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可以泡几次

精选问答

信阳毛尖可以泡几次

一般情况下信阳毛尖可以泡四道左右,具体还是要看茶叶的品质,以及您的冲泡方法,冲泡的温度和饮茶的时间间隔有一定的关系。

信阳毛尖冲泡次数决定因素

1、鲜嫩程度

如果是明前的信阳毛尖芽尖茶和雨前的信阳毛尖芽叶茶相比。同样的200毫升的杯子,同样的投茶量,约在三克左右。肯定是雨前的信阳毛尖芽叶茶比较耐泡一些。越细嫩的信阳毛尖越不耐泡。

2、加工工艺

如果信阳毛尖采用揉捻机揉捻的话,在揉捻的过程中把,茶叶的细胞壁都破碎了,这样在冲泡的过程中,冲泡的次数就会大大的减少。就显得不那么的耐泡。

3、投茶量的多少

同样的,200毫升的玻璃杯,如果投茶量两课和投茶量四克相比,很明显的就是投茶量四克的茶叶比较耐泡一些。

4、水温的高低

如果水温高的话,就是茶叶,在水中稀释的,溶解的速度会更快。如果水温低的话。参与里面的内含物质吸收的就没有那么快,相比较来说就比较耐泡一些。

5、饮用信阳毛尖时间间隔的关系

一般冲泡信阳毛尖,用80度左右的开水进行冲泡。然后趁热不烫嘴,继续饮用。喝到三分之一处,然后再续水。跟泡一大杯茶,放半天再喝这样相比,肯定是冲泡的次数高很多。

信阳毛尖的冲泡技巧

1、用具

冲泡信阳毛尖,为了观其色,闻其味,用透明的玻璃杯或白色的瓷杯即可,不能用带盖的杯或壶,因沏信阳毛尖茶时不能捂、盖,要不然汤、叶变黄。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公道杯、赏茶盘或茶荷、茶巾、茶匙、奉茶盘、水盂、滤网、热水壶及风炉(电炉或酒精炉皆可)等。

2、用水

沏信阳毛尖茶对水的要求是很高的,上等的水是山泉水,其次是汇集的山水。地下硬水和含碱较高的水是不能用的,否则沏出的毛尖茶是无法品尝的。信阳人过去喝茶用的都是汇集于深山的师河水,现在改用师河上游的南湾水库的水,其水质是一样的。如河南的平顶山、山东的青岛等地的水沏毛尖茶都很好。好在现在纯净水较多,当地水质较差的用产自水质较好地的纯净水来代替。

3、水温

信阳毛尖一般采摘于4月中旬,特级毛尖多采用1芽1叶制成,芽叶相当细嫩,这就要求冲泡水温不宜过高,以80°左右为宜。过高就会烫伤茶芽,导致维生素C类物质大量流失。因雨前茶太嫩水温不能太高,对春茶、夏茶、秋茶水温可高些。

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1、温杯

取开水壶,往透明玻璃杯中冲人约占杯容量1/3的热开水进行烫杯,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进一步洁杯。

2、置茶

用茶匙取信阳毛尖茶少许置放在茶荷中,然后向每个杯中投入约3-5g信阳毛尖茶,放入茶杯待泡。置茶量也可依据个人偏好,再酌情添加,

3、洗茶

冲泡泡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向杯中注水时应把随手泡拉高,这时倒出的水流才有气势,可以将信阳毛尖的茶芽快速击荡开来,使茶叶中的有机物质尽早地释放出来。往玻璃杯中加入三分之一的温开水,手托着杯底摇晃几下,然后将洗茶水倒掉,洗茶速度要快。

4、高冲

用水壶将80℃左右的温开水,利用水的冲力,先快后慢冲入茶杯,至1/2处,使茶芽湿透。稍后,再冲至七八分杯满为止。

5、品茶

赏色冲泡后的信阳毛尖茶汤呈淡黄微绿色。茶芽在杯中婷婷玉立,时而上浮,时而下沉,芽叶交相辉映,十分生动好看(绿茶的泡法的关键)。闻香信阳毛尖“头泡香高,二泡味浓”,茶香清香悠长,馨香扑鼻,并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熟板栗香、毫香、鲜嫩香,叶底嫩绿匀整。

综上所得,信阳毛尖属于绿茶,是一种新嫩茶叶,因此,冲泡这样的茶叶最多的次数是4次左右,但是具体冲泡多少次,怎么冲泡这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决定的喔!

信阳毛尖一次泡多少

信阳毛尖一次泡5g,信阳毛尖是十大名茶之一,曾经多次荣获巴拿马金奖,主要产之河南省信阳市境内,尤其信阳境内五云两潭一寨”茶区所产之茶品质最优,“五云两潭一寨”主要指:车云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连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何家寨一带。

信阳毛尖怎么泡不浑浊

信阳毛尖用75度的水泡不浑浊,时间不能过长。正确的冲泡办法应该是环壁冲泡法,选用水的温度不宜过高,在75度左右即可,倒水的时分要沿着杯子慢慢流入,这儿切记不可用高冲法。由于高冲法水柱的压力很简单对茶叶有所损害,一起急速的高温也会把茶叶烫坏了,这样的话泡出来的茶叶就不好了,茶汤也会比较的污浊。

信阳毛尖产地哪里

1、产地是信阳狮河区。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3、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