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野洋子,女,1933年2月来自18日出生于360百科日本,日裔美籍音未号向广景乐家、先锋艺术家。小野洋子的作品有《Yoko Ono/Plastic Ono Band》等。
小野洋子,一个神秘而绮情的女人。一个擅于在不动声色中制造艺术事件的女人。一个86岁高龄仍专注表现出位的条茶置都达海练席女人。裸露、和平,差不多属于她的御用主题。
- 中文名称 小野洋子
- 外文名称 Yoko Ono Lennon
- 国籍 美国
- 出生地 日本
- 出生日期 1933年2月18日
个人经历
早年经历
1933年小野洋子出生于日本东京的一个贵族家庭。其先祖是日本战国时代九州柳川大名立花宗茂的重臣。洋子的父亲Eisuke Ono在横滨正金银行来自工作,Eisuke在洋子出生前两周被调到加州的旧金山。1937年,她的父亲回到了日本,小野随后进入看草请哥际倍了东京的精英同龄人学校(前身为学习院女子大学)。1940年,一家人搬到了纽约。1941年,她的父亲在日本偷袭360百科珍珠港前夕被调往河内,一家人又衣者在针回到了日本。二战期间,小野全利肥文弱决司某一直待在东京,经受了1945年的大火轰炸。18岁时,小野随父母搬到了纽约的斯卡斯代尔。她曾就读于萨拉劳伦斯学院(Sarah L文向型力awrence College),但后来和第一任问也前二底已评约快根穿丈夫市柳敏(Toshi I千训议顶chiyanagi)私奔了。

1956年,她在纽约嫁给日本作曲家一柳慧,之后她开始闯荡纽约的格林威治村,并成为美国前卫艺术圈的活跃分子。
获得关注
小野在曼哈顿的格林威治村定居下来后,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并开始写诗。她的作品被许多多她罗顶家观皇光评皮久人认为过于激进,因此不受欢迎,但她在与美国爵士音乐家兼电影制片人安东尼·考克斯(Anthony Cox)合作后获得了认可,后厚班帮除侵者后来成为她的第二任丈夫。20世纪60年代初,考克斯资助并帮助协调了她的"互动概渐提失很委封直团本带念活动"。1963年,两人育有一女Kyoko。小野的艺术经常要求观众的参与,强迫他们参与。她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1964年上演的"剪片",观众被邀请剪下她的衣服,直到她一丝不挂,这是对抛弃物质主义的抽象评论。

对无或宽儿冲逐 1964年,小野洋子在卡耐基诵厅第影施短策担快一次表演了她最为出名的行为银践板裂作品《切片》:随机挑选上台的零销卫别移几位观众被要求用剪刀将她的衣服裁成碎片,直至全身赤裸。那年,她32岁。
与列侬的婚姻
1966年9月,33岁的小野洋子在伦敦表演她的著名激浪派行为艺术作品《切片》然长(Cut Piece)。当时,观众席上坐着约翰列侬,而小野洋子笔挺地坐在台上,说:"来照志流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并请将这碎片送给任一个你爱的人。"观众陆续登台,在缄默中剪割下洋子的衣服,直到她一丝不挂为止。这是列侬第一次见到洋子。
1969年3月20日,列侬什父哪练企般和比他大7岁的小野洋子在直布罗陀结婚。嫁给列侬后,列侬和洋子开始作为一个整体出现:两人一起创作实验音乐,发行唱片。蜜月期间,两人躺在阿姆斯显优预席师微环族妈特丹的希尔顿饭店的床上一周,接受世界媒体采访,宣扬两人的"床上和平行动"。
比六注1968年两人发行唱片《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唱片封面是全身正面裸体的列侬和洋子。
1970年,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相互指责对方的妻子过分介入乐队的事务,从而引发口角乃至起诉,"披头士乐队"终于在当年解散,洋子也由此被推上受人指责的前台。

1980年12月8日晚,列侬和洋子从录音棚里走出来,他们当时正在为洋子的歌曲《如履薄冰》配完吉他曲。洋子和丈夫商量:"要不我们回家前吃点晚饭吧?"列侬回答:"不了,我们回家吧,因为我想在睡觉前看看西恩。"像平常一样,这对回家看儿子的夫妻,走到曼哈顿自家的达科塔公寓大楼前,而在街道那边等待他们的却是马克·大卫·查普曼的子弹。死亡终结了洋子和列侬长达12年的婚姻,最终让她成为音乐圈的第一寡妇。
2003年9月,70岁的洋子在巴黎又一次表演了《切片》。她在台上说:"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每个人剪下的面积不要大于一张明信片,并请将这碎片送给任一个你爱的人。"
她解释这场事隔37年的表演时说:"1964年我第一次做它时,心里满是愤怒和不安,但这次,我是怀着对你、对我、对全世界的爱而做的。即使被视作导致披头士最终解散的罪魁祸首,即使列侬为了她整整5年没有公开露面,即使在列侬死后20年仍不放弃宣传他"爱与和平"的理想而被部分歌迷抨击为借亡夫之名发财,但几十年来小野洋子依旧在当代艺术领域和音乐领域崇尚着自己的出位。
她曾在一个同性恋集会上参加了《每个男人都有一个爱着他的男人》的合唱,这是她20多年前所写的老歌《每个男人都有一个爱着他的女人》的"同性恋版",仅以此曲表达对同性恋婚姻的支持。因此,即便饱受争议,小野洋子仍然身体力行东方艺术家少有的表达方式和叙事模式。因为在她的艺术视角里,艺术品和欣赏者都被她绝非本意却绝对自然地设计好了,沿着她的思路进行展示和观察,枯燥而乏味,却异常冷静地客观而真实。
生涯后期
列侬去世后,小野继续她的事业,录制专辑,进行巡回演唱会,创作非百老汇音乐剧。她在国际上展出了自己的艺术作品,2002年,她的第一次美国回顾展在纽约开幕。她参与了一系列社会活动,2012年与儿子肖恩共同创办了"反对水力压裂的艺术家"(Artists Against Fracking),游说人们反对在纽约州开采天然气。
小野也继续用许多不同的作品来纪念列侬。2002年10月9日,为了纪念列侬62岁的生日,她设立了"列侬-诺和平奖"。2007年列侬生日那天,她在冰岛的维迪岛上揭幕了想象和平塔。这幅由小野创作的户外艺术品代表了她和列侬对世界和平的承诺。
2007年,小野洋子的新唱片《Yes,I'm a Witch》在国际乐坛引起极大轰动,这张前卫专辑融合了嘻哈、爵士、放克、电子、摇滚甚至舞曲的风格。75岁的小野洋子的声音依然如同少女般甜美和惊艳,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观。此外,在这张专辑里,一共有16位美国乐坛的顶级制作人为小野洋子操刀。
2009年2月25日,威尼斯双年展宣布,因为小野洋子"对语言艺术的革命性突破",将授予她终生成就奖---金狮奖。但是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对于她的身份标签,恐怕还是列侬遗孀。对于她的艺术作品,仍然有着两极化的争议与评价。
同年小野洋子重组了Plastic Ono乐队,并以Yoko Ono/Plastic Ono Band的名义发行了《Between My Head and the Sky》。熟悉她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小野洋子最近一次的使用也要追溯到1973年。在重组的Plastic Ono Band成员名单中,出现了她与列侬的儿子肖恩·列侬(Sean Lennon)的名字。继承了父母音乐天赋的肖恩,音乐中有一种不拘一格的创造力。虽然1995年,在保罗·麦卡特尼的带头下,他和母亲小野洋子有过单曲的合作。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母子俩这是头一遭。
小野洋子在2011年创造了音乐届的历史,成为在舞曲排行榜上拥有第一名的最年长的艺术家。《Move on Fast》登顶时,她已经78岁了。
2014年1月20日,小野洋子发布公开信,呼吁日本停止捕杀海豚的公开信。该公开信已经在小野洋子的网站ImaginePeace上刊载。日本和歌山县东牟娄郡太地町当地的渔民于每年都会以驱猎方式捕杀大量海豚。对此,小野洋子面向太地町当地渔民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了一篇呼吁停止猎杀海豚的公开信,信中内容指出:"猎杀海豚已经让日本遭到了无数批判与谴责。"
2014年1月27日,披头士乐队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小野洋子作为披头士乐队的成员之一约翰列侬的遗孀出席在洛杉矶斯台普斯中心举办的第56届格莱美音乐奖颁奖礼。
2014年7月30日,小野洋子访问日本广岛市,为迎接在8月6日举行的"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和当地大学生及原子弹爆炸受害者一起折千纸鹤、祈祷和平。
201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将在5月17日至9月7日举办一场小野洋子(Yoko Ono)大型个展"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舞台"(Yoko Ono: One Woman Show 1960-1971),届时将展出艺术家小野洋子近40余年艺术创作生涯的辉煌结晶,其中就包括纸上画作、装置作品、音频录带、视频录像以及其用于行为艺术表演的各种物件。
与其说这是一场艺术展还不如说是一次"小野洋子"式的时尚秀,因为在2015年的个展上,观众将被邀请与艺术家小野洋子亲密互动以亲身获得一次前卫艺术式的艺术体验。除此之外,此次展览也是艺术家小野洋子40余年之后再度'亮相'MoMA展台,因此备受纽约艺术界各方强烈关注。
2016年2月,小野在纽约一家医院住院后上了头条。她在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后寻求治疗。她因病未能前往法国里昂当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举办职业回顾展。同年,小野参加了伊斯坦布尔现代美术馆的群展,他的装置作品《Ex It》展示了从棺材中生长出来的树木。她还推动了名为"天空降落"的和平系列在芝加哥的揭幕活动。

演艺经历
2021年10月,参与制作披头士纪录片《The Beatles:Get Back》 。
主案植待精观最要作品
参演电视剧
剧名 | 上映时间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
1970年至1991年的回忆第一季 | 1991 |
参演电影
剧名 | 上映时间 | 扮演角色 | 导演 | 合作演员 |
---|---|---|---|---|
列侬和洋子:头顶来自唯有天空 | 2018 | |||
犬之岛 | 2018 | |||
五十年前的今天:披头士风云 | 2017 | |||
360百科 想象:约翰·列侬诞辰75周帮控花年纪念音乐会 | 20节规15 | |||
披头士乐队:1 | 2015 | |||
改变美国的一夜:格莱美向披头士致敬演出 | 2014 | |||
My Hometown | 2011 | |||
约翰·列侬:爱即所求 | 2010 | |||
再来一次 | 2010 | |||
Classic 打片期有强喜因飞细初景Albums: John Lennon - Plastic Ono Band | 2010 | |||
谁是哈里·尼尔森 | 2010 | |||
Half Kenneth | 2009 | |||
凯斯·哈林的世角备位直药刚兰来能已半界 | 2008 | |||
All Together Now | 2008 | |||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 | 200强低露职坐识停免改觉志7 | |||
埃尔顿约翰爵士6给手现亚0周岁音乐会现场 | 2007 | |||
美远挥味局热帮国与列侬 | 2006 | |||
2006年第20届意苗大利都灵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2006 | |||
跟随我的声音:带着赫德韦格普山液误四界侵云领的音乐 | 2006 | |||
约翰列侬精选 | 2003 | |||
Come Together: A Night for John Lennon's Words and Music | 2001 | |||
披头士革命 | 2000 | |||
John & Yoko's Year of Peace | 2000 | |||
告诉神坏亮良裂陈我真相:约翰·列侬的《Imagine》专辑是如何制作的 | 2000 | |||
滚石乐队 摇滚马戏团 | 1996 | |||
沙漠中的乔纳斯 | 足稳技价信段求么女 1994 | |||
The Misfits - 30 Years of Fluxus | 1993 | |||
Fluxus Replayed | 1991 | |||
安迪·沃霍尔生活选景:友谊与交集 | 1990 | |||
约翰·列侬的理报资脸象织水烟边想世界 | 1988 | |||
迈克尔杰克逊:传奇不朽 | 1988 | |||
Joh加穿袁守n Lennon and t效分析生罪措越he Plastic Ono Band: Sweet Toronto | 1988 | |||
他站在荒漠中数着生命中的时刻 | 1986 | |||
约翰·列侬在纽约 | 1986 | |||
Eat Me | 1975 | |||
小野洋伯子:这不是这里 | 1972 | |||
想象 | 1972 | |||
John Lennon and Yoko Ono Present the One-to-One Concert | 1972 | |||
炸药鸡 | 1971 | |||
Erection | 1971 | |||
Clock | 1971 | |||
John Lennon: Imagine | 1971 | |||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Show | 1971 | |||
Ten for Two: The John Sinclair Freedom Rally | 1971 | |||
羽化登仙 | 1970 | |||
Freedom | 1970 | |||
意由波 Up Your Legs For从目ever | 1970 | |||
苍蝇 | 1970 | |||
笔记·日志·素描 | 1969 | |||
强奸 | 1969 | |||
床上和平 | 1969 | |||
Honey Moon 1969 | 1969 | |||
Two Virgins | 1968 | |||
微笑 | 1968 | |||
Pink Floyd London '66-'67 | 1967 | |||
屁股 | 1966 | |||
No.1 | 1966 | |||
Eyeblink | 1966 | |||
Cut Piece | 1965 | |||
Satan's Bed | 1965 | |||
アオス | 1964 | |||
爱 | 1962 |
纪录片
2021年 参与制作《The Beatles:Get Back》
英语专辑:
1968年《Unfinished Music No.1: Two Virgins》(withJohn Lennon)
1969年《Unfinished Music No.2: Life with the Lions》(with John Lennon)
1969年《Wedding Album》(with John Lennon)

1970年 《Yoko Ono/Plastic Ono Band》
1971年《Fly》
1972年《Some Time in New York City》(with John Lennon)
1972年《Approximately Infinite Universe》
1973年《Feeling the Space》
1974年《A Story》
1980年《Double Fantasy》(with John Lennon)
1981年《Season of Glass》
1982年《It's Alright(I See Rainbows)》
1984年《Milk and Honey》(with John Lennon)
1985年《Starpeace》
1995年《Rising》
2001年《Blueprint for a Sunrise》
2007年 《Yes, I'm a Witch》
2007年 《Open Your Box》
2009年《Between My Head and the Sky》
2012年 《Yokokimthurston》
2013年 《Take Me to the Land of Hell》
电影作品:
电影《苍蝇》用了所有的胶片展示了一位寂然不动的女士。
这部电影是如此无聊,镜头随着苍蝇而移动,视觉随着镜头而移动。洋子把这部影片描述为自传体的篇章,并选择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精妙方式来表达她自己。

电影《末端》中,洋子把她在纽约的艺术家和音乐家朋友们集合在一起,拍下了他们裸体在路上走来走去的场景。又是无聊而朴素的镜头。但也许这部电影最让人惊讶的地方在于:这是你每天在大街上都能看到的人和事物---但他们全部是赤裸的。
电影《强奸》是洋子最复杂也是最迷人的一部片子。根据设想,摄制组任选了一位在大街上碰到的妇女---伦敦的一个讲德语的女人。摄影机穷追不舍地跟到她的公寓。女人由最初的好奇、合作变成沮丧和愤怒。一切只能使观众导出这样的困惑:这个女人被跟踪,或者她是个演员?我们听不懂她的语言,但我们能明白她的行为和面部表情。影片试图探讨摄像机对隐私的侵犯问题,并进一步研究我们对刺探别人隐私的嗜好。
这就是小野洋子,一个被约翰·列侬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不为人知的艺术家",在71岁高龄的年纪,依旧专注在自己的出位世界里,精妙、细致、冷眼旁观地雕刻着让人目眩的裸露和真实。
行为艺术:
《钟片断》
小野洋子置一只钟于舞台中间,让观众上来等待,直到闹钟鸣响。
《草莓和小提琴片断》
表演者在堆有碗盘的桌前不断坐下,起来。最后10分钟,她打碎了所有的碗。她的行为同时伴随着有节奏重复的片言只语、录在录音带上的倒念词和呻吟声,以及她高声哭嚎出的咏叹调--这成为日后小野洋子音乐的标志。
《风》
小野洋子要求观众挪动椅子,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让风穿过。
《太阳》
她指导观众"凝视太阳,直到它变成方的"。
《碎片》
小野洋子静坐在舞台上,让观众用剪刀将她的衣服剪成碎片,直至她几乎全身裸露。这是小野洋子最让中国观众熟悉的一部作品。她想唤起女性的意识。"just take."这是她的解释。
《羽化》
摄影机跟随坐在热气球上的小野洋子和列农升入一个小城镇上的天空。穿过空茫的云层,到达壮丽、清明的天界,暄嚣被抛到后面,进入了地球上静谧的环字。影片充满了诗意的启迪,剥离掉传统的叙事功能,摄像机成为眼睛,成为观察的工具。
社会活动
小野洋子向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LJMU)的一些弱势学生群体捐款10万英镑。小野洋子给捐款的目的是帮助那些有地方政府照顾背景或者与父母疏远的学生。小野洋子的这笔款项将被用来继续进行约翰·列侬想象奖(John Lennon Imagine Awards),这个奖项是洋子在2009年捐款设立的。该大学中符合条件的学生可以获得1000英镑的助学金。列侬曾经在1957年就读于这所大学攻读艺术和设计专业。小野洋子说,"在过去三年,我们看到了这个奖项给学生们自信、成绩和未来所带来的影响。"
这所大学表示,已经有200个学生从这个助学金奖项中获益。利物浦约翰·摩尔大学的副校长韦瑟里尔教授(Professor Nigel Weatherill)表示,"我们不能低估在大学学习来促进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本大学一直都致力于帮助学生们发挥最大潜力。"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她是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音乐人?亦或是电影人?很难下定论,但颁给她任何一个头衔都不为过,因为她在上世纪60年代就能轻松驾驭上述每一个领域。可惜的是,纵使才情万千,这样一个奇女子却一生为声名所累,始终背负着其先夫--"披头士乐队"灵魂人物约翰·列侬的盛名。
2004上海双年展上,我们惊喜地发现了她的六件作品--2件装置作品和4部电影短片,裸露、诗意、平和依旧在冷眼旁观中绽放。作为一个艺术制造者从旁观者的视角诠释她的出位思想,这便是前卫派小野洋子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
本届双年展上,在美术馆一楼展出的《愿望树》是小野洋子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一项生活装置作品。"愿望树"是日本的一项传统民俗,人们会把各自的心愿写在小纸条上,绑在神社里的愿望树上来祈祷自己的幸福。然而幸福本身是有多种指标和方向的,收集愿望树上的纸条,小野洋子自己也就变成了一个各种愿望的收藏者。
在美术馆四楼放映厅播出的小野洋子四部电影短片中,我们再一次跌倒在她擅于制造艺术事件的手腕下。在跟随她的步调一起冷眼旁观她一手炮制的艺术事件中,我们的惯性思维被扰乱,社会秩序被骚扰,既而对现有的世界观提出质疑。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