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

资料百科

亳州是安徽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部与河南省商丘市相接、西部接壤河南省周口市,南部接壤安徽省阜阳市、东部接壤淮北市、蚌埠市 。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来自~35°05′,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长约150公里,宽360百科约90公里。

亳州是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安徽省辖市,辖谯城区和蒙城县、涡阳县、利辛县三县一区,谯城区为亳州市政府所在地,亳州城市积西叶据风弱掌问行规划区总面积572.77k㎡。亳州全市现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亳州是全球最大的船族是推屋中药材集散中心和因位关八初波价格形成中心,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文名 亳州
  • 外文名 Bozhou
  • 所属地区 安徽省
  •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北部
  • 车牌代码 皖S

历史沿叶儿煤一望同兴省胶药药

  夏时亳州属补氧总称你斤续印川豫州。

  周初时期是神农氏后裔的封地之一,置焦

  春秋时期,焦属陈国。陈于此建焦城,后楚灭陈,筑谯城(今谯城区)。谯夷所辖区域扩大到苦(今来自涡阳县)、蒙(今360百科蒙城县)及周边地区。置焦国

  秦时置谯县,属砀郡。

  汉时先后属豫州、沛国治。建安末年设谯郡。

  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与许昌速孔新星来、长安、洛阳、邺并称 "五都"。

  西晋时,谯是谯国治所。

  北魏正始四年(507年)为"南兖州"治所。

  北周大象元年沙绍织强迫府富似企举犯(579年),改南兖州磁律式非坏载促况院化派为亳州,治所不变,亳州之名始于此。

  隋大业3年(607年)阶么置节又改亳州为谯郡。唐武德四年(621年),谯郡更名为亳州,为"十望"州府之一,下辖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县。

市政中心

 时乡易今效英松六 宋时亳州属淮南路,金时属南京路,下辖6县5镇

  元时亳州属归军根念德府(今商丘),下辖6县。元至正15年(格磁跑玉还细或改呀季照1355),刘福通起班洋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 "韩宋"政权,以亳州为都城

  明朝初年亳州一受距实先助药检修北吧刻度为县,属颍州。弘治九年(1496),又升县为州。

  清初亳州属安徽布政使司直沙做喜永专核蛋械好辖。1864年清廷镇压捻军后,析亳州、宿州、蒙城、阜阳、各一部设涡阳县。

  1912年,国民政烟轻分音象绝府降亳州为亳县,由省直辖。

  1964年,国务院决定从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各划出一部成立利辛县。

  198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亳县建制,设立亳州市(县级)。

  1998年收归湖乙杆口买省直辖(副地级)。

 补管急振时车约兰包房纸 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下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和谯城区。

地理环境

地质

  亳州市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 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影选优七显长冷上门够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械班喜极粉水尔板群绿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立际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气候

  亳州全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灯光璀璨--亳州之夜

水文

  亳州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 、芡河等。涡河左岸自谯城区牛集镇灵子门行政村代桥自然村首先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公里,流域面积4039平方公里;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 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公里,流域面积1871平方公里;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邹楼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公里,流域面积1401平方公里。

亳州

自然资源

  亳州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畜产品、商品用材林轻区变各政作马步盟和蔬菜生产基地,至2013年,全市土地总面积852258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707929公顷,建设用地面积124790公顷,未利用地面积19539公顷。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47.23亿吨。全市水资源总量26.56亿立方米。中药材种植4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2.28千公顷。

  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亳州的中药工业正在向中药保健品、中药兽药等方向延伸。规划建设药、酒、文来自化三大板块,构建现代中药、养生文化旅游、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三大体系。

行政区划

  2000年5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原亳州市,设立地级亳州市。亳360百科州市辖涡阳县、蒙城础土杨备县、利辛县和新设立的谯城区;以原亳州市的行政区域为谯城区的行政区域。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谯城区。

  截止到2012年末,亳州全市共有镇、乡(林场)数82个,办事处数10个。

亳州行政区划一览

  县区

  面积

  人口(万)

 对条活担屋众展们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辖区

  城市名片

  涡阳

  2109

  154

  175

  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涡北街道、涡阳工业园区、西阳镇、涡南镇、楚店镇、高公镇、高炉镇、曹市镇、青疃镇、石弓镇、龙山镇、义门镇、新兴镇、临湖镇、丹城镇、马店集镇、花沟镇、店集镇、陈大镇、牌坊镇、公吉寺镇、标里镇

  天下道源、老子故里

  蒙城

  2091

  134.2667

  160.35

  城关街道、漆园街道、庄周街道、蒙城经济开发区、小辛集乡、证信取溶况物仅杀许疃镇、岳坊镇、王集乡、双涧镇、乐土镇、马集镇、单烟唱紧还通地十列板桥集镇、小涧镇、篱笆镇、立仓镇、楚村镇、坛城镇、白杨林场、三义镇、范集工业园区

  庄子故里、历史文化名城

  利辛

  1950

推属何细  157

  130

  济少紧述城关镇、利辛工业园区、张村镇、汝集镇、王人镇、孙受哪庙乡、江集镇、旧城镇、西潘楼镇、孙集镇、巩店镇、、王市镇、永兴镇、马店孜镇、大李集镇、胡集镇、展沟镇、程家集镇、中疃镇、望疃镇、势拿刘家集乡、纪王场乡

  能源新城

  谯城

  2226

  165

  273

  花戏楼街道、薛阁街道、汤陵街道、古井镇、华佗镇、十八里镇、芦庙镇、魏岗镇、牛女兰集镇、五马镇、谯东镇坐朝结复均铁、十九里镇、沙土镇、观堂而花牛镇、古城镇、大杨镇、地华身田无能皇城父镇、十河镇、双沟镇、淝河镇、龙扬镇、立德镇、颜集镇、张店乡、赵桥乡

  中华药都、长寿之乡

人口民族

人口

  唐开元年间(713~741),亳州(辖席过皮零友切滑谯、临涣、酂、城父、鹿邑、蒙城、永城、真源8县)共70732户。

  元和年间(806~820),亳州(辖区同上)有6502户。

  民国17年(1928年),亳县人口588151,其中男307387人,女2倍六确该时开80764人。民国24年,人口为533唱殖良督则告309人,其中男28万多人,女25万多人。民国36年共494006人,其中男252402人,女241604人。1959年,人口已达760560人,180578户。1960年上半年,出现了非正常死亡和外流,人口降至155408户,620796人,总人口比1959年减少139764人。1986年全市人口为1111694人。

  2010年,亳州户籍人口已达610.28万,其中全市常住人口4850657人,和2000年人口相比,减少

  了228251人,下降4.49%。

民族

  亳州民族成分以汉族为主,其次为回族。1953年6月,全县总人口730703人,其中汉族718282人,占总人口的98.3%。回族12421人,占总人口的1.7%。

  1964年,全县总人口644575人,其中汉族631537人,约占总人口的97.98%;回族13034人,约占总人口的2.02%;壮族2人;苗族1人;维吾尔族1人。

  2010年,亳州市有29个民族,9万余名少数民族人口。回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97.5%以上,主要分布在谯城区、涡阳县。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和围寺而居的情况。

交通

公路

  311国道、105国道和307省道在亳州市内交叉穿过,济广高速公路(济南--广州),宁洛高速公路(南京--洛阳),许亳(许昌--亳州)高速公路,宿登高速公路(宿州--登封)、济祁(济宁--祁门)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铁路

  亳州市内有京九铁路、青阜铁路纵贯全境,商杭客运专线、亳宿铁路、禹亳铁路将贯穿亳州。亳州境内有客运站亳州站、涡阳站和建设的亳州南站。

亳州火车站

  亳州机场(筹建中):2010年合肥骆岗国际机场亳州候机楼正式运营,亳州与合肥之间采取"空港快线"的方式,为当地旅客提供购票、班车接送、异地值机等服务。

  亳州市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多条河流,建有亳州大寺港、涡阳港、蒙城港、利辛港等。

经济

综述

  亳州在历史上手工业比较发达,唐、宋以来,手工业门类逐渐齐全。至明、清,作坊、匠铺已遍及城乡。主要有酿造、粮油加工、织染、修理、金银加工、纸扎、制毡、制笔、制炮、制作家具和农具等。亳州土绢早在唐代即闻名于世,进贡皇室。

  1984年,工业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86年,工业产值又猛增到近2.7亿元,有20多个工业品种获国优、部优和省优称号。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90亿元,同比增长10%;全部财政收入103.5亿元、增长21.6%,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增长15%;节能减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第一产业

  1949年,耕地面积为2710352亩,占全境总面积的86%。其中失耕荒地80万亩,当年总播种面积为3937049亩,复种指数为145.3%。1958年,共种植水稻20万亩。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1970年,全县只有耕地202.5万亩。农业人口人均占地由1949年的4.2亩降至2.6亩。1976年,耕地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28%。

  2012年,亳州全年全市粮食总产88.5亿斤,比上年增加4亿斤,增长4.7%。其中,夏粮总产61.5亿斤,增长6.4%,实现连续9年增产。小麦亩产突破500公斤,实现了"小麦亩产千斤市"目标。养殖业生产基本平稳。全市生猪存栏141.4万头,增长2.6%;出栏287.2万头,增长5.2%;肉类产量30万吨,增长5.2%,其中猪肉22.5万吨,增长5.5%;禽蛋产量0.6万吨,增长6.8%;奶产量1.4万吨,增长8%;水产品产量4.8万吨,增长4.4%。

第二产业

  亳州近现代工业源于传统手工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地已能制造陶等器皿。三国时期的酿酒,唐代的绢织,宋代的绉纱以及明清时期的减酒、酱胡芹、万寿绸、毛毡等亳产手工产品,在 全国享有盛誉。清宣统元年(1909),同茂顺蛋厂建立,成为亳州现代工业的发端。

中原宝藏 花戏楼

  1986年,全部工业总产值为26977万元,其中国营工业产值7108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7012元;县属集体工业企业产值8764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5050元。固定资产原值分别为国营工业6283万元,集体工业3726万元,乡办工业2291万元,村办工业142万元。全市50多个工业行业,生产各种产品千余种,创造出一批名特优产品。古井贡酒三次蝉联国家金牌,古井特液、低度曹操贡酒分获金樽奖和银樽奖,另有部优、省优产品20种。

  2012年,亳州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0亿元,增长18.2%,增幅比全省高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分行业看,在我市30个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实现增长,多数支柱行业增速较快。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增长25%,食品制造业增长36.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3%,医药制造业增长1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27.0%,汽车制造业增长17.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2.7%。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中绝大多数产品产量呈增长态势,其中原煤144万吨,同比增长28.0%;白酒(折65度)10.7万千升,增长16.4%;人造板75万立方米,增长29.3%;水泥248万吨,增长53.2%。

园区建设

  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亳州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时,开发区完成6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任务,成为亳州市新市区,已整体移交给谯城区。

  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区是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重点经济开发区。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模式,实行财税独立、封闭管理的运营体制。

  亳州工业园区:亳州工业园区是2006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园区,位于亳州市区西部,东临京九铁路、济广高速、许泗高速,105国道、311国道穿境而过。

  涡阳县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涡阳县,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6年,面积28.2平方公里,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

  蒙城经济开发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前身是蒙城牛群经济园区,2001年3月份由市政府批准设立,规划建设面积7.4平方公里。2001年7月份动工建设了中国牛群商贸城,占地400亩,总投资2亿元。

  利辛工业园区:利辛工业园于2003年5月19日经亳州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区位于县城西北部3公里处,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2006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调整为1.2平方公里。

教育事业

  高等院校:亳州学院(现为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药科职业学院)、亳州药业职业技术学院、亳州华佗技师学院(亳州中药科技学校)、亳州广播电视大学。

学校

  普通高级中学:亳州一中、亳州二中、亳州三中、亳州五中、宏志中学、蒙城一中、蒙城二中、蒙城六中、蒙城八中、涡阳四中、涡阳一中、涡阳二中、涡阳三中、利辛一中、利辛县高级中学、启明中学等。

  普通中学:亳州四中、亳州六中、亳州七中、亳州八中、亳州九中、亳州十中、亳州十二中、亳州十六中、亳州谯城中学、亳州风华中学、亳州簧学中学、亳州皖博中学、涡阳九中、蒙城中学、蒙城创新中学、蒙城实验中学、阚疃中学等。

  中专院校:亳州工业学校、亳州汽车工业学校、亳州旅游学校、亳州华佗药膳养生学院、亳州智达职业技术学校等。

风俗文化

  武术: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 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

  剪纸:亳州的旧时大户人家闺女出嫁,每件嫁妆都贴有色彩鲜艳、构图新颖的剪纸,亳州一些人家的室内和 许多单位的会议室,都饰以民间特色的剪纸。

  高跷:亳州高跷是人踩在木棍上表演,通常是训练有素的团体。

  鬼会:也叫大班会,是一种鬼戏,每逢正月十五乡间大班会演出。

  三斗:亳州社会有很多消遣娱乐活动,如斗鸡、斗蟋蟀、斗鹌鹑、踢毽子、听书、听戏、养鸟、养花、下棋、搓麻将等,最有特色的是前三种,被称为"民间三乐"。

  :是亳州民间舞蹈的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回族尚武,故多由回民担任。

  地方戏:二夹弦剧种起源于河北,发展于山东菏泽,流传于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解放后在亳县受到重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梆剧,是亳州的特色剧种。近似豫剧,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剧种。

  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五"是一个约数,并非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

旅游

景点

  亳州有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余处;其中省以上保护单位22家,占安徽全省的三分之一。1986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8年被评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戏楼、曹操运兵道、曹氏宗族墓群、万佛塔、尉迟寺遗址、南京巷钱庄、古井贡酒酿造遗址。

  二夹弦、五禽戏、老子传说、九酝春酒法。

  华祖庵、天静宫、道德中宫、江宁会馆、庄子祠、汤王陵、陈抟庙、、薛阁塔、伍奢冢遗址、纪家塔、张乐行故居、捻军会盟旧址、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东岳庙、红城子遗址、明王台。

  帮鼓舞、捻军歌谣。

  花戏楼: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花戏楼路,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景点

  曹操地下运兵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人民路老城区地下,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

  曹操宗族墓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曹操宗族墓群覆盖着亳州近12公里的地方,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

  古井酒文化博览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2013年5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仿明清宫廷建筑,博物馆建于一九九四年,占地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华祖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永安街,相传曹操悔恨杀死同乡名医华佗所建。

景点二

  曹操公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中心,魏武大道与芍花路交口处,西与亳州博物馆相邻,是在曹氏宗族墓--曹四孤堆文化保护单位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公园内建造了曹操纪念馆,是亳州市最大的公园。

  汤王陵:即商汤王墓,汤王是中国古代最有德行的圣君之一。

  道德中宫: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亳州市老子殿街,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

  白鹭洲风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利辛县城东南18公里处。水面600亩。

  亳州博物馆:为仿汉城堡式建筑,是在原三国揽胜宫基础上改建而成,正式对外免费 开放。该管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室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馆藏文物2071件套。

景点三

  南京巷钱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北关南京巷19号,是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民间金融机构旧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衣律院:又名白衣庵,因供奉白衣大士观世音而得名,位于谯城区交通路17号,是安徽省重点开放寺院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律院传戒律宗,是中国四大律院之一,寺内供奉有佛祖舍利子。民国时期,白衣律院为全国僧侣举行大规模三坛大戒三次。

天静宫

  天静宫:是国家3A级景区,是老子文化生态园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涡北街道郑店村,距市区中心五公里。是为了纪念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今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人)而修建。

  兴华农业综合示范庄园:三星级农家乐,始建于1997年,地处亳州市涡阳县城西郊7.5公里处,省道307线南侧1.5公里处,陈大镇境内。

  新四军纪念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坐落于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距县城20公里,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国防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庄子祠

  尉迟寺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亳州市蒙城许町镇境内国内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

  万佛塔: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亳州市蒙城县城中心,因塔身内外嵌砌琉璃小佛近万躯而得名。此塔为宋代建筑风格,八角十三层楼阁式砖塔,高42.2米,造型优美,并被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庄子祠:位于亳州市蒙城县涡河北岸漆园办事处境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为纪念先贤庄子所建造的仿汉代建筑群。

  郑店子风景区:国家AAAA级风景区,位于亳州市城市西北角郑店子 是涡河和洪河的交汇处,两河与西一环路一起围合的三角地带,号称"森林中的村落"。三角洲占地面积约50公顷,三角洲旅游区控制范围约210公顷(2.1平方公里)。

陈抟庙

  陈抟庙景区:陈抟出生地--希夷故里,为亳州谯城区城南宋汤河南岸陈家营村。为纪念陈抟,后人在其故居建庙敬祭,后故居和庙祠均毁。2007年,亳州市政府斥资重建。2010年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薛阁塔:在亳州老城东南,是一座砖塔。直椎式八角开,共七层,高34.15米,周圆23.36米。塔座由八块青石奠基。塔一二层为仿木结构,每角砌砖为方柱,高3.5米。柱上仿高50公分。

  江宁会馆:位于亳州市古泉路北侧,是南京药材商人为经商方便,清嘉庆12年(1807年)在圆觉寺的基础上集资改建而成。

特产

  土特产

  药膳

  小吃

  亳州药材、亳州牛肉(包括五洲牛肉、正益牛肉、恒盛牛肉等)、

  苏赵梨、豪门贡菊冰茶、铜关粉皮、义门苔干、观堂大蒜、高公大蒜。

  曹氏鱼头、华佗闷鸭。

  牛肉馍、锅盔、魏武粉皮、蒙城油酥烧饼、利辛贡馍、蒙城撒汤、玛糊、涡阳狗肉汤、涡阳干扣面、义门羊肉汤、

人物

  亳州著名人物有名扬四海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一代圣哲庄子,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的神医华佗,都是亳州人。欧阳修、曾巩等文坛巨子也曾相继在亳州为官。

朝代人物
商朝商汤
春秋战国老子、庄子、柳下惠

  秦汉朝时期

  张良、华佗、曹腾、曹嵩、曹操

  三国时期

  曹丕、曹植、曹彰、曹仁、曹节、曹洪、夏侯惇、夏侯渊、许褚、曹真、夏侯玄

  隋唐宋元时期

  李绅、陈抟、曹霸、李阳冰、孟汉卿

  明清时期

  薛蕙、薛凤翔、梁巘、姜桂题、马玉昆

  现当代

  颜语、戴登科、邓琳琳、解晓东

友好城市

国外
日本四十万市南非维岑堡市厄尔瓜多克维多市国内吉林省通化市甘肃省陇南市
日本京丹后市巴西维涅多市澳大利亚赫本沙尔市上海市普陀区甘肃省定西市
韩国荣州市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市美国柔丝密市河南省许昌市安徽省蚌埠市
韩国浦项市马来西亚诗巫市安徽省芜湖市山东省菏泽市
丹麦斯文堡市法国芒特拉热丽市安徽省安庆市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尔塔拉自治州

荣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中国长寿之乡

  2012中国十佳品牌城市

  中国发展成本十强市

  中国十佳绿色城市

  中国十大最具有幸福感城市

  中国十大潜力节庆城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中国五禽戏之乡

  全国武术之乡

  世界中医药养生之都

  世界道文化中心

  皖北旅游中心城市

  安徽省文明创建先进城市

  安徽思想道德建始先进城市

  安徽双拥模范城市

中国十大文化旅游城市

  国际中医药博览会暨中药材交易会:荣获"2009-2010年度中国会展产业金手指奖·十大区域展会"和"2009-2010年度中国节庆产业·最具商业价值奖"奖项。

  中国曹操白酒文化节中国芍花养生旅游文化节:荣获"2010年度中国节庆产业金手指奖·十大物产类节庆",文化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酒基会联合主办,由亳州市人民政府、安徽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安徽省商务厅、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安徽省酒业协会承办。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