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烘青绿茶只要产于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主要品类有,福建的“闽烘青”、浙江的“浙烘青”、安徽“徽烘青”、江苏的“苏烘青”、湖南的“湘烘青”、四川的“川烘青”等。这类绿茶直接饮用者不多,通常用来作为熏制花茶的茶坯,成品为烘青花茶。花茶是我国内销量较大的茶叶品类。
2、细嫩烘青绿茶
采摘细嫩芽叶精工制作而成的行情绿茶统称细嫩烘青。大都数细嫩烘青条索紧细卷曲,白毫显露,色绿。香高,味鲜醇,芽叶完整。不少制作精细的细嫩烘青都属名茶之列。例如:黄山毛峰、太平猴魁、舒城兰花、敬亭绿雪、华顶云雾、天目青顶、雁荡毛峰、高桥银峰、永川秀芽、羊艾毛峰、莲心茶、仰天绿雪、翠螺、六安瓜片、天山绿茶、顾诸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
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
炒青绿茶主要包含眉茶、珠茶、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午子仙毫、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
晒青绿茶——是用日光进行晒干的。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有少量生产。晒青绿茶以云南大叶种的品质最好,称为"滇青";其他如川青、黔青、桂青、鄂青等品质各有千秋,但不及滇青。
大叶晒青毛茶是云南的原料。具有香高味醇、厚重甘甜的品质特征。其芽叶肥大、茸毛密长、节间长、含水量高、嫩茎粗、持嫩性强,其茶多酚、咖啡碱等有机物含量高于一般中、小叶种茶树鲜叶。
简单来说就是烘青绿茶是烘干的,炒青绿茶是炒干的,晒青绿茶是晒干的。

烘青和炒青的区别
一、干燥工艺不同
烘青绿茶:毛火烘焙采用高温薄摊,快速烘干法;呈火烘焙采用低温慢烘法。
炒青绿茶: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
二、主要品种不同
烘青绿茶:主要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敬亭绿雪、天山绿茶、顾诸紫笋、江山绿牡丹、峨眉毛峰、金水翠峰、峡州碧峰、南糯白毫等。
炒青绿茶:炒青绿茶的主要品种,有眉茶、珠茶、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
三、品质特征不同
炒青绿茶:品质特征是条索紧结光润,汤色、叶底碧绿,香气鲜锐,滋味浓厚而富有收敛性,耐冲泡。
烘青绿茶:滋味鲜爽,回甘,但不耐泡,叶底香气一般不持久,因为高温烘培后,部分香气物质如芳香类会挥发,所以香气不持久,叶底表现为嫩绿,或绿亮。不会显褐色。
明前炒青是什么茶
明前炒青是属于绿茶。“明前”,意思是采摘于当年清明节之前的新茶;绿茶制作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炒青。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
晒青和炒青茶有什么区别
晒青就是普洱茶,或者说普洱茶原料。晒青的主要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日晒干燥。日晒干燥是普洱茶最关键的工艺。日晒的温度不会杀死活性酶。保留了活性酶,同时还保留了活性酶需要的百分之十左右的茶体细胞水分,茶就可以继续转化,存放得好会变得越来越好。
炒青可以直接炒干,也可以边揉边炒干,在高温的的炒锅内直接炒干。目的同样是要杀死活性酶和提香,保证茶绿汤绿。绿茶制成后如果茶叶会继续变化,出现黄汤,属于工艺失败。绿茶的制作工艺杀死了活性酶,茶的内部变化基本中止,存放几十年汤色基本不变,滋味越来越差。绿茶的茶香主要靠高温提香得到,很难长期保存,因此绿茶要喝新茶。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