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产地的区别

精选问答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产地的区别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的驰名产地是浉河区董家河镇“五云山”(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座山)、浉河港镇“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寨”(何家寨)、谭家河乡“一门”(土门村)。

信阳山区的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深厚疏松,腐殖质含量较多,肥力较高,PH值在4—6.5之间。

历来茶农多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的高山区种茶。这里山势起伏多变,森林密布,植被丰富,雨量充沛,云雾弥漫,空气湿润(相对湿度75%以上)。

太阳迟来早去,光照不强,日夜温差较大。茶树芽叶生长缓慢,持嫩性强,肥厚多毫,有效物质积累较多。

尤其是信阳处于北纬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很有利于氨基酸、咖啡碱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

信阳对茶树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5.1℃,一般年份界于14.5℃至15.5℃之间。

信阳的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4.7mm,而且多集中在茶季。

4—11月的光照时数为1592.5小时(占全年总时数的73%),太阳辐射量为89.25千卡/cm
2,有效辐射量为43.74千卡/cm2。

碧螺春

碧螺春,产于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故命名洞庭碧螺春。西山镇(今金庭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都种茶。

重点茶区在秉场、石公堂里、东村、衙甪里、东河、缥缈村一带,其余东蔡、林屋、庭山、蒋东、元山各村也有分布。茶园面积965公顷。东山镇全境十二个行政村中,茶区主要分布在山区的莫厘、碧螺、双湾、杨湾、陆巷五个村。

学中国地理的人都知道,太湖洞庭是个宝地,洞庭碧螺春茶树就生在江苏省的苏州市太湖洞庭山上,因为当地雾气缭绕,天然的富合氧分,加上土壤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好的碧螺春茶叶闻着有一股花香味。碧落春茶叶在唐代就作为了贡品,到了清朝,皇帝们也很喜欢,甚至赐名为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碧螺春的口感带果味,因为当地雾气缭绕,天然的富含氧分,加上土块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由于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好的碧螺春茶叶闻着有一股花香味。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的产地都极具特色,这也是它们形成独特品质的重要原因。

信阳毛尖产地哪里

1、产地是信阳狮河区。

2、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3、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功效。信阳毛尖品牌多年位居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3位。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哪个耐泡

信阳毛尖和碧螺春一样耐泡,信阳毛尖与碧螺春的耐泡度同为三次,信阳毛尖与碧螺春都属于不发酵绿茶,芽叶鲜嫩,前者细秀圆直,后者卷曲成螺,冲泡时第一泡的可溶物质及茶多酚析出80%左右,第二次冲泡通常约占15%,第三次为5%,因此信阳毛尖与碧螺春都能冲泡3次。

信阳毛尖怎么样

信阳毛尖和所有绿茶一样,一芽一叶,尖直圆紧,味道清香、汤色清澈。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由汉族茶农创制。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