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的辨别方法

精选问答

洞庭碧螺春的辨别方法

1、看外形

正宗洞庭碧螺春,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状,茶芽幼嫩,完整,没有叶柄,黄叶,老片;如果茶叶不具备以上特征的话,那么则属于是劣质的洞庭碧螺春。

2、看色泽

上等品质洞庭碧螺春,茶叶色泽银绿隐翠,有光泽,看上去是非常柔和、自然的;如果是劣质的洞庭碧螺春,颜色鲜艳,甚至发绿,有明显的色感,其中原因是因加了色素的原因所导致的。

3、看绒毛

最简单的辨别真假方法,大家可以看碧螺春干茶身上的白色小茸毛;如果是假冒的,绒毛一般都是绿色的,主要是因为是被加工染色而导致的。

4、闻茶香

正宗的洞庭碧螺春,成茶有特殊、强烈的花果香味;冲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醇,回味甘甜;在辨别的时候,大家可以认真对比一下,茶叶是否具备这些特征。

5、看茶汤色泽

上等品质的洞庭碧螺春,冲泡后,茶汤清澈,柔和,清黄,明亮;而那些劣质、假冒的碧螺春,往往冲泡后,颜色方面是比较鲜艳的,明显的发绿。

洞庭碧螺春冲泡方法

1.茶具的选用:

透明度佳的玻璃杯是冲泡绿茶的首选,尤其是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细嫩的名贵绿茶。除玻璃杯外,白瓷茶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瓷茶具造型更为雅致,托在手中手感细腻,比玻璃杯更易于保温。

2.水温的控制:

冲泡绿茶最适宜的水温在85℃左右,根据冲泡方法及茶叶品种、时节、鲜嫩程度的不同,水温可适当调整。水温太高不利于及时散热,茶汤会被闷得泛黄,口感苦涩,带熟汤之气。冲泡两次之后水温可适当提高。

3.冲泡三法:

冲泡绿茶有3种常用的方法,即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上投法是一次性向茶杯中加入足量热水,待水温适度时放入茶叶。此法水温要掌握得非常准确,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在水温70℃时再投放。中投法是在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稍加摇动使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再注至七分满热水。此法也适合较为细嫩的茶叶。下投法与前两种不同,它是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内倒入足量热水。此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4.冲泡次数:

冲泡品饮绿茶以前三次冲泡为最佳,至第三泡之后滋味已经开始变淡。

洞庭碧螺春,属于是我国著名传统绿茶,向来就以卓越的品质、极佳的养生功效而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不过,因洞庭碧螺春的产量是非常稀少的,很是珍贵。对于消费者来说,市场上如此多的碧螺春产品,我们应该如何去辨别真假、优劣呢?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大家。

洞庭碧螺春滋味属于什么型

洞庭碧螺春滋味属于鲜醇型。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洞庭碧螺春是什么茶

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洞庭碧螺春一般指碧螺春(茶叶种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

洞庭碧螺春产自哪里

洞庭碧螺春产自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的一种,又分为春茶和秋茶,生于山间,与果树共同生长,因此茶香袭人,更带有浓郁的果香味。根据茶叶品质的不同,制作工艺的不同,碧螺春可以分为7个等级,大体上芽叶随1-7级逐渐增大,茸毛逐渐减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