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的冲泡方法

精选问答

都匀毛尖茶在色、香、味上,讲求嫩绿明亮、清香、醇爽,因此,绿茶的冲泡,看似简单,其实极考工夫。因绿茶不经发酵,保持茶叶本身的鲜嫩,冲泡时略有偏差,易使茶叶泡老闷熟,茶汤黯淡香气钝浊。此外,又因绿茶品种最丰富,每种茶,由于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冲泡的水温,时间和方法都有差异,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掌控好水质,水温,茶量,茶具等,才能泡出一杯好茶。

(一)用水

水质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水的硬度直接影响茶汤的色泽和茶叶有效成份的溶解度,硬度高,则色黄褐而味淡,严重的会味涩以致味苦。此外,劣质水不仅无法沏出好茶,长期使用生成严重水垢,还会损坏茶具。所以泡茶用水,应是软水或暂时硬水,以矿泉水(比如农夫山泉)或山上的泉水为佳,一般家庭使用滤水器过滤后的水,也勉强可用。(反复煮开的水硬度提高,不宜泡茶)

(二)水温

都匀毛尖茶适合用80度左右的水温冲泡,烧水要大火急沸,刚煮沸起泡为宜,然后再冷却至所需温度。水老水嫩都是大忌。水温通过对茶叶成份溶解程度的作用来影响茶汤滋味和茶香。茶叶愈嫩绿,水温愈低。水温过高,易烫熟茶叶,茶汤变黄,滋味较苦;水温过低,则香味低淡。

(三)茶的用量

茶叶用量,并没有统一标准,视茶具大小、茶叶种类和各人喜好而定。冲泡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比如150ml的水一般冲泡3g茶叶。茶叶用量主要影响滋味的浓淡,口重的朋友可以适当多投一些,口轻的朋友也可以酌减,多试几次,便能掌握自己最喜欢的茶汤浓度。

(四)茶具

都匀毛尖茶的冲泡,一般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玻璃杯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特别是雀舌,翠片一类的扁形茶,冲泡后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直立,然后徐徐下沉,如春笋出土似金枪林立,极是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盖碗保温性较好,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绿茶,如珠茶,推荐用盖碗。好的白瓷,可充分衬托出茶汤的嫩绿明亮,且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要特别说明的是,盖碗泡绿茶,除了出汤的时候,其它时间是不能盖盖子的,因为这样会闷熟茶叶,影响汤色和口感。

(五)冲泡方法

都匀毛尖茶大部分都富含锌硒等有机成分,产茶区没有工业污染,制茶过程不落地,高清洁,所以很多茶在冲泡时是不需洗茶的)

1)烫杯后,取茶入杯。此时较高的杯温已隐隐烘出茶香。

2)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盖茶叶)然后微微摇晃茶杯,使茶叶充分浸润。此时茶香高郁,不能品饮,不过恰是闻香最好的时间。

3)稍停约两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再沿杯壁注入适温的水几乎至满。此时茶叶或徘徊飘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间,别具茶趣。开始品饮。

4)待茶汤还剩三分之一左右时,再续入适温,适量的水,接着品饮。

紫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紫阳毛尖的冲泡方法:首先准备一只200ml左右的透明玻璃杯、一壶沸水、干茶3g,将玻璃杯用沸水清洗一遍,洗净后将3g紫阳毛尖干茶投入玻璃杯中(下投法),然后沿着杯壁慢慢注水,七分满左右即可,然后等待两分钟,就可以品饮馥郁的茶汤。

紫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1、备具

透明无花纹玻璃杯一只,紫阳毛尖3g,一壶沸水

2、赏茶

将干茶置于茶荷中,欣赏其外形、色泽。

3、温具

将80℃的热水倒入玻璃杯中,顺时针旋转,杯壁充分浸润后,将水倒掉。

4、投茶

采用下投法,将准备好的紫阳毛尖茶叶投入玻璃杯中(一般茶水比例1:50),3g紫阳毛尖则需要150ml的水。

5、注水

再次向杯中注水(回旋注水法),大约七分满。

6、出汤

静置两分钟后,即可品饮。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

结语:

冲泡恩施玉露,水温不宜过高,80度左右为宜。

信阳毛尖的冲泡方法

信阳毛尖怎么泡才好喝呢?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茶具

喝信阳毛尖茶,对茶具的要求并不高。为了观其色,闻其味,用透明的玻璃杯或白色的瓷杯即可,不能用带盖的杯或壶,因沏信阳毛尖茶时不能捂、盖,要不然汤、叶变黄。

1、取3-5g茶叶投入杯中,倒入85摄氏度左右开水冲泡后,第一道茶水可倒(就是洗茶),再加入白开水即可品饮,味香宜人,茶汤饮至三分当中一个时,加添开水再饮,一般可加开水三至四次,第一泡口感最佳。

2、沏茶时用茶量,一般茶水比例为1:50,可因人而异,但不能太少。一般情况按三分茶七分水或四分茶六分水的比例用茶。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具有独特的个性,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

信阳毛尖如何冲泡

泡信阳毛尖应当将水的温度控制在八十度左右,并且最好是使用软水来泡茶。要注意泡茶时不能等到杯内的茶都饮用完之后才加水,最好是在杯中的水还有三分之一时就续杯。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