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钓法使用的七星漂,一般主要是由七颗小浮漂粒组成的,但目前的传统钓法中都已经增强了鱼在上钩后传达到漂上的准确信号,漂粒都由七颗改成了五颗。
很早的传统钓法中都是铅坠着底,浮漂的4到5粒沉入水下,另外的2到3粒漂浮在水面上,如果上钩的是鲫鱼,浮漂反应的状态就是先在水面上点动两到三次,然后就有了顶漂,此时如果及时提竿就能够有所收获。
目前的传统钓也参照了台钓中的调漂方法进行七星漂的调漂,半水空钩调至两粒浮漂上的粒子浮到水面上,然后挂上钓饵并沉入水底,当找准水底后仍然调至两粒浮漂浮在水面上,这样饵料在水下就会碰到水底,铅坠漂浮在水域的中层,此时鱼上钩的浮漂状态就跟台钓的立漂非常相似。当鱼把饵料吸进嘴里后,水面的两粒浮漂会有明显的顿口,此时提竿就能够钓获大鱼,同时鱼在吸入饵料后会稍微抬一下头,此时就会再次产生顶漂的现象,此时及时提竿也能够钓获大鱼。
在寒冷的冬季利用传统钓来垂钓,建议选用红虫、蚯蚓或者饭粒作为钓饵,只要线组搭配得当,采用传统钓所产生的鱼获量毫不逊色于台钓法,甚至比台钓法要更加的出色。

传统钓调漂方法,传统钓的两个调漂方法
1、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
立漂双钩完整调漂法兼顾多种选择:钓浮;钓一饵悬浮,一饵沉底;钓双饵沉底;钓沉坠。
2、散子漂单钩钓组的调漂法
钩尖挂米粒等小饵或穿细蚯蚓、蛆,是传统的惯用钓法。这种钓法的基本要求是钩沉底而钩尖翘起,以立钩为佳,朝天钩次之,忌卧钩。因此,调漂的侧重点是控制钩的水中状态。使悬浮的立钩缓慢地落到水底,就能保证立钩状态。
在下面的讨论中,将一组散子漂分为浮力漂和观察漂两部分。浮力漂承受钓组的全部重浮力差,垂钓中没入水中。观察漂指示钓点并兼浮力储备,钓浮中承受饵的重浮力差,钓底中平躺于水面。
设单钩钓组的散子漂由五节组成。取两节为观察漂,其余三节为浮力漂。
此种调漂法重在保证立钩状态,利用散子漂浮力的间断性,即漂点O在水线上的升降不会改变漂的浮力,而实现钓灵与钓钝。
传统钓法不用调漂吗
传统钓法需要调漂。调漂不但有助于你了解你线组搭配的科学性、合理性,还有助于你提高你的鱼获和垂钓技术。如果钓鱼人不明白自己钓组的灵钝状态和上饵后漂像情况,如何能提高自己的垂钓技术。传统钓多用七星漂,首先观察没有挂饵时钓组的悬浮状态,如果空钩时沉底,说明沉坠过重,要减轻坠的重量;空钓时钓组悬浮,星漂下沉一粒较好。挂饵时调校时,传统钓用饵多用蚯蚓、饭粒、红虫等,由于各地垂钓的饵不同,可根据自己常用的钓饵进行调漂。挂单钩星漂下沉多少、双钩时星漂下沉多少,心中要有数,挂双钩时水面还剩三到四粒为佳。调灵、调顿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两钩饵完全悬浮(钓浮),是钓组最灵敏状态;一钩饵悬浮另一钩饵着底,偏向钓灵敏;两钩饵完全卧底,是最迟钝的状态。因钓饵的重量不可能每次保持相同,或大或小都有点差别,因此详细观察因饵的重量误差对星漂的影响十分重要,钓饵的轻重在挂单钓和双钩挂饵时的状态都可在调漂中熟练掌握。
传统钓鱼怎样调漂
调漂的第一步就是找底,即通过浮漂来探测出当前钓位的水深。水深与调漂看似无关,但却必不可少,将浮漂向下挪(子线长度加五公分),装上子线。修剪铅笔直至浮漂露出水面一定目数,剪铅时一定要有耐心,每次修剪不要太多。
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而且钓鱼不限制性别与年龄,大人小孩子都喜欢。钓鱼亲近大自然,陶冶情操。古往今来,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深谷的清风吹走了城市的喧嚣,钓竿的颤动带给老人以童子般的欢乐,只要一竿在手,性情暴躁的小伙子也会“静如处子”。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