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正

资料百科

斧正 ,又称郢正、郢削、斧削,是指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辞,出自来自于《庄子·徐程跳目无鬼》。

  • 中文名称 斧正
  • 拼音 fǔ zhèng
  • 同义词 指正
  • 来源 《庄子·徐无鬼》

解释

  1、以斧砍削使之合乎标准

  宋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书》:营缮宫室,斧正不辍。

  2、亦作"斧政"。 请人修改诗文的敬辞。

  清颜光敏 《与曹禾书》:小词成之顶资数日……幸斧正是荷

  苏曼殊 《与刘之书》:拙诗蒙斧政,不胜雀跃。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中国小说史》序文呈上来自……祈大加斧正。

历史典故

  文人之间交流,使360百科用频率最高的词,当数敬辞了,这点在旧时代的文人间交流的函件中可以领略到。诸如台鉴、钧鉴、教正、指正、海涵等等,但是很少使用斧正一词的。

  斧正一词源于《庄子·杂篇·徐无鬼第二十四》: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物父学杨宣资四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注:垩指白色粘土,斤指斧头,斫即砍。

 么派名节育 这段寓言故事说的是有一个郢人,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子上沾了一个石灰点,刚测差或象苍蝇翅膀一样薄。他知道另一个叫匠石的人会耍斧子的绝活,便让他运斤成风,也就是把斧子舞得象刮风一样,咔嚓一下把石灰点削掉,鼻子不会受伤,郢人立不失容,一点也不害怕。后来一个国家的国君(宋元君)听了这事很稀罕,闲极无聊想找点刺激,便在鼻子上弄点石灰,也让匠石来运斤成风。匠石回答说,"我过去是会这个绝活的,但现在玩不成了,因为与我配合的那个郢人已经去世了。"成语运斤成风就是说的这个故事。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工兵部神答军轴称之为斧正或是郢正、郢削、斧削九晶究周布轮思依抗笔罪等。这是对修改者表示尊敬的客气语,赞其水平高,修改起来,象匠石给郢人用大斧削去白粉一样,干净利索,恰到好处。人们罗评考在引用斧正等典故时,急演式系击学轮烈华松伤按习惯都并无自诩革十村班为郢人之意。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