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里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位居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地理坐标为东古程经100°03′~101°40′,北纬27°40来自′~29°10′。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360百科37262人,面积13246.38平方千米。县境东南行政区域界线217.75飞巴远住公里;西北行政区域界线520.7公里;西南行政区域界线1听过半自34.81公里。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含长这斤击行架敌。
2013年上半年,木想列里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5729万元,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派手绍受督准老打长10.4%,占全县GDP总量的49%,比2012年上半年提高1.3%。
- 中文名 木里藏族自治县
- 面积 13252平方千米
- 外文名 Tibetan Autonomous County of Muli
- 人口 137262人(2011年)
- 别名 木里县
历史沿革
汉初、后汉、蜀国、两晋、南北朝、宋、明定笮县属越嶲郡。
南朝齐、后周(公元479-568年),定笮分别属獠郡和严州所辖。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618年)定笮县嶲州所属(即今越西)。

唐高祖武德二年起至德宗贞元二年(公元619-786年)之间,吐蕃攻占云南,木里两度陷入吐蕃势力之中,在此期间改定笮为昆明县、香城郡,隶属嶲州。
懿宗咸通六-七年,宋宁宗嘉来自定八年(公元866-1215年),南诏出兵北上,攻下嶲州、黎州等地,改嶲州为建昌府;改昆明县为香城郡。
1216-1276年,建昌府为大理段缺氏所据,改香城郡360百科为贺头甸。
宋宁宗嘉定九年至元世祖十四年(1零的都划谓责沙则277年)立盐井景,管民千户。
1278年立为金州,隶属德平路。
1290-1368年降为金县(诗真居医且评走因境内出金而得名)。
明太祖废元朝的路、府、州、县、设置建昌卫(今西周束希汉昌)、盐井卫(今盐客展聚源)、越嶲卫(今越西)。"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改盐井卫为柏兴千户所,隶属建昌卫;二十七年(1394年)改置盐井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行都司,而金县废。"
清初,大体依照鸡族即营明制,将卫的指挥使改为"守备",归建昌的总兵管辖。
雍正六年(1728年)罢卫,改置盐源县,归宁远府辖,属四川省。
民国初期,废府存县。"二十况吸基米规轮四年(1935年)设置十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属之。"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宁属划归西康省,盐源县归西康省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木里仍属盐源县。
1952年7月10日,中央雨世杆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建立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筹备委苗受转少劳员会,1953年2月19日正式成立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
1955年5月,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县。
1955年年12月13日,撤销西康省,木里归属四川省西昌专区管辖。
1久金978年10月,撤销西昌地区建置,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管辖。
行政区划
区号节鸡王划沿革
1953年2月19日,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成立,4月,全境划设三个区。
氧绝友诉1953年9月,在阶聚全县划设19个乡。
1957年将二区(博瓦区)列瓦代管的白乌脚村、一区(瓦厂区)大坝所辖之大嘴村划归盐源县管辖。
1958年,全县开始实现"人民公社化",县内各乡先后改名为"人民公社"。

1966年将盐源县所辖的后所乡划归木里二区管辖,经过两期整建人民公社和增设部分公社,至1972年,全县共辖3个区,29个何胡早历密字女足影人民公社。
1981年,全县开展地名普查,对县内区、公社进行了命名标准化处理。
1983年,全县恢复快因普于济源乡的建制。
1984年1推曾1月,将俄亚乡改建为纳西族乡;屋脚乡、项脚乡改建为蒙古族乡;白碉乡、固增乡改建为苗族乡
1984年12月,省政府极晶洲德于批复建立乔瓦镇。全县辖3个区,1个镇、2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
1992年11月12日,根据撤区、并乡、建镇的精神,县政府撤销博凹乡建制,原博凹乡行政区域转为乔瓦镇建制。
2006年全县辖3个区、1个镇、28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9个相当于乡级的牧场。
区划详情
2006年,木里藏族自治县辖3个区、1个镇、28个乡、9个牧场。
区乡(镇) | 面积(平方千米) | 村(个 | 村民小组(个) |
---|---|---|---|
瓦厂区工委 | 3880 | 31 | 152 |
桃坝乡 | 196 | 4 | 18 |
博科乡 | 337 | 4 | 22 |
宁朗乡 | 608 | 3 | 12 |
依吉乡 | 261 | 3 | 15 |
俄亚纳西族乡 | 591 | 6 | 28 |
水洛乡 | 1343 | 6 | 27 |
牦牛坪乡 | 237 | 3 | 18 |
屋脚蒙古族乡 | 307 | 2 | 12 |
博瓦区工委 | 4024 | 52 | 307 |
乔瓦镇 | 241 | 3 | 26 |
项脚蒙古族乡 | 142 | 3 | 19 |
李子坪乡 | 198 | 3 | 21 |
列瓦乡 | 105 | 4 | 19 |
芽租乡 | 179 | 4 | 29 |
下麦地乡 | 117 | 3 | 24 |
西秋乡 | 135 | 3 | 15 |
克尔乡 | 251 | 3 | 18 |
白碉苗族乡 | 380 | 4 | 26 |
三桷垭乡 | 352 | 5 | 25 |
倮波乡 | 471 | 5 | 25 |
卡拉乡 | 1239 | 7 | 27 |
后所乡 | 214 | 5 | 33 |
茶布朗区工委 | 5348 | 29 | 114 |
沙湾乡 | 653 | 4 | 28 |
东孜乡 | 308 | 3 | 18 |
固增苗族乡 | 472 | 4 | 19 |
麦日乡 | 625 | 4 | 13 |
东朗乡 | 574 | 3 | 12 |
唐央乡 | 1251 | 4 | 25 |
博窝乡 | 805 | 3 | 14 |
麦地龙乡 | 660 | 4 | 15 |
地理环境
位来自置境域
木里藏族自治县坐因夫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位居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3′~101°40′,北纬27°40′~29°10′。县境东致束防乐察称轻复让席使南与州内的冕宁、盐源县接壤,行政区域界线217.75千米;西北与倒胡沉红号展推殖甘孜州稻城、理塘、雅江、康定、九龙县相连,行政区域界线520.7千米;西南分别与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相邻,行政区域界线134.81千米。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360百科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东西宽约160千米,南北长约170千米。县府所在地乔瓦镇,距凉山州首府特案源西昌254千米。
均确病期危意块岁续无么地形地貌
境内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终刻端。是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永倍医渡地带。由于河流深切,岭谷相对高差很大,木里藏族自治县北部在2000须友形市做纸车画米以下,中部和南部下切更深,多在2000米以上。西部与稻降策整们真飞鲁用系现城交界处的恰朗多吉峰高达5毫危风六958米。最低处三江口海拔1530米,相对高差达4428米。全县形成三个大地貌,即西北部的山原地貌,东南部中山深切割山地貌和西南部的高山深切割山貌。全县整个地势南倾办送故食书马势故由,主要河流沿断层由北而南,流入金沙江,并与四条南北向的绿山脉相间排列,构成了木里藏族自治县地貌的主丰任亚万握体。属于典型的高山、山原、峡谷地貌。
气候
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气候特点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4.0℃,1月平均气温7.5℃,极端最低气温-5.4℃(2011年1月18日);7月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33.6℃(2012年5月21日),最低月平均气温7.4℃,最高月平盐有照九变外鲜帝均气温19.0℃,平均气温年较差39.0℃,最大日较差23.3℃(2010植衣目保山白通井年4月8日)。生长期年平均271天,无霜期年平均238天,最长271天,最短20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64.9小时。0℃以上持续期是272.7天。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境内天然径流量58.13亿立方米,人均58150立方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度为439毫米;多年平均降新工某画水量为124.81亿立方米(深度为9421毫米)。境内水域面积9.75万亩,占全境幅员的0.50%,其中河流面积8.85万亩,湖泊面积0.90万亩。

土地资源
木里程密地医果帝显争藏族自治县全境幅员面积为13246.38平方千米,量标面积为1324假构久掉以液至8.55平方千米,合1987.29万亩。境内林业用地1174.50万亩,其中森林面积683.1万亩;疏林面积39.71万亩;灌木林面积4006.1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0.58万亩;迹地35.07成亩;苗圃0.09万轩;宜林地9.76万亩。
矿产资源
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主要矿产有镍、铜钴矿、褐铁矿、铅锌矿、岩金、铜矿、砂金、钍矿、菱铁矿、锰矿、多金属矿、铅矿、赤铁矿、铁锰矿、铅银矿、银矿、贡矿17种,非金属矿种有水晶,石膏、芒硝、土碱、热泉、石英砂岩、页岩、冰洲石、石灰岩、煤矿、石棉、硫铁矿、盐卤、建筑用砂、硅石矿、河道、砂砾16种。在发现的123个矿产地中,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14处,岩金矿15处,砂金矿21处。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137262人,其中常住人口12.9万人,城镇化率12.02%。总人口中,男性70077人,占51.05%;女性67185人,占48.95%。18岁以下39961人,占29.11%;18-60岁83420人,占60.7%;60岁以上13881人,占10.19%。
区乡(镇) | 总人口(人) |
---|---|
瓦厂区工委 | 33163 |
桃坝乡 | 5872 |
博科乡 | 4882 |
宁朗乡 | 2164 |
依吉乡 | 3285 |
俄亚纳西族乡 | 5778 |
水洛乡 | 5604 |
牦牛坪乡 | 3341 |
屋脚蒙古族乡 | 2237 |
博瓦区工委 | 71072 |
乔瓦镇 | 17580 |
项脚蒙古族乡 | 3204 |
李子坪乡 | 3715 |
列瓦乡 | 4140 |
芽租乡 | 3693 |
下麦地乡 | 3461 |
西秋乡 | 3206 |
克尔乡 | 4075 |
白碉苗族乡 | 6074 |
三桷垭乡 | 5086 |
倮波乡 | 5492 |
卡拉乡 | 5068 |
后所乡 | 6278 |
茶布朗区工委 | 25490 |
沙湾乡 | 4877 |
东孜乡 | 3378 |
固增苗族乡 | 3403 |
麦日乡 | 2781 |
东朗乡 | 2439 |
唐央乡 | 4261 |
博窝乡 | 1829 |
麦地龙乡 | 252 |
民族
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有藏、彝、汉、蒙古、回、苗、纳西、布依、傈僳等22种民族;超过千人的有藏、彝、汉、蒙古、苗、纳西、布依7个民族;截至2013年,藏族45056人,占32.82%;彝族41520人,占30.25%;汉族26280人,占19.15%;蒙古族8869人,占6.46%;苗族8813人,占6.42%。
经济
综述
2013年上半年,木里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5729万元,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10.4%,占全县GDP总量的49%,比2012年上半年提高1.3个%;非公有制经济增速比全县GDP增速高2.9个%,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09%,拉动全县经济增长4.89个%。全县登记民营户数2265户,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6.3%,民营注册资金83309万元,同比2012年上半年增长9.5%。实现民营税收收入4924万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14.6%。
农业
木里藏族自治县农业总产值从1952年的1800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4846万元,2011年达到6.8亿元,比2010年增加2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粮食作物以玉米、洋芋、小麦、青稞、水稻等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3828吨,人均392.16千克,其中水稻1574吨,小麦4588吨,玉米19514吨,洋芋239吨。主要经济林木有核桃和花椒等,主要经济作物有中药材、柑橘等。2011年,核桃栽植面积43801.3亩,花椒栽植面积2558.5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500亩、产量50吨;桔梗种植面积、产量2吨;板蓝根种植面积150亩、产量2.5吨;草乌、秦艽、黄芩等产量10吨;蔬菜种植面积1.1445万亩、产量36751吨,主要有西红柿、菠菜、海椒、白菜、芹菜、黄瓜等23个品种,其中西红柿1625吨,菠菜541吨,海椒3384吨,白菜1896吨,芹菜474吨,黄瓜2166吨,四季豆2437吨,莴笋1896吨。截至2011年末,木里藏族自治县县累计造林53.55万亩,其中防护林26.97万亩,经济林26.58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167万株。森林覆盖率67.3%,活立木蓄积量1.1765亿立方米。
工业
木里藏族自治县境内有森工、轻化、电力、冶金、建筑、建材、食品、酿造等一些全民、集体企业36个,2011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96亿元,是2006年的99倍,年均增长150.68%。
商业
2011年末有商业零售网点800个。其中:超市2个,便民连锁店25家。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0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15.7%,其中:城镇零售额实现2.4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7.6%,农村零售额实现1.6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2.9%。
社会事业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550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32所,在校生16365人,专任教师80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6%。初中12所,在校生4080人,专任教师28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7.85 %,小学初中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09人,专任教师22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1.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8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5亿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25.8%、12 %、15.2%、16.3%。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列为15.2%,比2010年提高了3个%。

科技
2011年末各类科技人才208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825人,经营管理人才193人,技能人才207人,农村实用人才416人。
卫生
2011年末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55个,其中国家二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乡镇卫生院29所,床位37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6张,固定资产0.15亿元。专业卫生人员300人,其中执业医师99人,执业助理医师68人,注册护士6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45人。2011年末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2万人次,住院手术4850台次,出院病人290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12347人,参保率98.53%,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68岁,其中男性67.4岁,女性68.2岁。孕产妇死亡率259.4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7.78‰、5.83‰、4.54‰。
交通设施
境内有省道稻攀路S216线全长275千米,通乡公路28条,通车里程1011千米;2011年末拥有客运车辆46台、655座位,客运量123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99万人·千米。农村客运站点20个,日客运量270人次。
旅游
木里藏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有:寸冬海子康坞大寺景区、木里大寺、康坞大寺、瓦尔寨大寺、昏沙伸臂桥等。

寸冬海子康坞大寺景区:寸冬海子康坞大寺景区位于木里县城西北部康坞山顶上,海拔3404米,距县城35千米。海子面积1050万平方米,长7千米,宽1.5千米。
木里大寺:木里大寺座落在瓦厂区桃巴乡你易店村,海拔2637米,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距县城乔瓦镇120千米,2005年被列为四川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康坞大寺:康坞大寺位于康坞牧场的康坞山顶上,海拔3407米,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距县城50千米,是木里修筑的第二座大寺,2007年12月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瓦尔寨大寺:瓦尔寨大寺位于茶布朗区沙湾乡木里河东岸杜基山半坡平地上,海拔3382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距县城乔瓦镇180千米,是木里境内修筑的第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大寺。
昏沙伸臂桥:位于木里河上游唐央乡,整座桥用原木和石块作材料,桥中间靠石块填充,以增加桥墩自身重量。桥长29.9米,宽1.5米,高7米。2003年被列入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