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竿刺鱼遛鱼时的技巧

精选问答

中鱼之后并不等于钓到了鱼,等遛鱼上岸之后才能够算是成功钓获,但是往往在遛鱼阶段,很容易切线跑鱼,或者是鱼钩脱落,那么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的情况?下面就来为大家详解一下遛鱼的基本操作。

提竿刺鱼的方法

在刺鱼的时候,尤其是小鲫鱼,我们尽量使用腕力轻轻的刺鱼,手抖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刺鱼鱼不会跑,因为刺鱼的力度小,鱼不会被惊扰,这时候将鱼线轻轻拽回来一些,然后将鱼竿竖起来,非常容易将鱼控制住,如果是猛的提竿,一方面容易断线,另外也会让鱼发力逃窜,导致拔河的情况出现,遛鱼非常不方便。

遛鱼时鱼逃窜怎么办

在遛鱼的过程中,经常会有鱼向深水或远水区域逃窜,因为是作钓小鲫鱼,所以肯定不会带失手绳,缓解这样的情况方法就是将胳膊伸直,递出去,这样能够探出去将近一米的距离,能够有效的缓解鱼冲刺的力道,随后人站起来将鱼慢慢控制回来。

遛鱼的方向控制

钓友们都知道遛鱼要八字遛鱼法,但是鱼有时候也会发力向一个方向进行游动,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遛鱼时方向的控制比较重要,切记不能反方向进行控制,这样最容易导致鱼钩脱钩,而是将鱼线和鱼游动的方向保持在90度,这样来控制鱼游动的方向,就可以避免脱钩跑鱼了。

遛鱼的注意事项

在遛鱼的时候我们知道,当鱼竿和水面夹角越小,越容易出现拔河,也就是鱼向远处游动了,这种时候控鱼非常不好控制,所以遛鱼的范围尽量要在左右移动,这样能够将鱼有效的控制在鱼竿可控范围以内,如果鱼出现逃窜,那么可以将鱼向左右方向牵引,避免鱼向远处移动。

遛鱼的技巧以上都做了总结,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钓友们多去实战,不同的鱼竿遛鱼的原则都是一样,无论是硬竿还是软竿,为了避免跑鱼,都要通过遛鱼来控制鱼的方向。

正确提竿起鱼方法,提竿起鱼的五种手法和技巧

1、刺

所指的刺,在垂钓中就是顿一下竿,在水中的浮漂有了明显的吃口信号的时候,我们要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提竿刺鱼,看而刺鱼轻重力道决定了能不能钓到这条鱼。

因此刺,有三个注意点,刺的动作要快,在鱼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迅速出手。刺的动作要准,要使鱼钩能准确的勾住鱼嘴。刺的动作要轻,但是也不要太轻,而无法勾住,更不要太重,钩穿鱼嘴造成跑鱼,或者刺破鱼嘴造成鱼疼痛加剧而猛地用力挣扎而脱钩断线跑鱼。这就要让刺的动作要猛还要做到适可而止。而扬竿的角度要让手臂弯曲15度左右,配合刺的快准轻为后面的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带

所谓的带,在垂钓中就是将鱼带出窝,因为我们钓鱼无论是野钓还是水库钓,都会打窝聚鱼,因为在鱼上钩的时候我们就要避免鱼在窝中挣扎吓跑别的鱼儿而用一种引导的方法将其带出窝子,而这个带发生在刺鱼动作的短暂停顿一下之后,我们就要顺势提竿将鱼带出窝了,这样才能不影响后面的钓鱼。

这个是要,刺鱼的动作要轻,在鱼还没有反应过来挣扎的时候就被带出了窝子,操作起来也会轻松很多。拉钩带鱼的动作也不能过激,否则会加深鱼钩的刺入从而钩豁鱼嘴,造成跑鱼,还会惊了底下窝子里的鱼。

3、称

这个称,主要还是自己的手感经验为题了,也要通过这个称感知鱼的重量和大小来判断下一个动作应该溜鱼还是飞鱼。比如说,根据手感称然后再结合鱼竿的弯曲程度,感觉鱼比较小,我们就可以选择飞鱼直接拉起来,如果感觉比较大,就要考虑溜鱼或者其他的方法了。

4、溜

溜鱼应该是每个钓友在遇到大鱼的时候都会做的一个动作,遛鱼主要是就是要通过绷紧杆稍及线组或者呛水等方法消耗鱼的体力,然后把它带上岸,避免断线断杆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遛鱼一定能够要把握好力道,尤其是在竿的承受了不太好的时候,更是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用力过大,这样都会增加鱼疼痛感,然后向外窜剧烈挣扎,费时又费力还有可能会跑鱼。我们要做到松弛有度,快速地将鱼带出水面,呛水,杆稍上顶后移,顺着水面带到跟前,用抄网对准头部抄鱼。

错误的溜鱼很容易会造成跑鱼。

5、飞

飞鱼是常见的,在判断鱼不大的时候,而且也在鱼竿的承受范围之内,通常会将与拉到距离水面10厘米岸边两米对的时候,就快速起竿,如果手法正确,在竞技钓中,飞鱼是很能提高上鱼速度的。

手竿怎么提竿,提竿的主要动作

1、提竿的动作,可分解为挥杆刺鱼、提鱼离窝、控鱼,以及根据鱼的大小,采取直接飞鱼或溜鱼抄鱼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是连贯的,但各个阶段的技术把控要点和目的,是有明显区别的。鱼越小,动作连接越紧密连贯;鱼越大,动作分解越明显。钓者可以结合实践,细心体会。

2、挥杆刺鱼:这是整个提竿过程的关键,也是后续几个动作的伏笔。提竿的前提,是正确判断漂相,及时把握提竿时机。提竿的目的,首先是保证将鱼钩刺入鱼嘴的正确位置和足够的深度,既而根据刺中瞬间传到手上的反向拉力,判断鱼的大小,从而采取后续动作,尤其是力度把控。

挥杆刺鱼的技术要领,是瞬间大臂上挥,手至头部上方45度以上停止,类似于大臂一振。刺鱼的实质内涵,是利用竿子瞬间的弹性恢复力,将鱼钩刺入鱼嘴。速度、方向为主,力度为辅。有的钓友光有力度,而没有速度,就等于是在拉鱼而非刺鱼,所以往往钩刺入不实导致跑鱼或拔河。也有钓友动作幅度和力度过大,造成将鱼嘴拉豁,或断竿、断线和缠竿。

3、提鱼离窝:为防止被刺中的鱼释放惊扰信号,惊散窝子里的鱼,必须第一时间将其提离窝点。提鱼离窝的要点,是在手臂挥杆刺鱼停顿后,根据判断鱼的大小,再施加适当的力度,将鱼提离窝底。力度要适可连续,幅度要柔顺流畅,避免过大幅度和速度的强拉硬拽,只要保持持续施加的力度不松线,把鱼向上向岸拉起来即可。

提鱼离窝的动作要领,是在刺鱼停顿的动作基础上,继续缓慢向上向后抬臂,包括身体的后倾。鱼的痛感神经反应不是很敏感,所以在被刺中和逃窜之间,会有一瞬的反应停顿,这一点,我们可以根据鱼第一次给力要线,充分地感觉得到。这也就给我们适时提鱼离窝,创造了好的时机。

对于个体较小的鱼,刺鱼和提鱼离窝可以很连贯。但对于大物,提其离窝是要费一番周折的,尤其是爱打桩的大鱼,在被刺中的近半分钟里,可以居然如同刮底,一动不动。故提醒钓者,要保持姿势不松劲不爆力,持续靠竿子的弹性,“闷”其离底。

4、控鱼:提鱼离窝后,鱼的痛感神经开始发挥作用,拼命向不定方向逃窜,控鱼的目的,就是以适当的力度,克服鱼逃窜的力度,直至其离水就擒。

钓鱼什么时候提竿中鱼

1、根据对象鱼提竿:一般情况下钓鱼人可根据浮漂的信号来判断鱼的类型,上鱼后浮漂会出现先上下抖动,然后轻轻下沉,接着开始明显的上浮,这样就是送漂的表现,及时的提竿会提高命中率。

2、根据钓饵提竿:饵料的硬度强时可晚点提竿,反之则需要早一点提竿。

在提竿的过程中要感受鱼上钩及鱼的大小,小鱼可直接提出水面,大鱼则需要先将鱼拉到岸边,且竿梢保持弧形,这样能避免鱼挣扎出现断竿的现象。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