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敬亭绿雪茶,属扁条
形烘青绿茶,是我国绿茶珍品之一!也是我国历史名茶之一!始创于明代,明清时期被列为贡茶, 敬亭绿雪约于清末失传,1972年,安徽省敬亭山茶场研制恢复,1978年研制成功,后多次获名茶称号,与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并称安徽省三大名茶。
敬亭绿雪茶冲泡后,茶杯中茶叶朵朵,垂直下沉,那披附于茶叶的白毫随之徐徐飘落,如同绿荫丛中雪花纷飞一般。郭沫若曾亲笔题书"敬亭绿雪"四字,惠赠敬亭山茶场,此茶为全国名茶之一。《敬亭绿雪采制法》被列入全国大专学校茶叶专业的统编教材内容之一。
品质特征
敬亭绿雪茶的品质特点是:成茶外形色泽翠绿,茶叶肥壮而全身白毫似雪;茶形如雀舌而挺直饱润;芽叶相合不离不脱;朵朵匀净宛如兰花;汤色清碧叶底细嫩;回味爽口香郁甘甜,连续冲泡两三次香味不减,茶汤清色碧,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
采摘标准
敬亭绿雪茶的采摘标准:以嫩、均、净、齐。每年清明至谷雨间开园采摘,专采"一叶抱一芯"即尚未展开的细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身长一寸。
储存方法
茶叶在低温时陈化缓慢,温度高时则品质下降快。干茶在0℃时香气最浓,5℃时香气降低,10℃时微有香气,常温下则有陈气;0℃-5℃时茶叶可较长时间保持原色,10℃-15℃时色泽减退较慢,在常温下色泽易变化。因此,低温密封保存茶叶最好放在冰箱内。
价值功能
敬亭绿雪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维生素c、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防辐射、杀菌抑菌、抑制心血管疾病、美容瘦身等作用。敬亭绿雪中的咖啡碱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维生素C对治疗坏血病,预防牙龈萎缩、出血有一定功效,还能预防动脉硬化.
购买技巧
新茶叶并非愈绿愈好。市场上一些比较绿的茶,是由于"杀青"一次烘干后就上市了,这样的茶叶水分含量大且不易保管。
"早茶"并非愈早愈好。买茶叶,有的人以为小片叶或两芽叶的好,早茶愈早愈好。其实这是一种错误。从各产茶区来看,茶叶采摘的早晚,都必须依据气候特征来定,一般以清明到谷雨之间为佳,如果一味提前采摘,则因发育尚未完全会使茶水淡而无味。
茶叶文化
"敬亭绿雪"在当地有着不同但同样美丽的传说,但流传最广的是相传古时敬亭山麓,有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名字叫"绿雪"。她年年都要采摘敬亭山茶换些钱来为瘫痪在床上多年的妈妈治病。而这茶只有山顶绝壁处才有,有一次采茶时她看见悬崖绝壁一株茶树上枝叶繁茂,新叶鲜嫩,她心想,再采上这株树上的茶就够换取给妈妈治病的药了。于是她吃尽万苦千辛好不容易刚能采到,不巧,脚下一滑跌落山崖,而背篓中已采的茶叶像满天飘舞的雪花,弥漫敬亭山的沟沟洼洼。令人称奇的是这鲜茶叶落地生根,见风就长,霎时长成一棵棵茶树,巍巍然变成一片翠绿的茶园,人们为了怀念这位勤劳可敬的姑娘,将此处所产山茶取名为"敬亭绿雪"。
文学评论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城诗人施润章在京都翰林院修明史,饮敬亭绿雪后即作诗赞:"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 。
据《宣城县志》载:"明、清之间,每年进贡300斤"。
饮评者赞誉敬亭绿雪:"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绿匀嫩香气高,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飘。"泡后,汤清色碧,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主要有腊祭、祭灶、春节、元宵、社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等。“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中国汉族的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糍粑、汤圆、荷包蛋、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香茗及肴馔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门神钟馗)、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岁、拜年、给压岁钱、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跳钟馗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什么时间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新年习俗萌芽于先秦,定型于汉,在唐代以后逐渐从祭神转向娱人,明清时期开始转型,礼仪性、应酬性加强。因正月初一离立春节很近,故称为春节。
2、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意指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起源于汉朝,与宗教文化多有关联。元宵节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吃元宵。
3、清明
阳历4月5日。清明节是唯一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主要指自然节气,后来成为了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有吃寒食的风俗。
4、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作为农历五月初五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其起源说法颇多,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是端午节的习俗。
5、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也有人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穿针乞巧是七夕中小女子们的节目之一,据说在汉代已经盛行。
6、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的中秋节是在上古秋分和月神祭拜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最后固定在每年八月十五,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中秋节的传说以嫦娥奔月最为著名。
7、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之意愿于《易经》。古代民间在该日又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唐代被官方正式确立。重阳节的习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现在我国又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有哪些
1、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2、端午节,本是南方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