没草字头,为什么元朝之后加上草字头?一句话,藁城董俊一家四五代,对元朝的贡献实在太大了。

  董俊父子跟随国王木华院任复鲜欢鲁第黎和世祖皇帝灭掉了金国、西夏、大理、南宋四个王朝政权。左副元帅董俊在对掌示支黄阶单许兵穿操距金最后一战中,战死在河南商丘。藁城董氏三代共出了22个将军,还需要说的是,董组料曲出马块确额自济富俊抗金兵,两复真定(今正定),擢为"中山府事"。在藁城北楼、永安村一带,保卫藁城,与金兵将领武仙对峙一年半,千人对万人,金兵始终没有进入藁城。因此,将藁城县改作永安州。

  元成立后,包括武官兼任,藁城董氏四品以上大夫43人,职位最高的是中书左丞董文炳,兼领枢密院。在元朝,实行的是批优似七众金额两都制,即内蒙古草原的"上都",和北京的"大都",董文炳就是大都中书省的第二把手,中书令是太子。老皇帝有嘱咐,不要太子过多干预,所以北京以南的这片土地,不论是政务还是军务,董文炳说了算。无论维护政局稳定派出降反停开景冲花缺历层带的安抚使,恢复农耕生产的劝磁举价原农使,也多由董氏担任。比如说董文用,就担任护布诉既烧准阶也过山东、河南的劝农使,还到甘肃等地推行过种水稻。

  灭金之后,董俊和董文炳把金朝之汉既煤突胡免学家如王若虚、侍其轴等,延请至家(指正定和正定学堂)教诸子弟,正定实际上成了保留汉文化的中心区。灭掉南宋之后,董文炳受委托留守杭州处理后事,董文炳首先做的是封存档案和封存国库,使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资料,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

  滹沱书院编辑的《藁城董氏元文集》,收集有关董氏的元代文人文章,包括史传、碑文、谥制等78篇,其他有关文章30余篇,并且全部做了注释。

  王若虚的书在全国迅速传播

  王若虚何人?

  王若虚,字从之,号慵夫,藁城织锦人,织锦在滹沱河之南,又因入元成为金朝的遗民,所以自称"滹南遗老"。

  王若虚是金代重要学者,精于经﹑史﹑文学﹐独步一时。对于他的学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金元之间,学有根抵者,实无人出若虚右。"元代著名学者吴澄称其"博学卓识,见之所到,不苟同于众,亦可谓不虚美矣。"

  王若虚的《滹南遗老集》,又名《滹南辨惑》,计有《五经辨惑》、《论语辨惑》、《孟子辨惑》等共46卷。什么是辨惑呢?是王若虚认为旧传或旧说有问题,不应该随声附和,仍旧信以为是,在"辨惑"中,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和理解。

  《滹南遗老集》的传播和影响深远,自元初藁城县令董文炳编辑刊印以来,在全国迅速传播,历代抄本、校本等多种善本十几种,2004年,全国高校将其列为"重点研究项目"。

  藏于蕉林书屋的《熊峰文集》

  蕉林书屋,由清代大学士梁清标所建,以"收藏甲天下"著称,能入选蕉林书屋书目的,几乎都是珍品。

  《熊峰文集》,由石珤(音:宝)所著。石珤石阁老,藁城徐村人,明成化末年进士,武宗时掌翰林院事。石珤正直敢言,在武宗朱厚燳[zhào]时期已负声望,由礼部尚书改任吏部尚书。嘉靖三年,石珤的权势更加显赫: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嘉靖帝打算在奉先殿侧别建一室祀其生身父亲,石珤抗疏言其非礼。次年嘉靖帝于太庙东建世庙,"宝复抗章,极言不可,弗听。"及世庙成,嘉靖帝要奉皇太后谒见,石珤上疏反对,"帝大愠"。

  石珤与嘉靖帝间的裂痕便这样渐渐拉大。但反对石珤的人仍不能趁机钻空子,他们知道石珤"行高,不能加害"。然而,嘉靖六年春天,石珤就辞职退隐。嘉靖帝责斥石珤"归怨朝廷,失大臣之宜,一切恩典皆不予,归装补破车一辆而已"。

  石珤所著《熊峰文集》共十卷,仅在第五卷中,就有关于石家庄的好几篇赋,如正定的《阳和楼赋》,元氏的《封龙山赋》和我们的母亲河《滹沱河赋》。

  以上三本书,由藁城文史界著名的"藁城四老":董五舜、马志昶、李汉年、崔金环领衔点校,由藁城滹沱书院印制。马志昶说,他们之所以埋头点校,就是想让三位历史文化名人的作品传承下去,代代相传。

  南宋的一个"藁"字

  南宋末期的文天祥,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也是一个豪杰式的知识分子。《宋史》记载,文天祥"体貌丰伟,美皙如玉,秀眉而长,顾盼烨然。""皙"就是肤色白嫩,"顾盼烨然",指的是眼睛,回眸一看,光彩有神。

  这样的美男子,在那一个时代,说不上"妻妾成群",也称得上是美女绕身了。确实,《宋史》也是这么写的:文天祥"性豪华,平生自奉甚厚,声伎满前"。"平生自奉甚厚",说的是文天祥很懂得生活,"声伎满前"说的就是能歌善舞的美女。但这一切,从文天祥的一生来看,是一种愤世嫉俗,是在不得志下的自娱。一旦国家有难,四岁的恭帝诏告"天下勤王",文天祥马上驱散了声伎,变卖了家财,招兵买马,与"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连汉族带苗族共一万多人马,来到了杭州,最终成就了一段"取留丹心照汗青"的光辉人生。

  其实,文天祥的才能早已得到了恭帝的爷爷理宗的赏识。帝制时代,一个基层的书生,能得到皇帝的廷试对策,由此提拔,也是科举制度好的一面。尤其南宋,在擢用人才方面,很有可取之处。文天祥当时上了凤凰山皇城的集英殿上,对策的题目是"法天不息",《宋史》对此赞誉仅仅十一个字:"其言万余不为藁(gǎo),一挥而成"。

  这"一挥而成"不是指文章,说的是殿试时答辩的语言:"其言万余不为藁"。"藁"是什么?按《康熙字典》的说法,是满山遍野一种理不清的乱草。杭州人说"搞七搞八",其实就是这一个"藁(gǎo)"字。大概当时的南宋朝廷中说"藁"话的人实在太多,这也是理宗总要昏昏欲睡的缘故。文天祥说了洋洋万言,却头头是道,一点都不"藁",理宗大奇。可惜,文天祥太倒霉,处在乱世不说,谋事还正在奸臣当道的年头:先是丁大全,后是贾似道。

  "藁"这个字后来也作为"草稿"的"稿"字,本意也是一种欲理且乱的样子。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作为"乱七八糟"的本意,出现在宋明时期的市井俚语中。譬如《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桂员外途穷忏悔",说的是桂某当年潦倒,在苏州给一位施员外打工,施员外见桂某可怜,馈赠三百两银子助他还债,并收留成家。某日,桂某在施家后花园劳作,掘得几千两施家祖上的窖藏白银。桂某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施员外,举家迁到绍兴,成了远近闻名的桂大富人。

  十几年过去,施员外去世,施家孤儿寡母因疏于理财,家境逐渐衰败。施夫人和儿子去了绍兴,本想投奔发了家的桂某。没料到桂某忘恩负义,"自见了施小官人之后,却也腹中打藁",左思右想,怎么才能打发施家母子?

  桂某"腹中打藁"的"藁",就是七上八下,综错复杂的"乱"。六百年前冯梦龙所写的"三言",几乎是以口语入书,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当时的市井俚语。这也可以看出,"藁"的本意作为口语,在当时依然存在,但作为书面语,已经极少用了。至少,在吴越地区是这样的。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集韵》《正韵》ࠀ�古老切,音杲。《唐韵》俗槀字。《正字通》木枯也。

  藁席。《荀子·正名篇》屋室庐宇葭藁蓐,尚机筵,而可以养形。《注》以藁为席,贫贱人之居也。

  藁本,药名。《管子·地员篇》五臭畴生莲与蘼芜、藁本、白芷。

  《史记·屈原传》属草藁。《索隐注》创制宪令之本。

  《前汉·陈汤传》斩郅支及名王以下,县头藁街。

  《韵补》车御切。《易林》蝗啮我稻,驱不可去。实穗无有,但见空藁。 《正字通》引《汉书·马援传》藁葬注,草也。○按藳葬,藁字从禾,不从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