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过程中,总会用到浮漂,而用浮漂就是为了通过浮漂观察钓鱼的时候鱼的情况,浮漂所传递的不同信号,代表着不同的信息,这时间,就需要快速而准确的对浮漂的信号做出分析判断并快速处理。
浮漂星漂分析及信息处理
微微点动多为鲫鱼试饵
微微点动后送漂
3微微点动后送漂再下拉
有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会不慎错过送漂信号,而这时有30-40%的鲫鱼会含着饵游走,故出现这种死口,下拉的速度和幅度不定,有时表现为一顿一顿地往下拉,这时必须提竿,上鱼成功率也很高,假如钩小,你往往会发现鱼已将钩吃得较深;当然如果水底是斜坡或沟坎时,常常无明显送漂就下拉,这时也该扬竿;
点动后斜拉:多为鲫鱼所为,特别钓草窝,草洞时个体较大鲫鱼为求安全感,吞饵后立刻往水草方向拖,须及时扬竿;
4无明显点动而直接送漂
多为鳊鱼、穿条或鳑皮所为,但鲫鱼抢食时也会出现不试饵就直接吞钩的,须扬竿;无明显点动而直接下拉多为鲤鱼,昂刺所为,及时扬竿;
5浮漂晃漂
即浮漂上下大幅度晃动,须与点动区别开来,为鱼将饵已吸入口中在原地呼吸,多为大个鲫鱼或鲤鱼所为,必须及时提竿以免错失良机;
浮漂到位前出现行程中的加速、停顿或斜拉:为鱼半水截口表现,鳊鱼、穿条、鲫鱼或猫鱼等都可有此漂相,须及时扬竿;
快速而无力的拖漂又复位
为猫鱼闹钩,拖漂时须提竿,以防猫鱼将蚯蚓吃完,这时很多钓友可能会检查蚯蚓是否露钩,个人觉得无此必要,可以将钩饵徐徐再落回钓点,到位后心中默数三下,不看信号就抖腕至浮漂离开水面10-20cm后停顿,感觉已中鱼就带鱼出水,无手感则重复上述动作,直到中鱼后再重新整理钓饵,这就是所谓的提钓法;
浮漂小幅忽上忽下持续半分钟左右后缓慢横向移动:多为虾蟹闹钩,这些东东味道好,提竿宜晚一点;
6“不二不三”的漂相
浮漂微点后有时就没反应了,过了段时间再微点几下,有时略送漂少许就马上复位,或者略下拉少许又复位,上海人形容为吃得“死样怪气”,看得你很是抓狂,很想提竿,但往往一扬竿就惊动鱼群,前功尽弃!这是典型的滑鱼、大鲫鱼、没啥胃口的鱼或受过惊吓的鱼(尤其当天受过电工骚扰)的吃口表现,因已确定非猫鱼所为,故不必担心饵露钩,应选择耐心等待2-3分钟,直至出现标准信号再提竿,做到“调灵钓顿”才是上大鲫鱼的王道,假如还是没有动静,接下来有两个选择:第一种就是缓慢提竿10-20cm再缓缓放下,做到诱鱼而不惊鱼,这时由于活动的饵料抑或是竞争的潜意识会让鱼送出漂亮的漂相;第二种就是直接以稍快速度竿往上提,若手感已觉有鱼挣扎则匀速上提带鱼出水,整个过程是连贯的,切不可突然放松或停顿,不然肯定跑鱼,这是有别于提钓的手法的,若手感无鱼则再徐徐放下继续诱鱼。
传统星漂钓法由于简单易上手等众多优点,一直作为新手野河垂钓的首选,大家对其信号的判断可能都有一定的领悟,但要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何等的不易,故我还是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拿出来分享一下,希望各位钓友能通过不断实践,无限接近真相!

老式浮漂怎么用,老式浮漂怎么调漂
1、铅把漂压到上面的黑扛,挂饵找底,直到露出下面黑杠为止,再把漂下拉子线的长度。半水调到红黄之间的黑杠,然后找底钓黄格的一半就可以了,黄格露出越多越顿,红格露出越少越灵。
2、现在钓鱼的浮漂,又叫浮子、鱼漂、鱼浮、浮标等。用手竿垂钓时,浮漂几乎是不可少的,用海竿浮钓时,浮漂也不可少。
线组和浮漂怎样搭配调漂
1、子线的线号根据钓友对象鱼的重量来选择,子线的拉力值一般在重量的1.5倍,主线根据子线,大1-2号比较合适,不要选用尼龙线,如果是专门钓快鱼的钓友,可以适当的加大线号。例如钓五斤以上的大鱼可以选择3号主线2号子线,大鱼一定要佩戴失手绳。
2、鱼钩的选择上因为钓浮是可以钓各个水层的鱼种,所以根据对象鱼的大小选择鱼钩的大小,如果钓的是那种滑鱼不妨试试减小一点点钩子。冬天的钩号又可以比夏天的小一点,这样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
3、浮漂扒拉小编个人推荐枣核型的浮漂,夏天到了鱼都比较活跃,不会只待在水底,枣核型的浮漂走水效果比较好,翻身也快,比较利于截口,上定、停顿这些有效信号比较好观察。
加粗尾浮漂怎样调漂
1、首先加重铅皮找底,铅皮不用动,把漂到钓之间的线调短一些,加粗尾浮漂,一般用于长竿垂钓,灵敏度相对会差一点,但观漂较为清晰。
2、将浮漂向铅皮方向下拉,最少不低于30-50厘米,移动漂使得漂尖跟水面平齐,4.5米的竿子,要是中粗尾还是看不清,可以用加粗尾。
3、不断的削减铅皮,使浮漂不断向上浮起,再移动漂,缩短水底下的线,这里漂可以能又沉到水里。
鱼漂是垂钓时鱼儿咬钩的讯息反应的工具。人们通过鱼漂的动作,不但可以判断鱼儿吃食的情况,从而决定提竿的时机,还可以通过鱼漂的动作判断出是什么鱼在咬钩。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