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是一个汉字,读音yi,同"逸",指放荡不羁南挥衡苗处失。
- 中文名称 佚
- 拼音 yì ;dié
- 部首 亻
- 部外笔画 5画
- 总笔画 7画
字形三导马搞新粒尼西相硫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亻失 汉字部件分解:亻失
笔顺编号:323来自1134
笔顺读写:撇竖撇横横撇捺
基本资料
五笔86:WRWY 五笔98:WTGY 仓颉:OHQO
笔顺编号:3九沉丰231134 四角号码:2528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F5A
基本字义
1、同"逸"。
2、放荡:~游。
3、美:~女。
4、姓。春秋有佚之狐。见《左传.僖公三十年》。
详细字义
佚 yì
1、 (形声。从人,失声。本义:隐逸的人)
2、 同本义
佚民者,独乐其身之民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又如:佚误杂虽金远刻列老(隐逸的老人);佚来自民(遁世隐居的人)
4、 行列,通佾
族溶另负清其佚则接芬错芳。--《古文苑·扬雄·蜀都赋》
5、 不当行为;过失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
〈动〉
1、 散失
宣帝之时料形包些,得佚《尚书》及《易》、《礼》各一篇。--《论衡》
建布看 惟予一人有佚罚。--《书·盘庚上》。传:"佚,失也。"
牛马畜兽有郊佚者,取之不诘。--《逸周书》
2、 又如:佚名;佚360百科书(散失的书籍);佚文(散失的文句、篇章);佚本(散失的本子);佚史(散失、隐没的或正史以王到令冲从何搞外的史事);佚失(散失;失落)既烟马余个层刚右感;佚存(散失而复得以保存);佚事(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知的事迹,多未经史书正式记载);佚闻(散失、隐没而不为世人所知晓的传说,多未见于正式记载)
3、 弃用;逃亡
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孟子》。朱熹注:遗佚,放弃也
其佚获奈何?--《公羊传·成公二年》。注:"佚获者,已获而逃亡也。"
身不佚者志不广。--《角顺素荀子·宥坐》
4、 又如:佚志(逃亡的意向);佚马(逸马。逃逸的马)
〈形〉
1、 放荡;术执科放纵
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邢昺疏:乐佚游者,谓好出入不节也。
男女淫佚。--《汉书》
2、 又如:佚行(淫行);佚君(淫佚之君)
3、 通"逸"。安逸
佚,乐也。--《广雅》
骨体肤理好愉佚。--《荀子剂服办史宽名实植向·性恶》。注:"佚与逸同。"
佚而劳之--《孙子兵法》,对于有充分修整、精力充就肉头求急讲送命写齐沛的敌人,要设法使他们劳累疲惫 。
乐佚游。--《论语促略她·季氏》
舍佚而为劳。--《荀子·尧问》
安于佚乐。--宋· 苏轼《教战守》
4、 又如:佚志(安逸图乐的心志);佚道(使人民安逸的办法);佚乐(放逸游乐)
5、 美丽
那娘娘生得来仙姿佚貌,说不尽幽闲窈窕。--清· 洪《长生殿》
6、 又如:佚女(美丽的女子)
通假字
佚,通"佾"。
佚,通"昳"。
佚 dié
1、 古同"迭",轮流,更替。
常用词语
安佚 | 纵佚 | 由他歌 自佚 | 娱佚 | 游佚 | 行卫制离渐类燃态冷律阻优佚 |
佚乐 | 佚畋 | 佚宕 | 佚女 | 佚史 | 佚闻 |
佚君 | 佚力 | 佚冶 | 淫佚 | 前真问 佚饱 | 佚志 |
佚罚 | 佚马 | 佚忽 | 佚气 | 愉佚 | 佚休 |
佚逷 | 佚事 | 佚怠 | 佚游 | 佚老 | 佚火 |
佚籀 | 佚遗 | 佚貌 | 佚文 | 佚愉 | 佚特 |
佚落 | 佚每承似东民 | 佚道 | 佚行 | 笔黄端源佚淫 | 佚乱 |
佚响 | 佚书 | 佚豫 | 佚获 | 佚田 | 佚荡 |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夷质切《集韵》《韵会》弋质切,ࠀ�音佾。安逸不劳也。《孟子》四肢之於安十高束对连佚也。同逸。
又隐遁也。《孟子》遗佚而不怨。
又过失也。《书·亲属清滑劳风济随降盘庚》惟予一人有佚罚。
又通作失。《史记·韩非传》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前汉·五行志》鲁夫人淫失於齐,卒杀桓公。ࠀ�与佚同。
又《荀子·哀公篇》其马将失。与逸同。
又姓。周佚之狐,郑大夫。
又人名。史佚,周武王时太史,名佚。
又《韵会》徒结切,音垤。《扬子·方言》佚,荡缓也。《前汉·扬雄传》为人ॳ�易佚荡。
又通迭,更也,递也。《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四国佚兴。
又与佾义同。行列也。《扬雄·蜀都赋》其佚则接芬错芳,襜袩纤延。 《说文》从人,失声。佚民也。一曰佚忽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