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小米针简介
头采米针,它是白毫银针的一种。能称之为头采米针的茶,少之又少。此处,有两个条件的制约:
第一#,头採
第二,米针
何为头采?就是当年开春第一次采摘的茶。这是越过一个冬季后的首次开采。对于爱茶人来说,头採,就像是一个仪式,是一个采摘的信号,一种号角。
头采的时间,要根据当年的天气,茶园的海拔来定。高山茶、平地茶,头采的时间会有2-3天左右的差距,高山地区,温度低,白毫银针要符合采摘标准,时间要往后推移。
但头采持续的时间,却不会太长,一般就只有1-2天。头採米针的产量相比白毫银针更低。。
米针,外观小巧,白毫密集,要比我们市面上能看到的白毫银针,“身高”还要矮上许多,“短小精悍”。
米针外观虽小,内含物却异常丰富;它的汤,稠滑绵柔;它的毫香,耀武扬威;它的香,细密的兰花香。
米针茶汤的颜色明显要淡于头采银针,口感持续鲜爽细腻,无任何不适感。香气清新,可以更好地感受春天的感觉。此茶如果单从去火和消炎方面来讲,应该会高于其他任何白茶,特别是茶氨酸很高,可能存时间长后,对于调理睡眠有很大的帮助。
喝一口米针,方知爱茶人为何疯狂追求它。
要制作头采米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同样花费时间,头采米针只能采摘十斤,而按照普通白毫银针等级采摘,重量翻了一倍。
这种采摘期短、采摘要求高的特点,使头采米针成为稀缺产品,高山产的头采米针,一年不过百斤。这种产量搁在白茶界,算少的可怜。所以可选择性很小,只有到处搜索,才能得到。不可能像头茶银针那样,可以进行排他性选择。
米针对于白茶来说,从级别上是最高的,特别是加上烘焙的米针,即使在福鼎也是较难找到,如果不是有幸遇上传统工艺的梅老师,可能在福鼎寻上几年,也不一定能遇上此茶,即使遇上,价格也会高得离谱,也会让我们望而却步。

云南白毫银针和福鼎白毫银针的区别
1、产地不同,白毫银针,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而云南白毫产于云南勐海县。2、外形不同,白毫银针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而云南白毫条索紧直圆浑,锋苗挺秀,满披白毫。3、口感不同,白毫银针汤色杏黄,滋味醇厚回甘,云南白毫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浓爽,汤色黄绿明亮。
云南白毫银针和福鼎白毫银针的区别
白毫银针是一种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为福鼎、政和、松溪、建阳等地,属有中国十大名茶的称号,素有茶中“美女”、“茶王”之美称。其外观特征挺直似针,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三厘米。
云南白毫产于云南勐海县。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是由澜沧江下游及其支流切割而成的中低山地,属热带雨林气候。云海白毫品质特征:条索紧直如针,锋苗挺秀,满披白毫,香气清鲜高爽,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叶底鲜嫩。
白毫银针口感与特点
白毫银针具有清透、鲜香、淳厚、爽口的口感,并具有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似银的外观特点。白毫银针清澈、爽口,不会给舌头带来黏腻感和负担感。由于含有氨基酸以及茶多酚、咖啡碱的络合物,因此鲜香清甜、淳厚。
白毫银针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原产地在福建,主要产区在福鼎、柘荣、政和、松溪、建阳等地。
白毫银针是由鲜叶茶芽制成的成品茶,由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被称为白毫银针。其针状成品茶,长约3厘米。
怎么泡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的冲泡方法:
1、冲泡白毫银针的茶具,选用白瓷盖碗,因为它既不会吸收汤水,也不会吸收香气,能完美保留银针原貌。冲泡白毫银针最好是用纯净水或过滤后的软水,最佳冲泡温度为90-95度;
2、先用备好的水温热器具,温热器具的目的在于提高茶具的温度,保证冲泡时不会冷热悬殊;
3、将茶叶置入玻璃壶中,白毫银针冲泡比例通常为1:50,所以准备5克干茶;
4、接着注水至五分满后,轻轻摇动壶身使茶得到浸润,然后将水注到七分满,第一泡到第四泡,出汤可以快些,控制在5秒左右,之后可根据茶汤浓度,适当坐杯。
冲泡白毫银针时,热水不可直接浇在茶芽上,应尽量沿着边缘注水,这样既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不至于因为茶芽大量脱毫令茶汤变浊。第一泡后,每泡的冲泡时间调整为30-60秒,总共冲泡四泡为宜,也可根据自己的浓淡喜好适当调整。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