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保护范围
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恩施玉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建议的函》(恩施市政函[2006]61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舞阳坝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恩施玉露的产地环境
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境内多属低山或二高山地区,土壤肥沃,植被丰富,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6.4℃,年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25毫米左右,相对湿度82%,终年云雾缭绕,是出产名优茶之地,被农业部和湖北省政府确定为优势茶叶区域。
(一)品种
地方群体品种“恩苔早”或适制恩施玉露的无性系良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450至850米,砂壤土和黄棕壤土,土壤pH值在4.5至6.0范围。
(三)栽培管理
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恩施玉露的产地生产情况
2003年,恩施市茶叶总产量为2800吨,其中名优茶总产量为760吨,茶业总产值为4480万元。
2008年,恩施市茶叶总产量达到11630吨,名优茶总产量达到3143吨,茶业总产值达到2.48亿元。
2017年,恩施市茶叶基地总面积达34.6万亩,其中,适制恩施玉露的茶园面积22万亩,达到有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面积13万亩。全市干茶产量2.2万吨,产值17.38亿元。其中,恩施玉露产量1250吨,产值6.46亿元,销售单价每公斤516.8元,为全市茶叶均价的6.6倍。
恩施玉露的获奖荣誉
2007年03月0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恩施玉露”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8年,“恩施玉露”被湖北省农业厅授予“湖北省第一历史名茶”称号。
2010至2012年,恩施玉露相继获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殊荣。
2014年,“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入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恩施玉露及图”获“中国驰名商标”,“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被认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16年,“恩施玉露”茶文化系统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7年,“恩施玉露”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
2018年,经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品牌价值评估组评定,“恩施玉露”品牌价值达到18.07亿元。
总之,恩施玉露的产地就是恩施市,恩施玉露的名称也是根据产地名称来命名的,知道名称就知道产地,很好记的。

恩施玉露怎么泡
冲泡恩施玉露的方法:首先准备准备一只玻璃杯,一壶沸水,使用沸水清洗备具,洗净后将5g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下投法),先欣赏其外形,然后沿杯壁注水,大约七分满即可,等待两分钟即可品饮。
下面我们看一下恩施玉露的具体泡法:
1、备具
玻璃杯或盖碗一个,恩施玉露5g,水盂,茶荷。
2、赏茶
将干茶置于茶荷中,欣赏其外形、色泽。
3、温具
将少量85℃热水倒入玻璃杯中,顺时针旋转,杯壁充分浸润后,将水倒掉。
4、投茶
采用下投法,现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一般茶水比例1:50)
5、注水
再次向杯中注水(回旋注水法),大约七分满。
6、出汤
静置两分钟后,即可品饮。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
结语:
冲泡恩施玉露,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为宜。
恩施玉露茶的外形是什么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恩施玉露茶是什么形状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恩施玉露,中国名茶,湖北省恩施市特产,属绿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