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杂鱼闹窝该怎么办

精选问答

对于野钓的钓鱼人来说,遇到最多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小鱼闹窝,因为野生环境中,小杂鱼的密度很大,当打下窝子之后,会吸引很多的小鱼进入鱼窝,对钓饵和窝料进行抢食,干扰正常的钓鱼,那么出现小鱼闹窝该如何解决?

小鱼闹窝如何解决

在野生水域钓鱼,杂鱼闹窝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无论是水库还是河流,必然会有小杂鱼的存在,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采取一些方法来减少杂鱼闹窝。

首先在窝料的使用上,一定要减淡窝料的味型,最好的是原塘颗粒这种本味饵料打窝,并且窝料能够是大颗粒状最好,如菜籽饼、豆饼等饵料,这种饵料入水后,即时泡发了以后,颗粒也是很大的,小鱼一般没法进食,所以不会吸引小鱼长时间停留在窝点。

其次钓饵配制上要粗一些大一些,常见的有挂玉米粒、麦子钓鱼,如果没有这样的谷物颗粒饵,那么使用商品饵时,饵料的味道要小一些,尽量用素饵钓鱼。钓饵可以多加入一些粘粉,将饵团开制的粘,搓成小指甲盖大小即可,这样小鱼吃不进嘴里,饵料的雾化也少,入水底后能够吸引大体型鱼吃钩。

在钓法上,建议使用钓钝来应对小鱼闹窝的情况,如果钓的太灵敏,小鱼闹窝会不断的啄食饵料和蹭线,浮漂会一直有轻微的抖动,干扰正常的漂讯,所以浮漂就要调的钝一些,这样小鱼闹窝就不会产生太多的杂型号。

杂鱼闹窝时如何判断漂讯

当窝子里面出现了杂鱼之后,浮漂的信号都是很杂乱的,长时间处于点动的状态,当浮漂突然某一刻出现了停止不动的状态,那么钓友应该要知道,此时应该是大鱼进窝了,小鱼被大鱼给赶走了,所以浮漂的漂讯突然停止。此时就要等待大鱼吃饵,出现黑漂的那一刻,切记不要急于提竿,因为此时大鱼这一口往往都没有吃进嘴里,只是进行一次试探,要等到第二口黑漂的时候再提竿,这时候中鱼率能提高。

以上是钓鱼大师对杂鱼闹窝的处理方法总结,主要是针对饵料和窝料的调整,通过减轻饵料味型,将饵料搓粘一些,甚至使用颗粒饵作钓来减少杂鱼吃饵的概率,过滤掉无用的杂鱼信号之后,抓住黑漂的第二口才是最佳提竿时机。

野钓窝料制作,野钓窝料配方

1、将小麦、麸皮、玉米粉、红糖、蜂蜜按照30:10:10:2:1的重量比准备好,再额外准备丁香药酒适量。小麦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将其浸泡在水中约6小时,然后将其煮至约8成熟。用少量水将红糖煮融化,红糖水倒进麦粒中,搅拌均匀。玉米粉和麸皮进行翻炒,直到将其炒出微弱的谷香味。蜂蜜、药酒倒进容器中,然后将其搅拌均匀。药酒按照总量总量的10%。野钓鲤鱼和鲫鱼,用来打窝,小麦挂钩。

2、取干蚯蚓和干红虫磨碎,加入雪花粉,拉丝粉适量拌匀,加入水揉搓,使之成条状,在阴凉处阴干或干燥器中干燥,风干后依据使用大小截段即可使用。当然每次未使用完的饵料也可阴干后做成颗粒。该颗粒一年四季野钓鲫鱼均可使用。

野钓鲤鱼用什么打窝

1、野钓鲤鱼用一般用玉米做窝料,也可以用糠饼、水发的小麦。

2、鲤鱼属于杂食性鱼种,基本上什么都吃,所有的农作物果实都可以成为它们的食物。用玉米打窝针对的对象鱼体型不同,选择使用不同状态的老玉米。用越硬的老玉米打窝,鱼口越少,但遭遇大鲤鱼的可能越大。玉米越软,鱼口就越多,但是鱼获个体也会越来越小。

3、用水浸泡几小时的老玉米是钓获巨物的最佳选择,经过水煮的老玉米对5斤以上的鲤鱼都有效果。水煮开花的老玉米几乎对所有大小的鲤鱼都有效,但遭遇大鲤鱼的几率也降低了,如果用煮熟的玉米碴打窝,那么大鲫鱼都会被诱来。

野钓鱼窝底料用什么

1、野钓鱼窝底料味型大体分为腥味和香味,腥味则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饵料成分细分为螺腥味、虫腥味等,而香味则分为果香、薯香、谷香、酒香等,这些具体的细分类型都是根据使用的饵料成分来决定的,虽然味型偏差不大,但是对于鱼来说并不一样。

2、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古往今来,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