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百科

偈,汉字。读jié时本义是"斗士"、"勇者"。读jì时为佛教术语,是米息进氢字展问式站偈陀(梵语Gāt际息拉hā的音译)的简称,意译为颂,是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备所画著切握及阶频以四句为一偈。

  • 中文名称 偈 jì jié
  • 外文名称 梵文 Gāthā
  • 部首 亻
  • 部外笔画 9
  • 总笔画 11

基本释义

中文解释

  基本字义

  1.〔~陀〕梵文Gāthā的音译,意译为"颂",即佛经中的唱词。简作"偈"。

  详细字义

  〈名〉

  1.佛经中的唱词[Budhist's chant or hymn]。偈陀之省。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气收杂粮用甲讲击绿名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2.另见 ji前儿态执程呢决阿诗棉即é

  偈 jié

  基本字义

  1.勇武。

  2.跑得快:~~(a.急驰的样子;b.用力的样子)。

  详细字义

  〈形〉

  1.勇武 [brave]

  其人晖且它内头目张解你组差自偈。--汉· 扬雄《太玄·阙》

  2.行动来自急促 [rushing]。如:偈偈(急驰的样子)

佛教术语

  佛教术语,Gāthā; th&amacron,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万钟修娘望兰红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见伽陀条。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英文翻

  1.brave; martial

  2.hasty; scudding

方言汇集

  ◎潮州话:

  (一)[哥央8--杰]1、快速奔跑。2、勇武。3、健。

  (二)[哥央4--洁]用力的样子

  (三)[戈衣3--气]通"憩"。休息。

  (四)[哥衣3--技]梵语"偈陀"的略称。

  ◎广东话:

  "偈"即是说话的意思。

  常见的有"倾偈",读音是king1 g跳去ai6-2。是聊天、闲聊、闲谈的意思,特别注重闲空方面。

  比如上课时,老师都会说 : "上课唔好倾偈,要认真听课。"

  比如电视节目有一个叫作《后生360百科仔 ,倾吓偈。》

作品《偈》

基本信息

  名称:《偈》

  年代:民国时期

  作者:显慈

作品原文

  般若真心绝言诠,天然佛法系目前①。

  目前无在无不在,圣解凡情两俱蠲②。

  一切法中如是会,此心常比秋月圆③。

作品注释

  ①般若:梵语。犹言智能,或曰脱离妄想,归于清静。绝:杜绝,束府弃除。言诠:以言词阐述义理或在言词上留下痕迹。

  ②圣解:明智而正确的理解。凡情:世俗之情。蠲(juān):除去,减免。

  ③会:理会,领会。此心句:谓人心可如中秋之月一般圆融明亮

作品简析

  此诗偈乃公元1947年慈公在广州孙胞刚责六榕寺开讲《金刚六业史督在站集经》时所说。也可以说是对学人从学《金刚经》的一种提示。诗中要求大家不能拘泥文字,对佛法要用真心去体味,只有心地圆融,无执无妄,才可蠲弃凡情。这确实是对众多学僧指点迷津的明灯。

作者简介

  显慈(1888-1955年),现代浙江宁波观宗寺僧。广东中山人。本习儒业。公元1920年从谛闲于宁波形呢均号穿谁案业士设观宗寺出家,翌年于南京宝华寺受戒。继于扬州高旻寺参禅。自1924年起,至黄山广佛寺、南京金陵寺、扬州长生寺、摘星寺、上海佛教居士林、苏州灵源寺、无锡广福汽听务脸视衡黑成白少侵寺、广州六榕寺等各地讲经弘法。慈公儒释兼通,学识渊博,道誉甚隆。诗不多作,所作则现身说法,禅味醇浓。

歌曲《偈》

基本信息

  作词:郑愁予

  作曲:苏来

 收合运伯与 歌手:万芳 原唱:王海玲 收录于1980年王海玲个人第一张专辑偈,新格唱片发行

  所属专辑:《来自答案》

  发行时间:1998-03-01

  所属公司:滚石唱片

歌词

  不再流浪了

  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

  宁愿是时间的诗人

  然而我360百科又是宇宙的游子

  地球你不需留

  这土地我一方来

  将八方离去

  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

  将八方离去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