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钓按钓组结构和渔汛信号获得方式来分类。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别,一是浮游矶钓,二是沉底直感钓。下文分别叙述。
浮游矶钓介绍
在钓组中使用各式各样的浮标作为渔汛信号感知装备,浮标的浮力等于或大于坠子的重量,一般情况下让钓组随着洋流漂晃于海水中,而不是将钓组直接抛沉入海底,所钓的目标鱼类非常丰富,尤其以鲷类鱼为主,且可根据鱼类的泳层设定不同的钓棚,用来钓获不同的鱼类,例如上层鱼类水鱵鱼和底层鱼类褐菖鲉,都可用此钓法钓获。这种利用浮标来钓鱼的钓法有个特定的称呼叫“浮游矶钓”。
浮游矶钓最早由日本传入台湾,之后由台湾传入国内普及,这种钓法受日本文化影响非常大,不管是装备、技术、垂钓观念等各个领域,处处都有日本文化的印迹,例如将浮标叫做阿波或丹锥,将钓组叫做仕挂等等。在日本渔具厂商及钓鱼界人士的推广下,浮游矶钓已经成为所有矶钓项目中,流传最为广泛,玩的人最多的一种垂钓方式。
浮游矶钓技术极富变化并且富有乐趣,是一种垂钓知识与智慧大于垂钓技巧的垂钓活动,这是浮游矶钓最吸引人的地方。钓者出钓前必须对目标鱼种、海上水文、天气情况、钓场环境、中鱼标点等垂钓条件做必要的研究及掌握,垂钓中才能做出正确的钓组配备、钓技变通及对应撒饵策略。
浮游矶钓与潮汐的关系尤为密切。而潮汐对于浮游矶钓而言就更为重要。钓者将钓组投抛到潮汐产生的水流里,在钓组自身的重力、海水的浮力以及水流相互之间的压力作用下以非常自然的状态悬浮在水中吸引目标鱼咬钩吞食,因而浮游矶钓要求钓者解读潮汐和对钓场的了解能力较高,是一种很讲究钓组精细搭配的钓法。
沉底直感钓介绍
沉底直感钓不使用浮标,在钓组上使用较重的铅坠,投抛出适当远的距离后,任由钓组自由沉入水底,紧虚线后,靠鱼吃饵时直接扯动钓线或竿尖来感知鱼汛,多数情况下用来钓获底层的鱼类,如虎头鱼、石斑鱼、白姑鱼等。
单纯的沉底直感钓比较被动地等待鱼讯的出现,因此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持竿晃饵直感钓。在操作手法上,持竿晃饵直感钓注重动态操控,将钓竿不停地上下摆动或左右移动,让钓饵在海底成跳跃或移动,吸引鱼类咬钩。
沉底直感钓在钓具的配备不需要浮标和咬铅,增加铅坠,铅坠有中通型和外挂型,形状有球型、算珠型、橄榄型、水滴型、翼型等等,铅坠有轻有重,应视所钓鱼种的不同或钓点深浅或洋流的缓急等选择不同重量的铅坠,铅坠往往会挂底损失掉,因此出钓前需要多备。
浮游矶钓的竿子竿稍直径(一般都用先径来表示)都较细,不太适合沉底直感钓,由于增加了铅坠的重量,又需要投抛出一定的距离,太细的先径容易不堪重负而断掉,因此,沉底直感钓在选择竿子时应注意竿子先径相对较粗的产品,比如先径2毫米的。
沉底直感钓在选择钓位的时候要注意前方水域不要有太多暗礁、碎礁,避免钓组回收的过程中容易挂底,最好选择沙质底或泥底或两者交集的地方。

海钓矶钓的钓点分类
1、地矶。地矶指陆地周边的岩石(包括珊瑚礁)海岸,例如台湾本岛的东北角。这类钓场通常可以通过陆地直接抵达,所以前往下竿的人比较多,容易造成互相干扰或必须跟很多人争钓少量鱼的情况,以致收货可能较差。
2、堤岸。堤岸人工建筑的海岸构造物,包括防波堤和码头。此种钓场理论上比地矶更容易到达,很多时候甚至是车辆可以直接开到下竿地点的。
3、外礁。外礁是凸立在海中,与陆地不连接的小型礁屿。这些地方绝大多数无人居住,当然也就没有港堤设施和交通船来往,钓者必须找渡礁船载运才能上去垂钓。
海钓沉底钓鱼技巧
1、沉底滩钓的重要装备:6.3米的大抛竿4支~8支;旋压式或牛车轮式大绕线轮4只-8只;每只绕线轮需蓄母线200米-500米,母线径不低于0.5毫米,其拉力值要求在11千克一27千克左右。
2、系钩子线线径及拉力略小于母线;钓钩用偏大型钩,如伊势尼、荒矶10号一13号大钩,钩尖锋利、刚性强,拉力值与母线相当,每套钩具拴钩2枚^4枚。
3、挂铅或空心扁圆铅坠重量100克-200克。
海钓黑鲷怎么钓
1、钓友在这些地方选择钓位后,要根据潮汐规律钓黑鲷鱼。涨潮的时候,水中的鱼群会到沿岸寻找食物,钓友要把握这个时机抛竿,将竿子抛到40~50米的水域中,同时还要观察竿稍动作及时提竿遛鱼、观察潮汐的涨落。遇到大风大浪或者涨潮的时候,钓友要及时后退。
2、钓大鱼的时候就需要渔竿架,遛鱼的时候需要手摇轮,海鱼大都是集体行动的,鱼群一旦离开钓点,钓友就要转移钓位,这也是钓友应该明白的一个海钓技巧。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