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古茶树上寄生的野生石斛杨中跃摄
要真正说清楚普洱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范畴。普洱茶的“核心机密”,应该在人们的感觉之外。
普洱茶的“核心机密”是什么?这个问题不能由过于痴迷的茶客来回答。这正如,只要是“戏迷”,就一定说不清楚所迷剧种存在的根本意义。能够把事情看得比较明白的,大多是保持距离的客观目光。
在我认识的范围内,两位离云南普洱很远的东北科学家,盛军先生和陈杰先生,对普洱茶所作的科学研究令人钦佩。
因此,我希望茶客们也能听听有关普洱茶研究的当代科学话语。即便遇到一些不熟悉的概念,仍然不妨暂时搁下杯壶,硬着头皮听下去。中国的饮食研究,不能老是停留在浅层分类和外相表述上。
为了沟通的方便,我们可以先在科学思维和一般思维之间找一个共同的入口,那就是发酵。谁都知道,普洱茶和其他茶种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发酵。绿茶可称为“不发酵茶”,乌龙茶、红茶可称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或“单发酵茶”,普洱茶则可以称为“后发酵茶”“长发酵茶”。在普洱茶里边,生茶又可以称为“自然发酵茶”,熟茶又可称为“人工发酵茶”。你看,一说“发酵”,几乎把所有的茶种都涵盖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发酵”呢?简单说来,那是人类利用微生物来改变和提升食物细胞的质地,使之产生独特风味的过程。平日我们老在暗中惦念的那些食物,大多与发酵有关,例如各种美酒、酸奶、干酪,豆腐乳、泡菜、纳豆、酱油、醋等等。即便是粮食,发酵过的馒头、面包也比没有发酵过的面粉制品更香软、更营养。在医学上,要生产维生素、氨基酸、胰岛素、抗生素、疫苗、激素等等,也离不开发酵过程。
发酵的主角,是微生物
一说微生物,题目就大了。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出现才几百万年,而微生物已存在三十五亿年。世界上的生命,除了动物、植物这“两域”外,“第三域”就是微生物,由此建立了“生命三域”的学说。这些无限微小又无限繁密、无比长寿又无比神秘的“小东西”,我们至今仍然了解得很少,却已经逼得当代各国科学家建立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等等分支组成的生物工程学来研究。尽管研究还刚开始,奇迹已叹为观止。听说连开采石油这样的重力活儿,迟早也可以让微生物来完成。真不知道再过多少年,这些“小东西”会把世界变成什么样。
在我们还没有动用科技设备折腾它们之前,这些“小东西”一直在自然的乐园里忙碌着。而云南,则以特殊的方位、地形、气候和生态,成了它们乐园中的乐园。就说云南的普洱茶吧,那些在原始山林中生长了千百年的乔木大叶种古茶树,始终被一大批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菌群陪伴着,呵护着,喂养着。从茶树的根,到茎、叶、花,一处也不曾懈怠。否则,哪会存活得那么健康又那么久远?
微生物菌群天天摄取着太阳能,裂解着细胞壁,分解着有机物,分泌着氨基酸,激活着生物酶,合成着茶氨酸,这就是发酵。结果,激活的生物酶有利于消食,茶多酚有利于降低胆固醇,汀类物质有利于降脂,茶色素有利于减少血粘度,泛酸、胱氨酸有利于解酒护肝,果胶物质有利于除毒,而种种综合因素又能抑制糖尿病的“靶标”,有利于降低血糖,减少尿酸,防止老年痴呆……
当地的茶农凭着经验知道,普洱茶的好坏,决定因素是一批用肉眼看不到的小生命。陈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地茶农发现自己家的茶叶出现了大问题,便会诊断道:“茶虫子”病了。他们所说的“茶虫子”,就是微生物菌群。
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普洱茶移植到经纬度近似的其他省份生长就不对了?为什么云南茶区相隔不远的每一座山,出品都不一样?这些问题,就像问茅台酒为什么只能出在贵州仁怀一个特定的小地方而不能四处酿造一样,答案是共通的:只因微生物菌群有异,又不愿意整体迁移,因而构不成同样的发酵。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凭着发酵方式的不同,来具体划分普洱茶与其他茶种的基本区别了。绿茶在制作时需要把鲜叶放在铁锅中连续翻炒杀青,达到提香、定型、保绿的效果,为此必须用高温剥夺微生物活性,阻止茶多酚氧化,因而也就不存在发酵。乌龙茶就不一样了,制作时先鼓励生物酶的活性,也就是用轻度发酵提升香气和口味后,随即用高温炒青烘干,让发酵停止。红茶则把发酵的程度大大往前推进了一步,比较充分地待香待色,然后同样用高温快速阻止发酵。这就是说,乌龙茶和红茶虽然也曾与发酵邂逅,但很快洒泪诀别于炉边,不再往来。至于清清纯纯的绿茶,则从未与发酵约会。
普洱茶也会有一个翻炒杀青的过程,但时间很短,翻炒时茶叶被不断抛离锅壁,在空气中冷却,因此叶片的温度不会超过60℃的界限,微生物也就不会被杀死,发酵过程延续下去了。即使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之后通过人工发酵来制作的熟茶,也不让“渥堆”的温度超过界限。更重要的是,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先要经过一次次重力揉捻,使微生物进入茶叶,然后又要用挤压的方式变成饼、团、沱、砖的形状,使今后的长期发酵获得一个稳定的温床。
—节选自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品鉴普洱茶》(余秋雨著)菊花普洱茶
据《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寒、味甘,具有清肝明目、散风去热的功效。于《神农本草经》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因此,将菊花和普洱茶搭配,则是极佳的保健饮品。
喝茶素有修身养性之效,普洱茶更是茶性温和,常饮可消食降暑、养胃护胃、养生补气。菊花清热解毒,若以菊花入普洱茶,既有阴阳调和的功效,又可用菊花的香味破普洱熟茶的陈味,做到益其香、滋其味、化其俗,于养生也是大有裨益。
在配制菊普茶时,取普洱茶5克左右,加入少量菊花,置于盖碗或茶壶中,用高温沸水进行冲泡。如此泡出来的茶,清新爽口、香气四溢。根据个人喜好,也可加入少许冰糖调味。
菊普茶除了对治疗风热感冒、头昏目眩,目赤肿痛,心胸烦热,疔疮,肿毒及高血压有较好疗效外,还能起到排毒养颜、防辐射的作用。所以,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青年白领,都对菊普茶青睐有加。不过,脾胃虚弱的人则不益大量饮用。赵妮

普洱茶如何品鉴
品鉴普洱茶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茶叶类外形条索清晰、肥壮、整齐、紧结,无非茶杂物,色泽褐红或棕褐,油润有光泽;
2、茶饼类外形匀整端正,棱角整齐,模纹清晰,不起层掉面,松紧适度;
3、闻着有霉味或者其他异味,表面看上去模糊灰暗、有霉斑的普洱茶就是劣质茶叶;
4、闻着无杂味、霉味,似桂香、枣香、兰香 、樟香等令人愉快的香气即为优质普洱茶;
4、汤感滑顺甘甜即为优质普洱茶,滑顺是指茶叶鲜活稠滑,茶汤在嘴里有手摸丝绸的感觉,回甘是指茶汤入口以后回甜的感觉;
5、冲泡多次以后的茶叶色泽饱满一致,揉捻有韧性,叶片张开较为完整即为优质普洱茶。
怎么品鉴小叶紫檀
新开的小叶紫檀切面为橘红色的,过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受到空气的氧化会变为紫红或紫黑。看小叶紫檀的纹路,小叶紫檀的表层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牛毛纹(细细的牛毛一样的纹理),最好找一个15-30倍的放大镜观察。较好的小叶紫檀会负载一些金星,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见。看小叶紫檀的油性,盘玩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油脂(又称为包浆)。小叶紫檀不用上漆打蜡,用砂纸打磨小叶紫檀会发现小叶紫檀会变成深红色,并且带有清淡的香味。小叶紫檀比重大,质感如玻璃体细腻光滑,新料小叶紫檀颜色粉嫩(嫩红),佩戴时间久了颜色会变成紫黑色。用棉布粘食酒精擦拭小叶紫檀会有橘红色“喷涌”而出。
品鉴会是什么意思
品鉴会就是酒商以推广为目的,请来一些相关的潜在消费者,介绍酒商自己经营的酒品,并请潜在消费者尝试。
酒商会为大家介绍酒品的来历,然后引导大家来品尝,以便达到使人认知和推广产品的目的。
其是指知名品牌的葡萄酒以小型会议的形式由品酒师进行讲解,主要讲述每款酒的品鉴特征,从颜色、香气和口感三方面,同时讲一些菜肴搭配等。
品鉴不分家,品是为品优,鉴是为鉴真。鉴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项比较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品鉴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的中国艺术品鉴赏书系。它的宗旨是将学术融于市场,变学术为切实可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