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恩施玉露

精选问答

为什么叫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曾称“玉绿”,因其香鲜爽口,外形条索紧圆光滑,色泽苍翠绿润,毫白如玉,故改名“玉露”。恩施玉露是中国传统名茶。

《中国茶经》记载:“恩施玉露于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其焙茶炉灶,与当今之玉露茶焙炉极为相似,所制茶叶,外形匀整、紧圆、挺直、色绿,毫锋银白如玉,曾称‘玉绿’。后因其茶味鲜爽、毫白如玉、格外显露的特点而改名‘玉露’。

1938年,茶商杨润之率制茶技术工人杨义茂等在五峰山,募工辟厂,从恩施县一‘典印官’管辖手中,接管了茶园和原制茶厂房及设备,改银针、瓜片、菊花形茶为玉露焙制。

因五峰山鲜叶自然品质优良,加之制茶工艺日臻完善,其产品品质广泛受到世人青睐”。

恩施玉露因产自恩施市而得名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4℃,年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25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终年云雾缭绕,是出产名优茶之地,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

地域保护范围: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恩施市政函[2006]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恩施玉露的感官特色

特级:形似松针、色泽翠绿;清澈、明亮;清香持久;鲜爽、回甘;嫩匀、明亮。

一级:紧细挺直、色泽绿润;嫩绿、明亮;清香尚持久;鲜醇、回甜;绿、明亮。

二级:挺直、墨绿;绿、明亮;清香;醇和;绿、尚亮。

恩施玉露的特点

恩施玉露是我国传统名茶。自唐时即有“施南方茶”的记载。明代黄一正《事物绀珠》载:“茶类今茶名……崇阳茶、蒲圻茶、圻茶、荆州茶、施州茶、南木茶(出江陵)。”

据传清朝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位姓蓝的茶商,他自垒茶灶,亲自焙茶,因制出来的茶叶外形紧圆挺直,色绿如玉,故名恩施玉绿。

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在玉绿的基础上,研制出的绿茶香鲜味爽,毫白如玉,因其白毫格外显露,故改名为恩施玉露。恩施玉露以其别具一格的品质特色,赢得世人赞赏,屡次被评为名茶。

恩施玉露茶是我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该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甘醇,叶底色绿如玉。

“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我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总之,恩施玉露曾经称之为“玉绿”,后来改名为“玉露”,又因产自恩施,所以叫做恩施玉露。

恩施玉露怎么泡

冲泡恩施玉露的方法:首先准备准备一只玻璃杯,一壶沸水,使用沸水清洗备具,洗净后将5g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下投法),先欣赏其外形,然后沿杯壁注水,大约七分满即可,等待两分钟即可品饮。

下面我们看一下恩施玉露的具体泡法:

1、备具

玻璃杯或盖碗一个,恩施玉露5g,水盂,茶荷。

2、赏茶

将干茶置于茶荷中,欣赏其外形、色泽。

3、温具

将少量85℃热水倒入玻璃杯中,顺时针旋转,杯壁充分浸润后,将水倒掉。

4、投茶

采用下投法,现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一般茶水比例1:50)

5、注水

再次向杯中注水(回旋注水法),大约七分满。

6、出汤

静置两分钟后,即可品饮。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

结语:

冲泡恩施玉露,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为宜。

恩施为什么叫恩施

元朝的时候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县城关驻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归其所辖。因土司居于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从此,历史上这个地方就有了“施南”之称。据同治《恩施县志》:“明设施州卫,雍正六年称施县,雍正七年改称恩施。”恩施之意,即雍正皇帝恩赐于施县之名,故名恩施。

恩施玉露茶的外形是什么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