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茶有几个品种正常

精选问答

菊花茶的品种

1、野菊花

野菊花又名山菊花、路边菊、野黄菊花等,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有出产,野生于山坡草地、灌木丛、路边。野菊之名始见于《日华子本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有收载。野菊花呈类球形,黄绿色至棕黄色,气芳香,味苦。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而花完全开放、散瓣、有花梗、吸潮、色暗、散气者,质次。

2、贡菊

贡菊也称“黄山贡菊”、“徽州贡菊”,又称徽菊。与杭菊、滁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主产于著名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清凉峰之间,盛产于休宁县兰田、南塘等地,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

3、滁菊

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本草拾遗》记载菊花可“作枕明目”,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属肝阳上亢者可使用滁菊做成的药枕。滁菊以药用闻名。1862年《木草害利》就有记载可见滁菊出名至少有150年左右的历史。建国前,滁菊的主产地在安徽的滁县、定远一带,建国初,全椒的复兴、西王盛行栽种滁菊,随之主产区又南移至马厂、三合一带。20世纪60年代全椒的滁菊产量超过了滁县,以后全椒一直是滁菊的主产区。

清朝光绪年间《滁州志》曾记载“甘菊产大柳(今南谯区大柳镇)者佳谓胜于杭产而不可多得”。早在北宋年间,当地人们就用滁菊做糕点食用,泡滁菊酒消毒祛火。每有亲友相聚、宾朋相逢多以滁菊款待和馈赠。欧阳修的前任滁州太守王禹偁在其《甘菊冷淘》中对滁菊入馔曾作过精彩描述:“经年厌梁肉,颇觉道乏浑。孟春奉斋戒,敕厨唯素餐。”清朝光绪元年被朝廷纳为贡品,故有“滁州贡菊”之称。1862年《本草纲目》云:“滁州菊,单瓣色白,味甘为上。”近代更受到我国中医、中药行业的重视,《中华药典》、《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国植物志》、《本草纲目》等数十种国家权威刊物都对滁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高度评价。2000年后,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

4、怀菊

怀菊花不仅让人悦目,采摘下的菊花可制成保健茶。每年十月底,菊花茂盛之时,产于河南省古怀庆府(今焦作地区)的怀菊花被采摘下来,经过蒸气杀青之后,晒干至含水率70%以下,手捻花瓣即成粉碎时,便可备用。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茶的药效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怀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菊花茶也具有一定的松弛神经、舒缓头痛的功效。

菊花茶国家分类标准

1、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

2、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3、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菊花茶采收和储藏

11月初开花时,待花瓣平展,由黄转白而心略带黄时,选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分批采收,这时采的花水分少,易干燥,色泽好,品质好。采下鲜花,切忌堆放,需及时干燥或薄摊于通风处。加工方法因各地产的药材品种而不同。阴干适用于小面积生产,待花大部开放,选晴天,割下花枝,捆成小把,放置通风处,经30-40天,待花干燥,后摘下,略晒。晒干后将鲜菊花薄铺蒸笼内,厚度不超过3朵花,待水沸后,将蒸笼置锅上蒸3-4min,倒至晒具内晒干,不家翻动;烘干,将鲜菊铺于烘筛上,厚度不超过3cm,用60℃烘干。

菊花茶加工工序

菊花的开花期约20天。一般于11月初开得较为集中。应分批采收,以花心(管状花)2/3开放时为最适采收期。全开放的花,不仅香气散逸,而且加工后易散,色泽亦差。收获时将花连所在的枝从分权处割下或剪下,扎成小把,以利阴干;或直接剪取花头。随即加工。加工方法有阴干、晒干、烘干等。

菊花的不同种类及其功效

许多人都知道喝菊花茶能降火、明目、清心,但其实不同种类的菊花茶,功效是不一样的。菊花干茶主要有杭菊、亳菊、滁菊、贡菊、野菊花和藏彩菊。

菊花茶品种介绍

菊花茶品种有杭菊、胎菊、亳菊、怀菊、杭白菊、野菊花、贡菊、滁菊、怀菊等,其中杭菊、贡菊、滁菊、亳菊是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菊花茶可跟玫瑰、甘草、金银花、枸杞、山楂等一起泡茶喝。

红菊花茶是什么品种有什么功效

1、菊花茶的药效有: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

2、菊花的主要成分是: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黄酮类等,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

3、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中的有效成分对革兰氏阳性菌、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及皮肤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压、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等功效。

4、可以用来入药的菊花有:黄紫菊花可以消肿拔毒,红菊花能平肝凉血,白菊花能清热明目,紫菊花能利肺清喘。药用菊花一般都是花头多,花朵较小。临床证实,菊花对老年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等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愧为保健益寿佳品,也说明菊花自古被誉为“延寿客”是有些道理的。

菊花茶的种类,菊花茶的种类有什么

1、杭菊:杭菊主要产于浙江桐乡等地,杭白菊肉质肥厚,味道清醇甘美,特别适合泡茶饮用,与秋桑、枸杞等组方为菊启茶同服,可增强养肝明目的作用,是整日与电脑为伴的上班族的护眼良方。

2、亳菊:亳菊产于安徽亳州,阴干入药。花朵较松,容易散瓣是亳菊的重要特点之一。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代茶饮。

3、滁菊:滁菊主要产于安徽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偏于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等症,高血压中医辨证属肝阳上亢者可将滁菊、决明子茶饮。

4、怀菊:怀菊主要产于河南北部,同滁菊功效相似,也擅长平肝明目。怀菊怀菊是“四大怀药”之一产于河南沁阳(怀庆)、博爱、武陆、温县一带。

5、贡菊:贡菊又称徽菊,是作为茶菊发展起来的,主产于安徽款县。贡菊于清光绪22年(公元1896年)由徽商从浙江德清引入后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地道药材。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