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甘露的制作工艺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
杀青
蒙顶甘露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杀青是把经过萎凋的鲜叶放在铁锅里翻炒,温度控制在摄氏140度到160度之间。闷是提高它的温度。抖就是蒸发它的水分,和散发青草味,这杀青关键是要控制温度。抖、闷、手法的结合,这些是机器根本做不到的。
揉捻
揉捻是破坏鲜叶的叶细胞,使它的内含物掺附在茶叶的表面上,便于冲泡。揉捻的目的,是让叶片的组织细胞挤压破裂,富含营养的细胞液渗透到叶片纤维当中,使茶叶的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更容易溶解到水中,喝起来茶的滋味也更饱满。这个环节,即使是用机械制茶也还是要用人工揉捻。经过这样三炒三揉,茶叶从最初的扁直舒展变成紧密弯曲的螺旋形,茶叶中的水分只有百分之十二左右。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干燥
干燥是制茶的最后一道工序。出锅的新茶平摊在竹制的烘笼里,用没有烟的炭火烘焙。茶叶在烘焙过程中由于湿热作用,产生着复杂的变化,甘露茶的芳香物质被散发出来。
以上就是蒙顶甘露的制作工艺了,制作好的蒙顶甘露茶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冲泡一杯,蒙顶甘露茶的鲜、醇、甘、爽很难让人拒绝。
龙井的制作工艺
主要是鲜叶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9道工序。
鲜叶摊放
“摊放”是炒制西湖龙井茶不可轻视的一道重要工序。茶鲜叶会在摊放过程中内质发生一系列有利于西湖龙井茶品质形成的理化反应。如减少青草气、水分蒸发、叶子柔软利于做形、减少苦涩使茶汤甘醇鲜美。
青锅
西湖龙井茶的“青锅”目的是杀死酶的活性,散失水分,初步整形做色,为接下来的“辉锅”打基础。
茶百科人连续多年在杭州西湖区产茶地行走了解,每次“青锅”时投叶量一般越是特级茶越投放量少,级别低些的茶投放量相应增加,一般是100克~150克,稍低档的茶一般是150克~200克。锅温也是随茶叶等级降低而锅温增高。
炒制“青锅”过程时,手法灵活运用,开始是轻“搭”,然后逐渐加重用力与锅温配合。开始的轻,避免茶叶过早的被做“熟”而色泽暗和闷。
回潮
青锅炒好后的茶叶称为“二青叶”。
青锅过后,一般是多锅集中在一起,茶百科在龙井村会见到用清洁布盖好“回潮”,而在龙坞镇却少见到这样做法,这也是师傅们自己根据不同山头、树种、季节的鲜叶经验积累而灵活使用。目的在使芽、叶、茎各部分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便做形,减少断碎,保持芽锋,有利于成品茶色泽和干度一致。
二青叶分筛
此工序阶段一般很多师傅会因为制作时间考虑而节省掉。
尽管茶采摘要求精细,但难免由于茶叶生长的不一致性、芽叶大小不够均整,再加上“青锅”阶段会有茶叶断碎,因此二青叶分筛能更好的使茶叶分档,多是分为两档或大中小三档。再利用软簸箕除去片、末,更利于接下来的“辉锅”成形美观。
有了二青叶的分筛,也更加利于师傅灵活做茶,大的“辉锅”时做小一些,小的“辉锅”时做得大一点,这样外形更整齐,更好的品质。
辉锅
西湖龙井茶的炒“辉锅”,是整个茶的炒制技术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茶友们在源头见到西湖龙井茶炒制时杀青锅时多能用机械代替了人工,而“辉锅”阶段目前基本还全是手工的原因。
此“辉锅”阶段,炒制师傅们会灵活运用“十大炒制手法”,进一步做形、固色、干燥,使成品茶达到平、扁、光、直、滑、色泽好、含水率达到6%左右的品质要求。
干茶分筛
“分筛”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茶的茶叶质量。而目前大多茶商、炒制卖茶师傅也把它省略了,节省时间、减少损耗、快速销售变现。
炒好的干茶经过摊晾,用等级不同孔径的茶筛分出3~4档不同茶。
茶百科人龙井村、龙坞镇各村等了解所见多分三档,最长一档次的叫长头、筛头;二档称中筛;三档的称为三筛。
西湖龙井茶特级和高级茶一般较短小匀净,因此分筛后筛头少,中筛多,底筛也少。
干茶经分筛后,还要根据不同档次情况分别再“辉锅”复炒,称为“挺长头”。
挺长头
由于很多茶商、炒制师傅把“干茶分筛”工序省略了,自然茶友们也很少听到这个词语或见不到此炒制工序了。
目的是进一步整形、达到干燥程度及统一色泽。特、高级别茶中要挺筛头,中、下级别的茶一般中筛茶也要挺,三筛(底筛)茶百科人基本没有见到挺的。
挺长头过的茶,经过摊晾,然后再复筛,这样逐步使茶整齐,只筛分出很小部分特别大的和底筛的片末,如此,剩下的中筛成品茶的品相就更统一完整美观了。
归堆
把各级各筛号茶按同级筛号的归在一起,并分别标示清楚,如加工日期、等级、茶数量等信息。
一般多是连续几日炒制后,将同一等级的茶归堆后的干茶拌均匀,即“匀堆”后才是炒制完成的成品茶,即“商品茶”。
虽然此时已经是“商品茶”了,并不是说就能立即销售、上市、品饮了。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且常被忽略的工序。
收灰
把成品茶(“商品茶”)放在专用的贮存缸或铁桶内,用茶叶与生石灰之比为5:1的比例,把生石灰用棉纸、牛皮纸两层包住,外面再套上棉布袋,放于茶缸或茶铁桶中间,此为“收灰”工序。
收灰的目的是保持龙井茶的干燥,去了火气,同时经过此阶段后,茶品质滋味会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
炒制好的龙井茶具有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蒙顶甘露属于什么茶
1、蒙顶甘露属于绿茶类,不发酵性偏寒,是以芽头为代表的芽茶,蒙顶甘露是蒙顶山茶代表,主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山,故被称做蒙顶茶。
2、蒙顶甘露特点:
3、紧凑多银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外形美观,浅绿油润,香气高爽,味醇甘鲜,茶形状纤细,叶整芽泉,叶嫩芽壮;色泽嫩绿油润。
4、蒙顶甘露汤色:
5、茶汤似甘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沏二遍时,越发鲜醇,使人尺颊留香。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
蒙顶甘露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卷多毫,颜色嫩绿润亮,香气馥郁浓醇,银毫满披;冲泡后叶底秀丽匀整,如雨后春笋般立于杯中,茶汤呈现黄绿色,且清澈明亮,入口有香馨高爽的滋味,令人回味无穷。
蒙顶茶因产于蒙山之顶而得名,而且蒙山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成为其优质品质的保证。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与峨眉山引相邻,南与大相岭相望,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还有青衣江从其山脚环绕而过。
每年春分时节,当茶园中只有5%左右的茶芽萌发时,蒙顶甘露的采摘工作就开始了,采摘标准是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
蒙顶甘露的加工工艺分为高温杀青、三炒三揉、解块整形、精细烘焙等工序,其中解块整形是决定成茶外形品质的关键。
将鲜叶采回后,先要经过摊放和杀青,再进行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以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同时也为“做形”工序创造条件。
蒙顶甘露属于什么炒青
蒙顶甘露属于手工炒青。蒙山茶主要产于蒙山山顶,故被称作“蒙顶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省名山、雅安两地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蒙顶甘露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