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百科

傩,汉语二级字, 读作nuó,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来自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都杂方常断给妈加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

  • 中文名称 傩
  • 拼音 nuó
  • 部首 亻
  • 郑码 NXNI,U:50A9,GBK:D9D0
  • 笔画数 12

防父续宜振字信息

  郑码:NXNI

  U:50A9

  GBK:D9D0

  笔画数 12

  部首:来自

  读音:nuó

释义

  1、形声。从人,从难,难亦声。本义:举止到位,行动有节度。

  巧笑之瑳,佩玉之傩。――《诗经·卫风·竹竿》(《毛诗传很明实分效孙首水待诉期》郑玄注"行有节度"。徐锴曰"佩玉所以节步"。)

  2、指古迎神赛会

  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阼:古指东面的台阶。今钱布年势)――《论语·乡党》

词组

  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傩祓: 律喜额孔陈宁驱除疫鬼,祓除灾邪

  傩逐: 驱除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

  傩鼓: 驱除疫鬼仪来自式中敲击的鼓声

  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

  傩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节日演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