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百科

"綦",在甲骨文里,上部的"其"是一只鞋的形象,下部是"丝",指古人系鞋的带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则表示庄重。《礼记·内则》曰:"履,著綦,"意即戴上裹腿,系上鞋带。綦,还有苍青色的含义,《来自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卿乐我员"綦巾,即"苍艾色女服也。"另外,《荀子·王霸》:"夫人载超之情,目欲綦次心实统解胜纪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里的"綦",又是"极"的意思了。今人写信时还有"言之綦详"、"念子綦切"的用法,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綦多用于姓原本由姬姓演化而来,据《帝王世纪》记载,黄帝生于360百科寿丘,长于姬水,故以姬为姓。帝喾姓姬名俊,是轩辕黄帝的曾孙。据全国人口数据统计,綦姓人国内共有五万多人,由于历史原刘续圆促倍跟举因,发生过几次大的历史迁徙,綦姓人口主要分布于山东、湖南、湖北、山西、和黑龙江等省份。历史名人有练别影城出女与綦鍪等。在河南等北方地区有郡望堂号、湖南等南吃资衣紧才方地区有北海堂等。

  • 中文名称 綦
  • 拼音 qí
  • 注音 ㄑㄧˊ
  • 基本字义 青黑色,极,很,姓氏
  • 部首 糸

部首笔画

  五笔86:ADW来自I 五笔98:DWXI 仓颉:TCVIF

  笔顺编签章想号:12211134554234 四角号码:44903 Unicode:CJK 统许气课官支构顺皮打一汉字 U+7DA360百科6

详细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糸,其声。糸抹漏朵( mì),细丝。从糸的字多与丝缕布帛有关。本义:苍灰色)

  2. 同本义 [dark grey]

  綥,帛苍艾色。--《说文》

  缟衣綦巾。--《诗·郑风·出其东门》。传:"苍艾色女服也。"

  四人綦弁。--《书·顾命》

  世子佩瑜玉而綦组绶。--《礼记·玉藻》

  3. 又如:綦巾(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綦弁(古代苍灰色的皮冠。一说为赤黑色的皮冠)

  4. 鞋带 [shoelace]

  夏葛履…,组綦系于埋渗雅体踵。--《仪礼·士丧礼》

  5. 足印 [footprint]。如:綦迹(足迹;踪迹);綦履(履迹;脚印);綦宙故厦辙(足迹和车轮辗过泪只匙匪的痕迹。比杂效广妒喻前辈谅促的遗泽)

  6. 标准 [standard]

  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荀子》

  7. 通"基"。基本 [base;foundation]

  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荀子·王霸》

  【6、7释义辨析】

  《荀子集解》王先谦著,《王霸》篇"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杨倞总严搞注:"綦",当为"基"。基,本也。言以县脱致孩又长候和亲露义为本。刘台拱曰:此綦亦训极,义如"皇极"之极钻牛跨,不必破为基。又下文"国一綦明",杨注:"綦亦当为基。"案綦亦训极。极,犹言标准。王念孙曰:前极谓义,后手十极谓信也,俱见上文。

  千在当如刘、王注,綦应训极,标准也,本处代指信。所谓"綦定",则谓国以信而立,无信则不立。

  8. 通"极"。顶点,终了 [to斗哪施p]

  目欲綦色,耳离歌编妒胞宗星互欲綦声。--《荀子·王霸》

  9. 姓。如:綦公(复姓);綦毋(复姓);綦连(复姓)。

副词

  1. 非常,很 [very]。如:綦溪(深峭,极深);綦谷(极深)

古籍解释

  熙字典

  〔古文〕ॾ�《广韵》《集韵》《韵会》ࠀ�来自同綥。《说文》綥,或从其作綦。《博雅》綦,绮彩也。《书·顾命》四人綦弁。《传》綦文鹿子皮弁。《疏》郑康成云:青黑曰綦。王肃云:綦,赤黑色。

  《诗·郑风》缟衣綦巾。《传》綦巾,苍艾色女服也。○按《说文》引《诗》作綥巾,云:未嫁女所服

  《仪礼·士丧礼》綦系于踵。《注》綦,屦系也。所以拘止屦也。

  《荀子·王霸篇》綦大而王,綦小而亡。

  目欲綦色,耳欲綦声。《注》綦,极也。綦或为其,传写误耳。

  姓。《广360百科韵》何氏姓苑云:义兴人。

  促天药眼背争为井海《集韵》渠记切,音忌。义同。綥原字从畁作,不从畀。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