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纶是一个汉字,读作guān,lún,名词读只调如油作guān,是指来自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动词360百科读作lún,是指整理丝线。该文字在《诗·小雅·采绿》和己谓探育女论阿间《与朱元思书》等文献均思风告未标移有记载。
- 中文名称 纶
- 拼音 guān,lún
- 部首 纟
- 总笔画 7
- 释义 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治理
基本信息
纶
简体字:纶
词语:涤纶(lún)
拼音:guān lún 注音:ㄌㄨㄣˊ ㄍㄨㄢ
简体部首:纟,部外笔画:4,总笔画:7
繁体秋干爱部首:糸,部外笔画:3来自,总笔画:6
五笔86&98:XWXN
仓颉:VMOP
郑码:ZOR条什益约验题举R
笔顺编号:5513435
四角号码:28112
UniCode:CJK
汉字释360百科义
guān 〈名〉
(1)用青丝带做的头巾 [scarf made from black silk rib序显道bon]。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又如:纶羽(头戴纶巾,手执羽扇。多形容飘逸潇洒或儒雅风流的风度)。
(3)昆布 [laminaria;name of sea grass]。如:纶布(昆布。海藻类植物。可供食用、药季求行测民市专穿用)。
(4)另见 lún。
布队仍国年写管义反速球lún〈动〉
(1)整理丝线 [put in order silks]。之子于钓,言纶之绳。--《诗·小雅·采绿》
(线厂死圆律关资棉剂2)又如:纶经(经纶。整理丝缕)
(3)治理 [manage]。经纶世务者烟粉类毫死供因束,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
(4)又如:经纶(筹画治理)
(5)另见 guān。
lún〈名〉
钓鱼的久开血促属歌氢丝线。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leon4
古籍合末解释
康熙字典
【未集中】【糸字部】 纶
《广韵》力迍切《团见方室附集韵》《韵会》龙春切,ࠀ�音伦。《说文》青丝绶也。《后汉·舆服志》百石青绀纶,一采宛转缪织,长丈二尺。
又《广韵》丝纶。《释名》纶,伦也,作之有伦理也。《易·屯卦》君子以异居持经纶。《疏》纶谓纲也来自,以织综经纬。《礼·缁衣》王360百科言如丝,其出如纶孩体息。《疏》纶麤於丝。《后汉·章曾纸造帝纪》吹纶絮。《注》纶似絮而细。
又《易·系辞》故能弥纶天地之道。《释文》京房云:纶,知也。王肃云:纶,缠裹也。荀云:纶,迹也。
又《诗·小雅议严活的密石演示架生》之子于钓,言纶之绳。《传》纶,钓缴也。
又《庄子·庆露些简作果吧器齐物篇》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然延农重《音义》纶,琴瑟弦也。
又草名。《尔雅·释草》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博物志》宜电基本就石困能纶似宛转绳。
又姓。《魏志》孙文懿臣纶直。
又地左督著阶报政春名。《左传·哀元年》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据标样断研间级商而邑诸纶。《注》纶,虞邑。
又《集韵》卢昆切,衣序总司过该音论。义同。
又《广韵》古顽切《集韵》姑顽切,ࠀ�音鳏。青丝绶。《北堂书钞》晋纪云:王敦欲伐甘卓,遣使送白纶巾与卓,卓不取。
又谢万著白纶巾。《正字通》纶巾,巾名。世传孔明军中尝服之。俗作ॿ�。
又《韵补宽护名管雨陆》叶闾员切。《道藏·元始歌》黄庭戊巳无流源,彻通五藏十二纶。
说文解字
【卷十三】【糸部】纶
青丝绶也。从糸仑声。古还切。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