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是一门艺术,其中的方法也有很多讲究,对于绿茶来说,更是注重泡法。绿茶在全国分布很广泛,因此种类繁多。比较著名的绿茶有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和碧螺春等等。而不同种类的绿茶沏泡方法及时间也不尽相同。
不同地区的绿茶茶叶老嫩度都会有所区别,想要泡出一壶滋味鲜爽的绿茶,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茶叶特点,使用不同的方法冲泡。接下来普洱阿清会为大家讲解有关绿茶的四种泡法,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泡出一壶风味独特的好茶。
上投法
上投法就是指先把水注入杯中,倒七分满,再将准备好的茶叶投入水中,让茶叶慢慢沉下去。
由于茶叶的身骨重,投入水中之后,它会慢慢下沉,在这个下沉的过程中,茶内物质会逐步释放出来,而茶叶表面附着的茶毫也会在水中散开。茶汤鲜活的口感在这个过程中会完美释放,并且茶汤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
这种方法适合密度大、条索紧,全身是芽头或者多芽毫的绿茶,如芽茶细嫩的碧螺春、四川的蒙顶甘露、蒙顶石花等适用此法。
中投法
首先将开水注入茶杯的三分之一后,等几分钟,让水温下降至85度左右,再把茶叶放入杯中,让茶叶在水中浸泡一会儿,待舒展开来,再将85度左右的开水沿杯臂注入,注水时注意水柱高细一点,好控制水温。
这种冲泡方法可以避免鲜嫩的绿茶因为水温过高,而导致茶水苦涩,保证了绿茶的鲜嫩度,使口感更佳。
中投法适合扁平形,嫩度为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的绿茶,如西湖龙井、毛峰、毛尖、竹叶青、安吉白茶等。
下投法
下投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泡法,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沿着杯璧往杯子里慢慢注水,七分满即可,待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开,汤色清澈后,茶汤即可饮用。这种方法与以上两种最大的区别就是先放茶,再倒水。
一般用这种方法泡的绿茶,叶片都不算特别嫩,比较粗老浮力大,不容易吸水下沉,所以想要茶汤的滋味更加饱满,就需要先放入茶叶,再倒水浸泡。
下投法适合干茶外形大小匀整且直而不弯的绿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先凉后热法
这种方法并不被大众熟知,所以使用的也较少。首先将茶叶放置杯中,倒入少许可以下口饮用的温水,让茶叶完全浸泡在水中,大概等三分钟左右,使茶叶在水中充分的舒展后,再将热水一次性注足,此时泡茶的水温度应该控制在85度左右。
这种方法适用于冲泡各级嫩度的绿茶,但要掌握得恰到好处,否则会无法泡出绿茶的鲜爽滋味。
严格控制水温
除了先凉后热法之外,另外三种泡茶方法我们都需要注意控制冲泡绿茶的水温。很多人都习惯用泡普洱的方法用开水冲泡绿茶,但是水温对绿茶的口感影响非常大。
不管是哪个产区的绿茶,它们都不经过发酵,茶叶非常鲜嫩,过高的水温会破坏茶叶内含物质,使其快速流失,从而影响茶的滋味,喝起来极为苦涩。所以在泡茶时,我们切记将水温控制在85度左右,这样才能完美的释放出绿茶的滋味。
不同地区的绿茶,会因当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气候温度所影响,所以这些地区的原料制作出的绿茶也会有所差异。而绿茶一直以鲜嫩著称,若所有的绿茶都采用单一的冲泡方法,难免会掩盖住因地区不同,给茶叶带来的不同特色滋味。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喝绿茶时,要根据不同品种的绿茶,选择适合的泡法,这样才能尽可能完美感受到绿茶的魅力。

怎么冲泡绿茶
1、材料准备:玻璃杯、山泉水、茶叶、开水壶。
2、上投法:注入热水至七分满,再投茶。
3、中投法:注入少量热水,投茶叶,再注热水温润茶叶,继续注水至七分满。
4、下投法:投茶叶,直接注入热水至七分满。
5、注意开水温度要80-85℃,茶水比例1:50。
日照绿茶如何冲泡
用热水把茶具(最好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烫一遍。然后取茶入杯(此时杯温可以烘出诱人的茶香),冲入开水少许,来回摇动5次,然后滤掉。最后再冲入开水,不要加盖,过2分钟就可以品尝了。
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
绿茶冲泡温度与时间
80度左右为宜。第一泡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第四泡40秒。绿茶是未发酵茶,茶叶中留存了鲜叶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冲泡时水温不要太高,冲泡时间不可太长,不然会损害茶叶中的活性物质。
绿茶的冲泡技巧:
1、茶具饮用绿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2、水质泡绿茶的水质要好。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3、茶与水的比例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比50-1比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4、冲泡的手法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