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饵的方法有哪些

精选问答

  搓饵大体上有三种形状:水滴形、圆形、长条形。水滴形注重的是将钩柄处搓得较圆滑,钩体部位的饵相对较松散;圆形的搓饵是全封闭,外表都很光滑,在水中雾化的速度较慢。长条形的搓饵两头松散,中间圆实光滑,属两头雾化快,中间残留多型。搓饵易脱钩与最后的抛竿手法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白饵入水前人所能操控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白饵轻,附钩性相对弱,所以只能是荡出去,而不是靠竿尖的弹性弹出去的。

搓饵的方法

  一般来讲,在抛送饵料时,我们会把手捏在八字环或其以下,将主线绷直后轻拉使竿尖微弯后再送出去,借一点竿尖的弹力。但白饵却不行,这样弹出去十有八九会脱钩。解决的办法是改变一个细节,即在把主线绷直后,不使竿尖微弯,在一手放掉饵时的稍后一瞬间另一手挥竿将饵荡至钓点。这一细小的改变,可使饵脱钩的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搓白饵,是个系统问题。首先要学会开白饵。白饵的吸水性往往很强,目前为止,最好比例的饵水比最高可达到1:4。吸水的量大,所以水要力争一次性加足,吸水的时间要充足,在搅拌的时候要充分均匀,但又不能打得太粘。这就要求初学者多尝试才行。其次是要把握好白饵中“麦蛋白”含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拉丝”含量。一般中搓饵中要求丝越少越好,丝少则容易雾化,更不易挡嘴。但太容易雾化会导致水较深时到底钩上无残留,钓不到鱼。丝较多时,搓到钩上比较不容易散落,但适口性不太好。两者之间必须按照鱼情来进行取舍。

  熟能生巧,搓白饵也是如此,只有多练习,多体会并勤思考,最终必能做到随心所欲。 拉白饵,也是一项技术活。我们知道,饵料能否拉出,取决于饵料中颗粒的大小,颗粒越大,拉出的饵团越大。而白饵往往是非常细腻的,如何能够拉出来,技巧性很强。但如果要想把白饵拉出来象麦胚类饵料的效果,是不可能达到的。

搓饵要加拉丝粉吗,搓饵的制作方法

1、搓饵不加拉丝粉,一般用不含拉丝粉的商品饵来制造搓饵,按照包装袋上面的水比加水,加水后一定要等饵料吸透水,吸透水之后按照自己对饵料雾化的要求来对饵料进行揉搓,揉搓的次数越多饵料化得越慢。

2、揉搓变粘法:粉饵一般会越揉搓越粘。本来入水即化的饵料,如果揉搓十来下,恐怕到底也不溶化不开,因此,揉搓可以控制雾化层。如果水皮有小鱼拦截,可以多揉搓几下,让饵料入水到中下层或者到底才开始雾化。如果风变大了,抛竿饵料容易脱落时也多揉搓。

3、挤捏变散法:每个钓者对于“搓饵”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依个人理解,正常情况下的搓饵应该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钩饵后,一个半来回即可完成,饵球为花生米状,雾化性一般。

4、轻搓变滑法:即把饵料包住钩子后,用手指来来回回轻轻揉搓饵球表层,搓的次数越多,饵球就会越光滑。光滑的流线型饵球入水后,由于受到水的阻力变小,中途雾化就很少。这是克服中层小鱼,专门攻底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软硬度、轻重、粘散性都没有改变,能够保持原有饵料的适口性。

怎么用搓饵钓鱼

1、三角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用母指与食指、中指合力轻度捏压,形成三角状,此饵入水阻力较大,雾化快,适于做窝诱鱼,诱钓结合,鱼密度较好情况下多用此法。

2、圆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揉成球状饵形,有利于鱼儿咬钩。此饵入水阻力较小,雾化速度较慢,钩口处有饵芯残留,持钩性好,适钓底层鱼类。

3、水滴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用指尖捻搓并压实钓柄部分饵团,轻揉底部出水滴状。此饵入水阻力小,适合鱼口吸食,雾化方式从底端开始,钩口有饵芯残留,适合双钩钓法,诱钓双效,为多数钓鱼人采用。

4、纺锤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轻轻揉圆,如纺锤状。此饵入水阻力大,剥层状雾化,雾化速度较快,此饵适于做窝诱鱼。

5、米粒形饵,将钩拉入饵团中,轻揉饵团形成米粒状小饵,此饵入水阻力小,中度雾化,极易鱼口吸食,适合垂钓轻口滑鱼,或春秋季节钓弱口鱼。

什么是搓饵什么是拉饵

搓饵即一般用手将面团捏在鱼钩上的办法,好处是较牢固,当然面团的软硬,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拉饵是近年流行的一种办法。是先将含有某种纤维的拉饵饵料用水调好备用。然后将钩放在平面上,将调好的拉饵,扣在钩上,用手将钩拉出,钩上即挂有鱼饵,随即可以投入水中垂钓。好处是饵料挂在钩上非常迅速,因此用于竞技钓鱼非常有利。此种钓饵鱼吸食时入口效果好,不易感觉,极易吞下,也造成上鱼快。市场上销售的拉饵饵料越来越多。其所掺纤维成分也越来越进步。不少钓饵具备搓、拉两用的特点。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