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玉露是蒸青绿茶吗?

精选问答

恩施玉露属于蒸青绿茶

恩施玉露加工工艺为蒸青、扇干水气、铲头毛火、揉捻、铲二毛火、整形上光(手法为:搂、搓、端、扎)、拣选七大步骤。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性、降血压、预防冠心病等功效。

恩施玉露的加工工艺

1、蒸青

是利用蒸汽高温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的氧化,以形成玉露外形、茶汤、叶底特有绿色。要求:高温、薄摊、短时、快速。

2、扇干水气

扇干水气骤降叶温是造成玉露特有香味的重要措施。

3、铲头毛火

铲头毛火,又叫抖水气:是将扇干水气的茶叶放在120℃左右的焙炉上进行,要求进一步蒸发水分,并达到叶色油绿,梗脉略黄且出现"鸡皮皱纹",芽梢显白毫,手握不粘,亦不成团的程度,即"散子"。铲时两个相对站立密切配合,动作协调,两掌微弯曲,掌心相对,将茶叶如捧球一样,左右来回推揉翻动。

4、揉捻

揉捻与其他茶类一样,目的在于卷紧条索,为形成玉露茶紧、细、圆、直、光的外形奠定基础,唯程度较其它茶类略轻,细胞破坏达45%左右,其手法分为"巡转揉"和"对揉"。

5、铲二毛火

目的在于继续蒸发水分,初步整理茶叶形状,为整形上光奠定基础。用铲的手法完成,手法与头毛火相同,唯活动更为敏捷,扫叶更勤,以叶色泽油黑、滋润光滑,梗呈黄绿色,手捏柔软而不刺手为度。

6、整形上光

整形上光,又称搓条上光:它是形成玉露紧细、圆整、挺直、光滑的关键。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采用五大手法完成。两个阶段、五大手法是有机联系统一不可分割的,操作应注意两个阶段、五大手法的联合运用。

7、第一阶段

采用悬手搓的手法,把0.8-1千克的铲二毛火叶放在70-80℃的焙炉上,具体操作是两手手心相对,大拇指朝上翘起,四指并拢微弯,构成圆筒状,捧起茶叶离炉面16.5-20厘米搓制,如此反复,待搓到茶条呈圆柱状,色泽油绿,约七分干时即进入下一阶段。

8、第二阶段

目的在于蒸干水分、固定外形。采用搂、搓、端、抽(或扎)四大手法,更换交替,直到干燥为止。

"搂"是紧接第一阶段悬手搓的方法进行的,具体做法是两手相对提起,手腕略向外弯曲,两手如捞机制面条一样,把茶条搂拢,并稍用力。克箍茶条,使少量茶叶从虎口和小指边角吐出,以理顺茶条,做成"茶墩"。"茶墩"高约6.6厘米-10厘米,便于搓制。

"搓"是在搂的基础上连贯使用的。四指第一节微弯曲,形成勾状,压在炉面少量茶叶上固定不动,与炉面形成70-80°角,右手顺势将理顺的"茶墩"带上左手手掌,大拇指翘起,四指并拢,向右前方搓出,使茶叶随手滚动向前,约1/5的茶条从虎口和小指边泻涌而出,当搓至右掌心达弯曲的左指尖相对时,复用搂法做墩换手搓,如此反复,左右交替。

"端"是整理茶墩,换手搓茶的手段,其操作时紧接搓法,顺手合抱茶墩,借势端转茶墩,以使茶墩内部疏松,茶条理顺后,换手继续搓茶。

"抽"或称扎,在茶叶较长或条子欠直的情况下,于搂、搓、端交替之间,两手虎口相对,握住茶墩正中,以手臂为支点,向下用力抽扎茶墩,使茶条抽直,身骨较长的能扎短,以便做得更直。

第二阶段四大手法连续采用,不可分割。两手交替,一搂一搓一端,间或采用抽扎的手法,反复搓制,直到茶叶条索紧细、圆整、挺直、光滑呈鲜绿豆色时,从茶墩中抽出少许茶条冷却后,手折即断,干燥适度即可,整个整形上光过程时间约70-80分钟。

9、拣选

是按玉露品级规格的要求,选出黄片、梗、果及非茶杂物等,然后分级包装贮藏。

恩施玉露采摘时间

恩施玉露作为一种绿茶,人们一般都知道茶叶在春天的时候采摘,而恩施玉露春茶上市时按时间来划分的,3月19日-4月5日上市的新茶,称为明前茶,因为采摘时间在清明前。4月5日-20日采制用细嫩芽尖制成的茶叶,称为雨前茶。4月19日-21日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称为谷雨茶。这样看来,大家便知道了恩施玉露茶的上市时间了吧。

恩施玉露的品质特征

恩施玉露是我国的历史名茶,更是一种难得的蒸青绿茶,这样的茶叶也已经是为数不多的了。其是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

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

综上所得,恩施玉露是中国罕有的传统蒸青绿茶,同时也是绿茶中蒸青的代表。蒸青是中国古老的茶叶制法,在唐宋期间都是制茶的最主要方法。后来炒青已经成为绿茶的主要杀青技法,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今。所以使用蒸青工艺的恩施玉露产量总体不大。

恩施玉露怎么泡

冲泡恩施玉露的方法:首先准备准备一只玻璃杯,一壶沸水,使用沸水清洗备具,洗净后将5g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下投法),先欣赏其外形,然后沿杯壁注水,大约七分满即可,等待两分钟即可品饮。

下面我们看一下恩施玉露的具体泡法:

1、备具

玻璃杯或盖碗一个,恩施玉露5g,水盂,茶荷。

2、赏茶

将干茶置于茶荷中,欣赏其外形、色泽。

3、温具

将少量85℃热水倒入玻璃杯中,顺时针旋转,杯壁充分浸润后,将水倒掉。

4、投茶

采用下投法,现将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一般茶水比例1:50)

5、注水

再次向杯中注水(回旋注水法),大约七分满。

6、出汤

静置两分钟后,即可品饮。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

结语:

冲泡恩施玉露,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为宜。

恩施玉露茶的外形是什么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观其外形,赏心悦目;饮其茶汤,沁人心脾。

恩施玉露茶是中国传统蒸青绿茶,选用叶色浓绿的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鲜叶经蒸汽杀青制作而成。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要求很严格,芽叶须细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匀整,紧圆光滑,色泽鲜绿,匀齐挺直,状如松针,白毫显露,色泽苍翠润绿;茶汤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匀明亮,色绿如玉。“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显著特点。日本自唐代从中国传入茶种及制茶方法后,至今仍主要采用蒸青方法制作绿茶,其玉露茶制法与恩施玉露大同小异,品质各有特色。

恩施玉露茶是什么形状

恩施玉露外形条索紧圆光滑、纤细挺直如针,色泽苍翠绿润。经沸水冲泡,芽叶复展如生,初时婷婷地悬浮杯中,继而沉降杯底,平伏完整,汤色嫩绿明亮,如玉露,香气清爽,滋味醇和。恩施玉露,中国名茶,湖北省恩施市特产,属绿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发源于现恩施市芭蕉乡一带,相传于清康熙年间,恩施芭蕉黄连溪有一兰姓茶商,垒灶研制,所制茶叶,外形紧圆、坚挺、色绿、毫白如玉,故称《玉绿》。到晚清至民国初期,为茶叶发展兴盛时期,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杨润之,改锅炒杀青为蒸青,其茶不但茶之汤色、叶底绿亮、鲜香味爽,而且使外形色泽油润翠绿,毫白如玉,格外量露,故改名为《玉露》。1945年外销日本,从此“恩施玉露”名扬于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