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燮,xiè; 部首:火;基本意思为谐和,调和。 详细解释是(1)会意。从言:又从炎。表示用言语调和。(2)又如:燮理阴阳(协调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3)和也。
- 中文名称 燮
- 拼音 xiè
- 部首 火
- 笔顺 41112514334433454
- 释义 谐和,调和
主居席论眼希要解释
燮(1)谐和,调和:~理。调(tiáo)~。(2)大熟。
详细解释
〈动〉
育军手门进总低班市(1)(会意。从言,又从炎。表示用言语调和。本义:协和;调和)同本义 [ harmonize; regulate ]
燮友柔克。--《书·洪范》
(2)又如:燮理阴阳(协调略各部门工作);燮和(协和;亦指宰相的政务);燮务(燮理政务)
相关名人来自:郑燮(郑板桥)
(3)和也。从言从又炎。籒360百科文?从?。读若湿。稣叶切〖注〗?,音饪。臣铉等案:?字义大孰也。从炎从又。卽孰物可持也。此燮盖从?省。言语以和之也。二字义相出款入故也。〖注〗?。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来自解:辛又 汉字部件分解:辛又
笔顺读写: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点、撇、撇、点、点、撇、撇、点、横撇、捺、
同音字:烲、渫、亵、䙝、炧、炨、獬、猲、蝎、噧、孈、讗、挟、挟、揳、偕、廨、整脸红象夫抓做夜岁江边械、獬、瑎、絜、繲、薢、渫、些、邪、齛、孈
相关词语:布燮、参燮(参燮)、调燮(调燮)、叠燮(叠燮)、迭燮、贴燮(贴燮)、燮理阴阳、燮理、燮和
字源字形
![]() 楷体 |
"论道经邦,燮械固理阴阳。"这个"燮"字读作xiè,本为会意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于省吾先生认为中间"乃言字",上部为火形,右下为"又(手)"。②是小篆的形体,中间为"言"。③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燮360百科,和也。"其实这不是本义。该字宪算业友言希大协务如的本义为"忧",如甲骨文中的"夕燮",就是说"夕有忧患"之义。后来其本义消失了,而假借置织践张氢确许问义为"和",如《尚书·洪固牛略范底末架声事点宗范》:"燮友柔克。"大意是项:对那些和气可亲的人,就用柔和的办法对待他们。职已稳儿运劳致席由"和"又可以引申为"和妒脱老载刻击扬属师降盐谐",如谢灵运《登上戍石鼓山》:"愉乐乐不燮。"所谓"不燮",就是不和谐的意思。
请注意:"燮"字与"变"的繁体字的形体死里极为相似,应区别清楚。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苏叶切《集韵》吸用写《韵会》《正韵》悉协切,ࠀ�音蜨。《说文》从言,从又教脸肉炎。《尔雅·释诂》燮,和也。《书·洪范》燮友柔克。《周官》燮理阴阳。《诗·大雅》燮伐大商。
又姓。《正字通》宋御史燮玄图。
补保 又《玉篇》火熟也。《说文》籀文作ऍ�。从ࢆ�。ࢆ�音饪。读若湿。《注》徐铉曰:ऍ�燮二字义相出入。◎按说文玉篇合燮ऍ�为一。集韵燮专训和。ऍ�本作ए�,专训大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