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港来自市,为辽宁省辖县级市,由丹东市代管。地理座标东经123°22′30″至124°22′30360百科″,北纬39°4除交系长断买续热并5′至40°15′。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位于辽宁省东南部,地处丹东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北、西北接凤城吧务市、岫岩满族自治县;西与庄河市毗邻资宗厂晚病婷几受直;东北和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隔鸭绿江同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拥有沿海、沿江、沿边地理优势,是钱袁中国海岸线上最北端的县级市。
201弦非剧4年,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2014年,总人口60.81万人;辖3个街道、14个镇、1个民京述盟名族乡;2014年,东港市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
东港市地处东北亚、环渤海和环黄海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连接中、朝、韩、俄、日五国的交通枢纽、欧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是东北东部地区重要的海陆门户。东港是中国最大的海蜇养殖基地 和梭子蟹排养殖基地 、国家级的草莓产委计研中心和最大的优质生产基地。
2013年11月,东港荣获"全国最佳生态团宜居旅游名市"称号。 2013年12月23日,第十三届神省级按厚还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争美范存县级也失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出炉",东港市第苗害足四次荣获中国百强县殊荣,位居第59位。
- 中文名 东港市
- 面积 2445平方公里
- 外文名 Donggang City
- 人口 59万(2019年)
- 别名 东沟县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东港市原名东沟县,1993年调析贵立市时更名,市名的由著凯县来就是源自大东港离具景晶钢经察矛与拉港口。大东港(已更名丹东港)坐落在中朝易河鸭绿江入海口处,现有4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为400万吨,已与管动犯将居表承前爱世界上2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行。现已开通大东港—韩国仁川港的客货。
建制沿革
东港市历史悠久,1982年,对前阳镇山城山“前阳人”古洞穴遗址的发掘,证明早在18万年的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劳动。
东港市(原安东县)境,唐尧时为青州。
虞舜时属营州。
战国时属燕国辽罗东郡。
西汉时属西安平县和武次县。
唐时归安东都护府。
辽初隶东平郡。
金为婆速路。
元时属婆来自娑府路。
明时为宣城卫既镇江堡地。
清天命六减例晚修全育年(1621年)属后金势力范围,清乾隆犯顺见三十七年(1772年)为岫岩厅辖。清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析大东沟以东至爱河地设置安东县360百科,隶属奉天府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安东县归奉天省东边兵备道辖。宣统元年(1909年)东边道往汉数穿优普先动改名兴凤道,又属兴凤兵备道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奉天省改辽宁省属辽宁省辖。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2月,辽宁省复改奉天省,安东县属奉天省辖画。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属安东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设立安东市,从安东县中析出。
1949年4月,安东县属辽东选既省。1954年8月属辽宁省。1959年1月安东县隶属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1月20日,安东市更名为丹东市,安东县更名为东沟县。1993年6月18日,撤销东沟县建立东港市。归丹东市辖至今。
行政区划
2015年,东港市辖12个乡镇、3个街道、3个国营农场、2个省级开发区;分别为:新兴街道、大东街道、新城街道3个街道、前阳镇、长安镇、十字街镇、长山镇、北井子镇、椅圈镇、马家店镇、龙王庙镇、小甸子镇、黑沟镇、新农镇、合隆满族乡等及除却12个乡镇;示范农场、五四农场、兴隆农场3个国营农场。共有17个社区征微征、206个行政村。政府驻新兴街道东港南路18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来自域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22端,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与朝鲜半360百科岛相望,地理位置特殊早,属沿江、沿海、沿边地区,是中国海岸掉配省兵重经没线上最北端的市(县)。位于滑后买种敌南座协辽宁省东南部。南临黄海;北、西北接凤城市、岫岩两满族自治县;西与庄河市毗邻;东北和丹东市振安区相连;东隔鸭绿江同朝鲜平安北道龙川郡相望。
甚构想水区待迅 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公里,海岸线93.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23°22′30″至124°22′30″,北纬39°45′至40°15′。全境东西极长83公里,南北极宽38公里。全市陆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东港市地貌类型多样,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依次是:北部低山丘陵,中额几后部低丘坡岗,南部为退海平选原,沿海系潮间带滩涂。北部低山丘陵重叠,面积670平方公里,山脉呈东西走向。中部低丘坡岗起伏,面积520平方公里,低丘是南北走向,南部黄海之滨是大片的退海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渠系成套,是东港市粮食、国家优质米基地。93公里长的海岸线近岸滩涂土质深厚、底栖生物丰富,现已成为东港市港湾养殖和滩涂养殖的基地。
运便沿气候
东港市属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受黄海影响,还那触南边身指已亲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正常年景年平均气温8.4度,无霜期182天,结冻期147天,降雨量888毫米,日照时数2484.3小时。
水文
东港市年平均降水900---1000毫米,有河流12条,年径流量12亿立方米,均为鸭绿江水系(全年水流量190亿立方米)、大洋河水系(全年水流量31脚亿立方米)两大水系干流次就训衡企察城今义江支,,其它主要河流源出境内北部山区,为季节性直接王批义妈益入海河流。
自然资源
水产资源
东港市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其中3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25万公轴称其月玉斤顷,10米等深线以内面积7.06万公顷,滩涂2.4万公顷,虾场总卫程断节肉开倍抓7500公顷,苇田6000公顷。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多种鱼虾酸周北何较燃明获管市候蟹贝的繁衍、栖息、越冬、索饵的场所,也是辽宁省的重要渔业生产基地之一。主要经济贝类有菲律宾蛤仔、文蛤、中国蛤蜊、四角蛤蜊、红螺、玉螺、泥螺等。主要经济鱼类有蓝点鲅、小黄鱼、黄姑鱼、梭鱼那者史、牙鲆等。主要虾蟹类有对虾、白虾、毛虾、鹰爪虾、虾蛄据永先部感、梭子蟹、虎头蟹等。可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约5600公顷。有几十种鱼、虾、蟹、贝在这里繁衍生长,主什要种类有草、鲤、鲑、鳙等家鱼及黄鳝、泥鳅、河蟹、鲫鱼、鲶鱼、林蛙等名优品种。

林业资源
东港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53195.9公顷,全市活立木总蓄积65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30%。天然林以柞类、赤说搞处序他马杨、核桃楸、花曲柳等树种为主,人工林以日本落叶松、红松、杨、柳、榆、刺槐为主。人工林和天然林的面积在全市林分中各占一半左右。
东港市北部山区有柞树(麻栎和蒙古柞)生长,而且历史悠久,是丹东地区主要的放养基地,也是东港市北部山区主要产业之一。现有柞蚕场面积1.6公顷,为柞蚕的放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矿产资源
东港市已探明22个矿床,矿点达171处。开发的矿种有金、铜、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海砂、滑石、高岭土等矿种。金矿金是东港市主要金属矿种,分布在长安镇境内,现在已开采点40处,产值750万元。锰矿分布在东港市西部以黄土坎为主,已在前清和日伪时期开发开采,经探明总储量达1万吨以上,平均含量4%;大理石以“丹东绿”大理石享有盛名,曾出口香港、意大利,储量达70万立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长安镇境内,年产量达300立方米以上,产值达24万元;辉绿岩是制造石辊的主要原料,现已探明储量为28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十字街、马家店、东尖山镇等境内,开采后制造的石辊已销往全国并远销国外,成为国家优质产品。石灰石制造白灰、水泥的主要原料,资源主要分布在新城、长山、东尖山、马家岗、黄土坎等乡镇境内,估计储量在1.2亿吨以上,现有二座水泥厂,年产水泥20万吨;滑石矿是东港市大量开采的矿种,东自汤池、经长安、前阳、十字街、合隆、马家岗和黄土坎等七乡镇均有滑石露出点,并形成工业价值矿床,探明地质储量60万吨,高岭土矿是东港市较大的矿种,居全国首位,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矿泉分为温泉和冷泉,有温泉三处冷泉十多处。
水资源
东港市淡水渔业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市大、中、小型水库42座,有可利用的淡水养殖面积近10万亩。东港市水资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区域地表水资源即东港市版图面积产生的地表径流;二是区域地下水资源;三是过境客水资源。
铁甲水库位于东港市境内,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库,总库容2.56亿立方米。
鸟类资源
全市现有鸟类258种,占辽宁省鸟类种数的66%,水鸟类有114种,占辽宁省水鸟种数的78%,占全国水鸟种数的50%。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忱鹤、白鹤、白鹳等八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白额雁、小杓鹬等三十种,世界濒危鸟类黑嘴鸥、斑背大苇莺在此筑巢繁殖。中日、中澳两国政府候鸟保护协定名录中所列227科、81种候鸟分别有114科、43种在此栖息生活。每年在东港栖息、越冬、迁徙的鸟类数量在一百万只以上。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全市总户数201655户,比2012年增加2572户;户籍总人口607208人,比2012年减少208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48708人,占总人口的24.5%;男性人口305495人,女性人口301713人,性别比为101.3:100。全年迁入人口2308人,迁出人口1889人;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3633人,比2012年减少269人;登记死亡人口4332人,比2012年减少773人。
2014年末,全市总户数203846户,比2013年增加2191户;户籍总人口60.81万,比2013年增加892人。在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52964人,占总人口的25.2%;男性人口305835人,女性人口302265人,性别比为101.2:100。全年迁入人口2020人,迁出人口1757人;全年共登记出生人口4866人,死亡人口4237人。
民族
东港市属少数民族散聚地区,有满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壮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等15个少数民族。
经济概况
综述
2013年,东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1.5亿元,居全省第六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亿元,比2012年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24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1.5%;第三产业增加值195.2亿元,比2012年增长9%。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3年的14.6:47.9:37.5变为14.3:47.5:38.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4241元,比2012年增长7.8%。

2014年,东港市地区生产总值348.9亿元,在全省县(市)中位居第8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5.7%(经省统计局核实认定,东港市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核算的2013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为336亿元,比原快报数减少17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5亿元,比2013年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58.3亿元,比2013年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19.1亿元,比2013年增长6.6%。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2:45.7:33.1调整为20.5:45.4:34.1。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1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5.6%,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347美元。
第一产业
2013年,东港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1亿元,比2012年增长5.7%。粮食总产量50.2万吨,比2012年下降0.1%。其中:玉米产量14.7万吨,比2012年下降1.8%;水稻产量34.2万吨,比2012年增长1.3%。水果产量13.2万吨,比2012年增长7%。蔬菜产量53.5万吨,比2012年增长6.2%。草莓产量25.4万吨,比2012年增长8.1%。肉类总产量10万吨,比2012年增长5.5%。禽蛋产量10.1万吨,比2012年增长6.1%。水产品产量43万吨,比2012年增长6.5%。
2014年,东港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3.6%。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1.0%。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万公顷。粮食总产量52.5万吨,比2013年增长4.8%。其中:玉米产量18.5万吨,比2013年增长14.3%;水稻产量32.9万吨,比2013年增长0.5%。水果产量13.8万吨,比2013年增长4.2%。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8.5万吨,比2013年增长9.2%。草莓产量27.4万吨,比2013年增长7.6%。肉类总产量10万吨,与2013年基本持平。其中:猪肉产量3.8万吨,比2013年增长1.1%;禽肉产量6.1万吨,比2013年下降0.1%。猪全年出栏数44.4万头,比2013年下降1.4%;猪年末存栏数24万头,比2013年增加2.2%。家禽全年出栏数3043万只,比2013年下降1.4%;家禽年末存栏数1367万只,比2013年减少2.1%。禽蛋产量9.5万吨,比2013年下降6.1%。蚕茧产量1670吨,比2013年增长3.7%。水产品产量43.6万吨,比2013年增长1.4%。设施农业设施数量4.2万个,比2013年增长2.4%;设施农业占地面积8,036公顷,比2013年增长14.3%。
第二产业
2013年,东港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22.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2年增长11.5 %。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6户,比2012年增加9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1.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2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506.9亿元,比2012年增长8.4%。
东港市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1.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11.7%。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7.4亿元,比2012年增长53.7%。
2014年,东港市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35.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13年增长6.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1户,比2013年减少5户。规模工业总产值508.9亿元,比2013年下降2.2%。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91.4亿元,比2013年下降3.1%。工业用电量6.2亿千瓦时,比2013年增长7.6%。全部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3年增长4.6%。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06.8亿元,比2013年增长22.2%。
第三产业
2013年,东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4.3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其中:东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4亿元(含大孤山经济区限额以下批零住餐企业和个体户),比2012年增长13.6%。按地区分:城镇(含城区及镇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0.3亿元,比2012年增长14.2%;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亿元,比2012年增长11.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93.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3%;餐饮零售额10.6亿元,比2012年增长16.9%。
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77.9亿元,比年初增加3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48.3亿元,比2012年增长8%;个人存款余额22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5%,在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22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77.2亿元,比年初增长13%。
2013年末,东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1.5亿元,比年初增加39.4亿元,比2012年增长2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95.8亿元,比2012年增长22.3%;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18.6亿元,比2012年增长22.5%;单位普通贷款及透支72亿元,比2012年增长16.3%。中长期贷款余额75亿元,比2012年增长42.7%;在中长期贷款中,个人贷款余额27.5亿元,比2012年增长32.3%;单位普通贷款余额45.4亿元,比2012年增长70.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69.3亿元,比年初增长30.2%。
2013年,东港市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319.9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3.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227.7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16.1%。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0.1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9.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98.3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4%。年末全市商品房待售面积14.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11.8万平方米。
2013年,东港市公路货运量1726万吨,比2012年增长16%;水上货运量60万吨,比2012年增长27.3%。全年公路客运量1253万人,比2012年增长17%;水上客运量22万人,下降26.2%。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100884万吨公里,比2012年增长16%;公路旅客周转量57014万人公里,比2012年增长16%。
2014年,东港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5亿元,比2013年增长13.0%。按地区分:城镇(含城区及镇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7.1亿元,比2013年增长12.7%;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7.9亿元,比2013年增长14.1%。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04.8亿元,比2013年增长14.1%;餐饮零售额10.2亿元,比2013年增长3.1%。
201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4.5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3.1%。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58亿元,比2013年增长20.0%;个人存款余额254.6亿元,比2013年增长12.9%,在个人存款中,储蓄存款余额249.6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313.7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3.2%。
2014年末,东港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7.7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比2013年增长27.0%。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20.7亿元,比2013年增长26.0%;在短期贷款中,个人贷款及透支20.2亿元,比2013年增长8.2%;单位普通贷款及透支100.5亿元,比2013年增长39.5%。中长期贷款余额96.5亿元,比2013年增长28.6%;在中长期贷款中,个人贷款余额34.4亿元,比2013年增长24.9%;单位普通贷款余额61.3亿元,比2013年增长34.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4.9亿元,比年初增加45.5亿元,比2013年增长26.9%。
2014年,东港市公路货运量1985万吨,比2013年增长15.0%;水上货运量47万吨,比2013年下降21.7%。全年公路客运量1739万人,比2013年增长10.1%;水上客运量35万人,比2013年增长57.8%。全年公路货物周转量114392万吨公里,比2013年增长13.4%;公路旅客周转量62714万人公里,比2013年增长10.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3年,全市拥有小学123所,在校学生29634人,本年招生4166人;初中30所,在校学生17339人,本年招生5541人;高中3所,在校学生13495人,本年招生4377人;职业教育1所,在校学生532人,本年招生112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09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156人,其中专任教师4448人。
2014年,全市拥有小学119所,在校学生27368人,本年招生3582人。初中30所,在校学生16653人,本年招生5497人;高中3所,在校学生12333人,本年招生3673人;职业中专1所,在校学生406人,本年招生86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3人。全市共有教职工5104人。其中:专任教师4393人。校舍面积52.6万平方米。
校名 | 简介 |
---|---|
东港市第一中学 | 始建于1929年,原名孤山中学,2007年4月, 跻身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 |
东港市第二中学 | 创建于1952东,前身为安东县师范班,2004年12月被确定为辽宁省示范高中。 |
东港市第三中学 | 建校于1983年。目前是丹东市规模最大的寄宿制学校。 |
东港市职业教育中心 | 建于1983年,前身是东港市职业中专。 |
医疗卫生
2013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1个,其中:医院3所,卫生院22所,妇幼保健院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门诊院(部)4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225个,其他医疗机构82个。拥有床位2743张,拥有医生1254人、护士1159人。
2014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46个。其中:医院3所,卫生院23所,妇幼保健院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2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门诊院(部)4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农场卫生所)230个,其他医疗机构82个。拥有床位2743张。拥有医生1107人,护士1314人。
文化事业
2013年末,东港市拥有影剧院4座(含孤山1座);图书馆1座,图书总藏量9.7万册(件)。
2014年末,东港市图书总藏量10.7万册(件)。
科学技术
2013年,东港市实施科技项目100项(含孤山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1项(孤山1项),市地级10项(含孤山2项),县(市)级88项;在科技项目中,工业28项(含孤山2项),农业72项(含孤山1项)。全年授权专利20项(含孤山3项)。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9.8亿元,全年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37.3亿元。
2014年,东港市实施科技项目25项(含孤山3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孤山1项),市地级12项(含孤山2项),县(市)级7项。在科技项目中,农业10项(含孤山1项),工业8项(含孤山1项),社会事业3项,产学研合作2项,专利产业化1项。全年共申报受理授权专利113件(含孤山10件)。其中:发明专利84件(含孤山9件)。累计有效授权发明专利90件(含孤山6件)。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8.6亿元,比2013年增长13.4%。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43.8亿元,比2013年增长17.4%。
社会保障
2013年,东港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41元,比2012年增长12.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511元,比2012年增长3.2%。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9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5.1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3万人。
2014年,东港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49元,比2013年增长10.3%;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694元,比2013年增长0.6%。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12.6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2.4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3万人。
交通
综述
东港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地带,是连接平壤、首尔、下关、北京和莫斯科的欧亚铁路大动脉的陆路枢纽,是日本、韩国、朝鲜进入中国大陆的第一门户,享有“东北亚经济圈金瓶口”之美誉。东港市拥有一个机场、两个港口、两条铁路、两条高速,立体化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水运
东港市拥有中国海岸线最北端的天然不冻良港——大东港,距韩国仁川港232海里,距日本神户港844海里,年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已与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新加坡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个港口开通了海运航线。大鹿岛、大台子两个国家级二类贸易口岸是发展对朝转口过境贸易的桥头堡。
陆运
东港市有沈丹高速公路及丹大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东港至沈阳258公里,东港至大连222公里,形成了沈阳、大连及东港的交通金三角。201国道、辽宁省滨海公路(1443公里)横贯全境,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197公里及东港至海城高速公路141公里。新建中朝鸭绿江大桥距港城不足20公里,将为东港未来发展开辟更加便捷的通道。
铁路
东港市有铁路专用线已直通大东港,正在建设的纵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即东边道铁路)全长1401公里,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铁路客运丹东至庄河段已于2009年1月开工建设,三年半将竣工。丹东—大连快速铁路预计2015年通车,东港将与沈阳和大连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空运
东港市有丹东浪头国际机场距港城17公里,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三亚以及韩国首尔等多条航线。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东港市境内有满族灯官舞、东港剪纸、大孤山庙会等非物质文化。
满族灯官舞
满族灯官舞是依据满族传统节日--花灯节,改编成满族现代民间舞蹈"闹灯官"的。
“闹灯官”舞蹈,由一人装扮成灯官。身穿官服,头戴缨帽,另由一人装扮成灯官娘,身着红袄,两耳上挂着红辣椒,6个满族少女身着满族节日服装,手持丰灯,翩翩起舞,戏耍着灯官。灯官乘坐一台花轿,为便于表现,轿子是用一根扁担,轿夫抬着,灯官站、坐在轿杆上进行幽默、形象表演,灯官娘娘紧随轿旁,两人边覆边逗,配合默契,曲调满族特色强烈,演奏得抒情、流畅,是迄今满族民间舞蹈中最有风味、活力、美感的舞蹈。
满族剪纸
东港满族剪纸最早产于明朝末年。在一些祭祀和节庆活动中,满族妇女常常用树皮、动物皮等剪一些图案,张贴在活动现场,以此烘托祭祀和节日气氛。现在满族剪纸的材质也被 “新材料”所取代,剪纸的装饰性不断增强。每当逢年过节时,满族妇女们便会用纸剪出各种福字、寿字、喜字、花卉、鸟兽、人物等贴在窗户上、屋檐下。除此之外,剪纸在衣著方面也得以应用,许多鞋底、帽子、衣服、刺绣等的制作都是先以剪纸作为参考依据的。满族剪纸传承人有:东港市孤山镇的董宝君、新农镇的刘和秀
大孤山庙会
大孤山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是大孤山镇一年一度的庙会,说到孤山的庙会,据孤山镇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之举,庙会集会地址在下庙戏楼广场,规模鼎盛时期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当时重修海神娘娘庙时,兴起了海神娘娘庙会和药王庙会,每年的四月十八天后宫举办民间娘娘庙会。
文物古迹
大孤山古建筑群
大孤山古建筑群,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部的大孤山南山腰,为清代中晚期建筑。有殿宇楼阁120楹,座落于山上和山下,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群的布局,在平面上构成1个“寿” 字形。
山上建筑群由三霄娘娘殿、罗汉殿、玉皇殿、龙王殿、药王殿及钟楼等组成。在三霄娘娘殿后石壁上有3处泉水汇入1处,人称圣水。该处石崖罩顶,称“圣水宫”。
山下建筑群由天后宫、地藏寺、文昌富、财神殿、关帝殿和戏楼等组成,随山势高低构筑成阶层式院落。院落结构相同,均有悬山式门楼、三滴水牌楼、月亮门、垂花门、圆门等连贯穿通。均分正殿和配殿,由青砖灰瓦木架构成。屋脊饰有陶塑游龙戏凤、奇花异卉,顶端饰有大象、宝瓶、葫芦和仙人等,两端装饰鸥吻,垂脊饰有跑兽。砖墙雕有“二龙戏珠”“梅鹿青松”“八仙过海”等图案。
该建筑群为辽宁省现存的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为研究清代中晚期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
1962年4月12日,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9月5日,省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阳人洞穴遗址
前阳人古洞穴遗址位于东港市前阳镇山城子村白家沟后山腰上,是旧石器时代遗址。于1982年2月19日被发现,1982年5月至6月进行了发掘。洞穴内出土了人类化石、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工具等遗物。两个人类化石具有黄种人的体质特征,接近中国北方人类型。遗址内还发现炭屑、烧土、烧石等用火遗迹。
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和黄色人种中的东亚人种体质特征提供了宝贵资料。1997年1月,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洼遗址
后洼遗址坐落于东港市马家店镇三家子村后洼屯果园内台地上。后洼遗址出土的石雕龙1981年10月在丹东市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南北长150米,东西宽100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分为上下两层,经碳十四测定,其下层文化距今6000年以上,上层文化距今5000年左右。在发掘出土的文物中,有壶、碗、杯、石磨盘和滑石雕刻的动物等农业生产工具、生活陶器、手工工具和装饰艺术品。制作水平较高的是生活用陶、手工工具和装饰艺术品。1988年,后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优特产
东港市境内有柞蚕、草莓、优质稻米、板栗、梭子蟹、黄蚬子、对虾、银鱼等特产;其中:东港大米、东港草莓、东港梭子蟹、东港大黄蚬、东港杂色蛤等五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风景名胜
鸭绿江口湿地
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东港市境内,面积10.81万公顷,1987年经原东沟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5年晋升为省级,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大洋洲候鸟迁徙的中途站,是世界上鸟类种群最为集中、最为理想的三大观鸟地之一。每年在此越冬、过境、栖息繁殖的各种候鸟达上百万只,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下旬是观鸟的最佳时节,最大鸟群可达12万只。一年一度的湿地国际观鸟节,吸引了无数中外鸟类、环保专家和鸟类爱好者前来观光考察。
大孤山
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部。左引大洋河,右带双叉河,南襟黄海,遥相獐岛、鹿岛、小岛。景色秀丽、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为辽东名山,古建筑群巍然屹立在大孤山山腰绿茵丛中。
始建于唐代的大孤山古建筑群可谓是千年古刹。建筑群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俗称上庙和下庙,整体布局构成一个大大的寿字。
大鹿岛大鹿岛度假区位于东港市大孤山南19海里的大鹿岛上,总面积6.6平方公里。北与大孤山隔海相望,东与獐岛唇齿相依,远望孤岛高耸。与韩国、朝鲜毗邻。在其南面海域,是震惊中外的中日“甲午海战”的古战场。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的“致远号”至今还沉睡附近的海底。因此,大鹿岛现已成为闻名中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避暑观光旅游胜地。大鹿岛上有二郎石、嘎巴枣树、滴水湖、老虎洞、骆驼峰、邓世昌墓和邓世昌塑像、明代将领毛文龙碑、海神娘娘庙、英式导航灯塔以及丹麦教堂遗址等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鹿岛四面环海,盛产对虾、梭子蟹、海螺、杂色蛤、文蛤以及各种鱼类等上百个品种。月亮湾、双珠滩为中国北部海角最大的天然浴场。
獐岛
獐岛村地处东港市北井子镇西南部黄海之中,军事上又叫小鹿岛,是中国万里海岸线最北端起点第一岛,是中国北方海岛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2008年12月1日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獐岛距东港30公里,距孤山21海里。岛的主峰海拔71.1米,潮落时为一个岛,涨潮时那连在一起的岛就被分成六个岛。史料记载,獐岛上有人类居住是从唐朝开始的。獐岛现今以海上捕捞,滩涂养殖,渔家乐特色的旅游开发的三大支柱产业为主特色旅游景区。拥有60余家旅店,7座高档宾馆,日接待游客近3500人的海岛景区。
铁甲水库
铁甲水库位于东港市东北部,距东港市区24公里,距丹东市26公里。水库占地2155.1公顷,控制流域面积241平方公里,是丹东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是辽宁省最大的多功能型水库之一。铁甲水库淹没了旧政权和李家堡子。长泡子、雪洼、铁甲等自然村屯,水库也因此而定名。铁甲水库为拦截长安红石河、广老河、杨家河三河之水而成,坝址位于鸭绿江水系支流柳林河中上游的汤池镇万家村。
老石山原始部落
老石山原始部落属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倚山而建,临水而居,山下有碧波荡漾的“唐水湖”。居于原始半地穴式房屋中吃山珍野味、品湖中鲜鱼、听美丽的传说、观部落仪式表演、看原始人生活展览、感受人类远古的灿烂文明。篝火狂欢、野外烧烤、湖畔垂钓、银滩戏水、拾蘑菇、挖野菜、摘山果、原始狩猎、湖区泛舟荡漾、空中滑索飞降。
城市荣誉
东港市先后荣获辽宁省文明城市、辽宁省级平安市九连冠、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名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等荣誉称号。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