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甄选出已经前期加工好的毛茶,称好重量后,放到铁桶里,加入茶标;(如果是熟茶,需要先用40 分钟焯水,在叶面洒水软化后,再压碎);
2. 将铁桶在木质蒸气机上蒸十五秒,直到香气溢出;
3. 在铁桶口套上布袋子,然后迅速翻转,让蒸过的茶叶倒进布袋子里,然后拍一下袋子。压、揉,将袋子里的茶叶压紧;
4. 将布袋口扎紧,全围起来,但注意不能太高,不能太紧(会导致饼型过高)或者太松。
5. 轻轻揉一下布袋子,让茶叶在里面购置均匀;
6. 将布袋子放进定型机,放置进去的时候,手要扶着袋子口,将其居中;
7. 在定型机的踏板处跳几下,让布袋压紧;
8. 将布袋子取出,放到石磨处,脚踏石磨上,顺时针磨边;
9. 将布袋子放置20 分钟后,拆袋(也可选择自然风干十天);
10. 包装制作好的普洱茶,传统的普洱茶包装有十八个褶子。

古人如何制作梅花茶
1、制作梅花茶,古人是有很多讲究的。要在冬十月后,用竹剪刀取下含苞欲放的梅花骨朵,在花头和花蒂处都蘸上蜡,放在蜜罐子里,到来年夏天打开取出几朵放在茶盏内用沸水冲泡。
2、梅花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
古人怎么避暑
1、在没有冰箱、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几千年里,古人运用其智慧,创造了好些行之有效的避暑方法:
2、摇扇子纳凉: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也轻松,如果是文人墨客再在扇面上写诗作画,还真有些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带来的惬意。
3、利用青铜冰鉴消暑:青铜冰鉴是我国战国时代就已发明的“原始冰箱”,青铜冰鉴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中,由铜鉴、铜缶组合而成,缶套置于鉴内,冰鉴的工作原理,是依靠装在鉴内的缶四周的冰块,使缶中的酒降温的。
4、制作冰镇消暑小吃:在金易先生所著《宫女谈往录》书中,宫女何氏对慈禧太后夏日在颐和园消暑有这样的叙述:“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
古人怎样修仙的
古人修仙之法:
服药炼器,济世度人。古代有很多方士在深山中炼丹炼器,据说炼成后服之可以成仙。修炼内丹,类似于气功,通过打坐炼气等方法,据说可以成仙。研究哲学,通晓天地造化之理,自然成了神仙。例如写道德经的老聃。杀身成仁,建功立业。为国捐躯的忠义之人,如关羽,岳飞等 。修炼精神境界,静坐观想,智慧圆满,知天地变化之深机,晓宇宙造化之玄妙,天地都来一眼中,方登堂入室,以至天人合一。相山凿洞,根据风水选择修炼之地,以为可吸取山中灵气,突破凡人之躯,对精神与肉体驭到自我控制,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积累功德,普渡众生,内绝世缘,外积阴骘,无怪无奇,是真秘密,天地有乃司过之神,欲求天仙者,当立三千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一日三善,视善,语善,行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