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促玉甲按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叶江高时会世油标其前身是始建于18般个己97年的求是书来自院藏书楼。1998年9月,原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四校图书馆也相应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由玉泉校区图书馆、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紫金港校区农医分馆、西溪校区图书馆、华家池校区图书馆五大馆舍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6万平方米觉城,总阅览座位达4027席。目前,浙江大学正在规划建设紫金港出试着士主图书馆和古籍特藏馆。
- 中文名称 浙江大学图书馆
- 主管部门 浙江大学
- 文学资源 655.8万册(截至2019年12月31日)
- 建馆时间 1897年
- 馆舍类型 综合
发展历史
前身分馆
1897年,创建求是书院藏书楼,原杭州大学图书馆来自。
1912年6月360百科1日,成立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
1925年,创建安生图书馆,原浙江细银先求民停担全色线与农业大学图书馆,现浙江大学图书馆华家池校区图书馆。
1960年4月,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图书室改名为浙江医科大除地爱段导养观学图书馆。
合并建馆
1998年9月,原浙江良井某设血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四校图书馆也相应合并为新的浙江大学图书馆。
1999年,浙江医科大学氧青袁图书馆改名为浙江大学图书馆医学分馆。
2003年10月27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开放。
2006年8月,浙江大学图书馆按厂般身印解加压宽医学分馆从湖滨校区搬迁至紫金港校区新馆。
20乙入能提章家的静阶09年1月,浙江大学图书馆、音香担网络与信息中心两大机构合并成立为浙江大学图书注和气市与信息中心。
2010年9月,原农学分馆从华家池校区迁至紫金港校区,与医学分馆合并成为农医分馆。
馆藏情况
附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馆实体馆藏敌岁殖当注第座烈总量已达655.8万册(不含之江、舟山、海宁及院系资料室),包括线装古籍18万余册。近年来,浙江大学图书馆还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引密倍弦之探适条游放的建设,目前引进的中外文数据库已覆盖学校所有学科范围,共订购各类养陆国教吸各拿送论陆程文献数据库(含子库)674还攻采财谁维论重济刻作个,中外文电子图书213.1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354.4万册,中外文学位论文911.2万册,其数字错拿啊再矿实化文献资源居国内高校图书馆前列,且已接近国际著名高校图书馆的水平。种类丰富、品质优良的各类型文献资源为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证。。
在馆藏总量与结构不员试由派敌频绝房纸迫断丰富的同时,浙江大学图书馆已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综合性藏书体系以及较为科学、合理的协调性馆藏布局。现有五座馆舍的藏书及服务对象各有侧重,并根据学校校区设置的变化而进行适时调整:玉包度啊乙镇边静结述泉校区图书馆馆藏以理工类文献为主,兼收经济、管理、文学等类文献;紫金港校区基础分馆主要面向低年级本科生,以收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参考书为主要特色;紫金港校区农医分馆的藏书则以医学、药学和生命科学为主;西溪校区图书馆藏书文理兼收,其中文史哲文献和基础学科文献收藏较为丰富;华家池校区图书馆目前的藏书体系已涵盖理、工、农、医各个学科,尤以面向医学院师生的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和面向继续教育学院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学员的人文社科资源为主要服务资源。
支撑保障
浙江大学图书馆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不断推进优质服务工作。目前,图书馆已应用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管群程迫均象齐配理系统ALEPH5皇创纪区乙00,实现了各校区图书的通借通还、预约等服务。图书馆配置了各种类型的服务器、微机、全光纤存储局域网(SAN)、光盘库及自助借书仪,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管理系统。同时,图书馆每年都积极参与学校的新生教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导读活动,契合学校教育理念,现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浙江大学图书馆还积极利用现代化服务手段,为全校师生提供科技查新、文献传递、情报分析、学科服务,为学校和其他机构部门的决策提供分析报告及内参。近年来发表的《浙江大学与亚洲一流大学比较分析报告》、浙江大学内参《中美12所一流大学ESI论文情况对比分析》、教育部内参《全面认识"跟班式科研"改善高校科技创新质量报告》等受到高度好评。同时,图书馆还积极加强古籍的保护与揭示工作,持续推进特色资源的建设。
浙江大学图书馆在参与我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共享和数字化建设工作上,也本着积极共建、不遗余力的态度。浙江大学联合国内外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简称CADAL),目前,项目已完成二期建设。浙江大学图书馆还作为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ZADL)省中心及资源组、服务组牵头馆,承担了ZADL项目服务管理、主体建设等工作,为全省数字图书馆建设做出了表率和贡献。CADAL和ZADL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这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源和技术基础。同时,浙江大学图书馆还参加了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浙江省联合知识导航网等项目建设,向参与建设的高等院校、学术机构提供教学科研支撑。
组织体系
管理机构
图书馆现有在编正式职工183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30人,中级职称111人,硕士学历98人,博士学历5人。
部门设置
设有读者服务部、资源建设部、参考咨询部、古籍特藏部等9个部门。
读者服务
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是国来自家科技部为避免科研课题重复立项和客观正确地判别科研成果的新颖性而设立的一项工作,由具有科技查新资质的360百科查新机构承担完成。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牛客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操作,有偿提供科技查新服务。
浙江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是教育部授权批准的直属的、具有部委级查新职能的认证机构,面向浙江省以及邻近省份的高校、政府机构、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查新与咨询服务。
文献传递
为校内外读者提供本馆的全文文献复印服务。
为校内外读者从国内外的图书情报机构复印、传递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专利、技究术报告等文献资料。
为本校师生借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最近20年内出版的外文普通图书和中文复本图书(但不包括最近3年出版的新书盐),借期为一个月。
为了提高校内外读者提取文献的满足率,目前我馆剂究粮已经同大英图书馆、PQDT代理商、殖黑植创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文创州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乱居说、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等一千多家文献服务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
情报信息服务
情报信息服务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发展决策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依托图书馆丰富的资源与人才优势,借助先进专业的信息分析与挖掘工具,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基于事实数据、科技信息、文献资料等的高度定制化的情报信息挖掘与分析服务。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浙江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于2018年8月设立,中心挂靠图书馆。浙江据新大学图书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展专利检索、知识产权课程等服务,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知识产权服务历史,期间又相继建有"农业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浙江省雷反非项报场当卫生厅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家教委查新站"、"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Z09)"等;2009年在国内高校中率先采购国际先进的专利分析工具Innography,喜挥连超职眼征举乡罪并成立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团队;2015年联合浙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单位组建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战治输令类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分析评议示范创建机构"称号药法操界送守;2017年经国家知识产权局遴选成为首批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
中心拥井领损有专业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团队,目前具有"首批全国专利师资人才"1人,"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2人,专利代理师资质6人,律师从业资质3人,科技查新工作经验人员15人。团草担跑苗断送友队成员多年来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各类文献资源开展多种类型的服务,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提供全流程的信息服务。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上级主验帝族神连蒸照迫似镇管部门的领导下,中心致力于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持,服务于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地方产业经济的发展。主要服务职能包括:参与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与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科研项目选题、立项、实施、结题、成果转化等各担到艺个环节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促进学校专利质量提升与成果转化;开展专利导航、专利分析等工作,通过专利信息深度挖掘和有效运用,明晰产目飞儿益见业发展格局、技术创新方向和研发路径,提高研发创新起点,为学校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提供专利服传接济国害言帝务支持;承担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培训和推广工作,提升学校师生和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素养和意识,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信息资源和人才优势,为政府部门、地方经济、企业发展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入馆指南
- 开放时间
开放地点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星期六 | 星期日 |
理工科参考书阅览室(401) | 8:30-21:50 | 8:30-21:50 | 8:30-21:50 |
普通报刊阅览室(501) | 8:30-21:50 | 8:30-21:50 | 8:30-21:50 |
西文科技期刊阅览室(420) | 8:30-21:50 | 13:30-21:50 | |
中日文科技期刊阅览(520) | 8:30-21:50 | 13:30-21:50 | |
经济类样本图书阅览室(701) | 8:30-21:50 | 13:30-21:50 | |
流通借阅大厅(200) | 8:30-17:30 | 8:30-17:30 | 8:30-17:30 |
自修室(301) | 7:00-21:50 | 7:00-21:50 | 7:00-21:50 |
教师研究生阅览室(300) | 8:30-17:30 | ||
社科期刊阅览室(820) | 8:30-17:30 | ||
工具书阅览室(320) | 8:30-17:30 | ||
检索工具书阅览室(400) | 8:30-12:00 | 13:30-17:30 | |
科技查新(508) | 8:30-12:00 | 13:30-17:30 | |
文献传递服务(513 ) | 8:30-12:00 | 13:30-17:30 | |
查收查引(311) | 8:30-12:00 | 13:30-17:30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开放地点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星期六、日 | |
一楼阅览室 | 8:30-21:50 | 8:30-21:50 | |
自修室(203) | 8:30-21:50 | 8:30-21:50 | |
二、三、四楼开架书库 历史图书阅览室 | 8: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一楼还书大厅 (1-7) | 8: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三楼大型文献阅览中心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三楼民国文献阅览室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四楼工具书、日文图书阅览室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五楼古籍阅览室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四、六、八楼样本书库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七楼外文书库 | 8:30-12:00 | 13:30-17:30 | |
南一楼过刊阅览室 | 8:30-12:00 | 13:30-17:30 | |
南四楼过刊库 | 8:30-12:00 | 13:30-17:30 | |
南二楼报纸阅览室 | 8:30-12:00 | 13:30-17:30 | |
文献传递服务(1-7) | 8:30-12:00 | 13:30-17:30 | 不开放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开放地点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星期六、日 | |
图书借还 | 8: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二楼自然科学书库 | 8:30-22:30 | 8:30-22:30 | |
二楼社会科学书库 | 8:30-22:30 | 8:30-22:30 | |
二楼报纸阅览区 | 8:30-22:30 | 8:30-22:30 | |
三楼中英文书库 | 8:30-22:30 | 8:30-22:30 | |
四楼中英文过刊 | 8:30-17:30 | 不开放 | |
303学习空间 | 8:30-22:30 | 8:30-22:30 | |
406学习空间 | 8:30-17:30 | 不开放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开放地点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星期六、日 | ||
自助借书仪(一楼大厅) | 8:30-22:30 | 8:30-22:30 | ||
大厅咨询台 | 8:30-22:30 | 8:30-22:30 | ||
书库1(-109室) | 8:30-22:30 | 8:30-22:30 | ||
书库2(115室) | 8:30-22:30 | 8:30-22:30 | ||
书库3(208室) | 8:30-22:30 | 8:30-22:30 | ||
报刊、工具书阅览室(306) | 8:30-22:30 | 8:30-22:30 | ||
外文图书特藏(201) | 8:30-22:30 | 8:30-22:30 | ||
信息共享空间(301 ) | 8:30-22:30 | 8:30-22:30 | ||
柜台借还书 | 8: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
服务中心(咨询、办证、罚款、离校等) | 8:30-12:00 | 13: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浙大文库(406 ) | 8:30-17:30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开放地点 | 星期一至星期五 | 星期六、日 | ||
自助借书仪 | 8:30-22:30 | 8:30-22:30 | ||
参考工具与特藏室(112,115) | 8:30-22:30 | 8:30-22:30 | ||
密集书库(116,117) | 8:30-22:30 | 8:30-22:30 | ||
中文图书阅览室(209,210) | 8:30-22:30 | 8:30-22:30 | ||
外文图书阅览室(204,207) | 8:30-22:30 | 8:30-22:30 | ||
外文期刊阅览室(211,212,322,323) | 8:30-22:30 | 8:30-22:30 | ||
中文报刊阅览室(320,321) | 8:30-22:30 | 8:30-22:30 | ||
总咨询台 | 8:30-12:00 | 13:30-22:30 | 8:30-12:00 | 13:30-22:30 |
一楼图书借还大厅 | 8:30-17:30 | 8:30-12:00 | 13:30-17:30 | |
查新咨询、文献传递(303) | 8:30-12:00 | 13:30-17:30 | ||
古籍特藏室(301) | 预约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 馆藏分布
名称 | 藏书范围和服务项目 |
流通借阅大厅 (200) | 1. 图书归还、借阅证办理、违章处理、硕博论文提交、离校等; 2. 两层书库收藏A-Z类中外文图书,开架借阅 |
教师研究生阅览室(300) | 外文样本图书、自然科学类中文样本图书、部分语言、文学类老旧中文样本图书,特色资源有袁绍文捐赠外文藏书,世行贷款项目中外文图书和唐孝威院士捐赠中外文藏书 |
科技查新室 (311) | 提供课题鉴定、报奖、立项等的研究内容新颖性论证(科技查新); 定题咨询、专题资料搜集、课题研究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跟踪; SCI、EI、ISTP、SSCI、IM等的收录与引用情况查证 |
工具书阅览室 (320) | 藏有综合性工具书和各学科中外文专业性工具书,具体有字典、辞典、手册、年鉴、标准、谱图及百科全书 |
科技文献检索室 (400) | 主要收藏 CA(Chemical Abstract),创刊至今的印刷版 |
理工科参考书阅览室(401) | 以教学参考书为主,主要以理工科为主,还包括少部分外语类图书 |
西文科技期刊阅览室(420) | 包括阅览室和过刊库,阅览室主要陈列理工类西文科技现刊;过刊库收藏西文合订本科技期刊,辅助书库内收藏除 CA外的西文科技检索期刊 |
普通报刊阅览室 (501) | 陈列有报纸近 90种,文学、艺术、体育、画报、科普和语言学习类中外文现刊600余种;辅助书库内藏有部分过刊和报纸合订本 |
情报服务 (508) | 面向学校职能机构、各个院系、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或个人提供专业的情报服务,包括专利情报服务、定题文献检索、文献分析、推送等科研情报服务,以及为职能机构提供的决策咨询情报服务 |
文献传递、馆际互借(513) | 提供检索获取各类原文文献以及馆际互借原书的服务 |
中日文科技期刊阅览室(520) | 由阅览室和过刊库两部分组成:阅览室陈列有中文科技现刊1500多种,日文科技现刊100多种;过刊库收藏有中、日文科技类过刊合订本7万多册 |
经济类样本图书阅览室(701) | 经济类样本图书 |
社科期刊阅览室 (820) | 收藏人文社科类中外文学术期刊(包括《人大复印资料》系列)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名称 | 藏书范围和服务项目 |
一楼还书大厅 (北楼1-7) | 图书归还、预约书借阅、借阅证办理、借阅证挂失、图书遗失赔偿、硕博论文提交(含电子版)、离校手续、 馆藏书目检索(OPAC)及咨询等 |
二楼开架书库 (北楼214) | 军事、经济、教育、体育、语言文学类(E-H)等中文图书外借 |
三楼开架书库 (北楼314) | 文学、法律、综合性(I、D9、Z)等中文图书外借 |
四楼开架书库 (北楼414) | 哲学、社会科学、政治类(A-D8)等中文图书外借 |
历史图书阅览室 (北楼204) | 艺术、历史、地理类(J、K)等中文图书外借 |
五楼古籍书库 (北楼515) | 收藏线装书近16万余册 |
古籍阅览室 (北楼5-2) | 陈列《中华再造善本》一万余册,仅供阅览 |
大型文献阅览中心 (北楼303) | 陈列社科类大型丛书、丛刊、地方志等大型文献,并形成了四库、方志、清代文史和宗教等多个主题的系列丛书,仅供阅览 |
民国文献阅览室 (北楼304) | 蒋介石文献特藏,本馆收藏的民国文献、资料,以图书、报纸、期刊为主,仅供阅览 |
工具书、日文图书阅览室(北楼403) | 1. 中文工具书、日文图书,仅供阅览; 2. 提供检索获取各类原文文献以及馆际互借原书的服务 |
六楼样本书库 (北楼617) | 收藏历年入藏的中文样本图书,仅供阅览 |
七楼外文书库 (北楼701) | 西文图书外借 |
现刊阅览室(北楼104) | 陈列当年中、外文现刊2500余种 |
自修室(北楼203) | 供读者自修 |
过刊阅览室(南楼117) | 陈列近五年的合订本中文期刊 |
过刊库(南楼四楼) | 五年前入藏的中外文期刊订本,早期报纸合订本 |
现报阅览室(南楼217) | 现、过报阅览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名 称 | 藏书范围和服务项目 |
出纳台兼总咨询台 (二楼大厅) | 图书借还、借书证办理、借书证挂失、图书赔偿、硕博论文提交(含电子版)、离校手续办理、 OPAC 检索、预约图书到馆服务及咨询等等,提供自助借还、自助罚款等服务 |
社会科学书库 (209室) | 主要收藏人文社科类(A-J)图书 |
报刊阅览室 (二楼大平面 ) | 提供中外文报刊的阅览、咨询等服务 |
自然科学书库(219室) | 收藏自然科学类(O-Z)中文图书、1998年后的英文图书和中外文工具书 |
中英文书库(三楼) | 收藏1998年之前的中文图书及1998年之前的自然科学类英文图书。农业、生物类图书较齐全 |
存储图书区(三楼) | 收藏来自各个校区的存储图书 |
中英文过刊区(四楼) | 中刊区收藏2008年之前的医学类中文过刊及1961-2008年原华家池分馆中文过刊;外刊区收藏1995年之前的医学类英文过刊及1975-1995年原华家池分馆英文过刊 |
文献传递(406) | 提供检索获取各类原文文献服务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名 称 | 藏书范围和服务项目 |
服务中心(102) | 咨询、办证、硕博论文提交、赔罚结算等 |
借还书大厅(108) | 图书借还、 预约书领取、自助罚款、书目查询、自助打印复印等 |
中心书库I(-109) | 文学、艺术、历史类(I-K)图书借阅 |
中心书库II(115) | 哲学、法律、军事、经济教育类(A-G)图书借阅 |
中心书库III(208) | 自然科学类(O-Z)图书、外文图书借阅 |
外文图书特藏室(201) | 艺术与考古特藏图书阅览、外文IA(Internet Archive)图书借阅 |
信息共享空间(301) | 数字资源、学术交流、学习讨论、讲座沙龙、自助打印 |
报刊工具书阅览室(306) | 期刊、报纸、工具书阅览(不外借)及语言文字类(H)流通图书(可外借) |
浙大文库(406) | 浙大教师和校友著作展示、阅览(不外借)、定期展览 |
读者休憩区(408) | 休憩、交流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名称 | 藏书范围和服务项目 |
一楼图书借阅大厅 | 图书归还、借阅证办理、借阅证挂失、违章处理、硕博论文提交、离校等 |
工具书室(112-1) | A-Z类中外文工具书,其中生物学、医学、药学、农业、环境科学为主 |
李摩西馆(112-2) | 医学、药学等类(R)外文原版图书借阅 |
特藏图书(112-3) | 以经济、生物、医学、农业、环境科学类(F、Q-S、X)图书为主的特藏 |
参考工具书与特藏过刊(112-4) | 图书情报类过刊 |
中文图书阅览室 (204,207) | 社科、数理化、法医学、农业经济、生物学等类(C、N、O、Q、S)中文图书借阅 |
中文图书阅览室 (209,210) | 医学、药学等类(R)中文图书借阅 |
中文图书阅览室 (211,212) | 农业、食品科学、园林、环境科学等类(S、X)中文图书借阅 |
中外文现刊阅览室(322,323) | 生物学、医药、农业、环境科学等类(Q-S)中外文期刊 |
外文图书阅览室 (320,321) | 生物学、医药、农业、环境科学等类(Q-S、X)外文图书 |
文献传递、馆际互借(303) | 提供检索获取各类原文文献以及馆际互借原书的服务 |
古籍特藏室(301) | 线装书 3240余册 |
农医后备书库(116) | 农业、生物、医药类(Q-S)为主的中外文图书,可借阅 |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
借阅制度
1.借书
(1)一律凭本人借书证(校园卡)借阅书刊
(2)借书时请检查所借图书,如发现有被污损、残缺等情况,请立即向工作人员说明
(3)本馆出借图书以普通图书为限,特藏书(善本书、线装书、浙大文库藏书等)、样本库藏书及参考工具书等仅供室内阅览,部分供短期外借
2.借书册数
在校教职工、研究生和本科生30册;校内其他人员、离退休人员、校外读者5册。
已经退休,但还继续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教师凭所在学院证明(需注明继续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年限)可至各校区读者服务部申请保留30册借书量。
3.分馆互借
图书馆提供各校区分馆(包括光华法学院图书馆)之间"分馆馆际互借"服务
4.还书与续借
(1)读者应按期归还图书,逾期按每册每天0.05元罚款
(2)借期40天,可续借,续借不限次数
5.预约
(1)图书预约包括外借书预约和在架书预约两种
(2)读者同时可预约图书3册
(3)同一本书如有多人预约时,以办理预约手续先后为序
(4)预约图书在预约架上保留3天,如过期不取,将从预约架撤下,进入正常流通
(5)预约请登录OPAC后提交预约申请
(6) 预约通知有Email通知及短信通知两种,建议读者及时填写或更新OPAC个人地址中的相关栏目,以便收到预约通知
6.通知服务
图书馆提供手机或Email通知服务,读者可收到借书到期、预约图书到馆的通知。
7.违章处理
读者须严格遵守本馆各项规章制度,如有违反,按有关规章处理。
相关详细规定请参见:
《浙江大学校园一卡通图书馆功能开通办法(2018年12月1日修订)》
《浙江大学图书馆借还书规则》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