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钓友们钓鱼时最害怕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那么大多数钓友肯定会说,害怕鱼儿不咬饵,鱼儿咬饵是一个主动的事情,我们不能控制,大多数钓友会认为是鱼钩的问题,然而并不是,今天我就给大家分析鱼儿不上钩的原因。
当钓友们发现鱼儿不上钩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是鱼钩的问题,所以会立刻把鱼钩换了,然而结果并不如人意,鱼儿还是不咬饵,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鱼线上,因为鱼线悬挂着鱼钩,当鱼线太粗的时候,鱼儿往往会咬不动,所以便放弃了咬饵,所以,如果想改变鱼儿咬饵的情况,可以换一个细一些的鱼线。
之所以说外部的环境会影响到鱼儿咬钩是因为,鱼儿对于外部环境十分警惕,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对鱼儿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当发出声音的时候,鱼儿会因为害怕有危险而放弃咬饵,所以在钓鱼的时候,钓友要注意,不要造成太大的声音,一定要保持安静的环境。
有的时候鱼儿因为害怕动静而放弃咬钩,不仅是因为钓友们发出了很大的声音,也有可能是因为钓友们喜欢来回走动,因为当钓友们习惯在水库或者是河边来回走动时,会在水底留下影子,当鱼儿发现不断有影子变化时,就会因为害怕而放弃咬饵。
有的时候鱼儿不上钩也有可能是因为钓友没有选择合适的饵料,比如说,草鱼和鲤鱼之类的鱼儿,比较喜欢荤饵,所以钓友们想钓这类鱼,可以选择一些荤饵,如果饵料太素,可能鱼儿不喜欢,所以就放弃了咬饵。
有的时候鱼饵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鱼儿的喜好,也要考虑季节,比如说,春天的时候,鱼儿比较活跃,喜欢觅食,这时候放些荤饵是很好的,但是到了冬季,鱼儿不愿意动弹,不想觅食,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精细的饵料。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关于鱼儿不咬饵的原因,希望钓友们能有收获。

怎么判断鱼上钩
不同的鱼上钩,浮标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1、鲤鱼和鲫鱼上钩时,浮漂会略微下沉,然后缓缓浮起;
2、鳙鱼上钩时,浮漂会颤动,持续下沉,有螃蟹上钩时,情况类似;
3、鳊鱼贪食,上钩时,浮漂会有明显的上下摆动;
4、凶猛的黑鱼或鳜鱼这样的鱼上钩时,浮漂会猛然沉入水下,俗称黑漂;
冬天怎么钓鱼鱼容易上钩,2分钟就有鱼上钩
1、整片水域的温度都很低,同时天气状况变化不大的时候,你可以考虑去找那种水质比较差,水体很浑浊的地方。这种地方往往是鱼聚群在一起活动,将水底的泥沙搅动起来导致的,可以下钩试试。
2、冬天下雪的时候。下雪的当天或者那几天,其实气温并不会很低,靠近水底的深水水域温度比上面的温度要高不少,鱼群基本上都会躲在水底,你可以找到合适下钩的钓位钓深水,有很大几率有收获。同时要注意,等到化雪的那几天是建议出去钓鱼的,众所周知,化雪的时候更冷,因为会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土地的温度也会降低,水底的保温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鱼会在整片水域里面胡乱的活动,没有固定的钓点可以让你稳定的下钩,故不推荐下钩。
3、刚刚开始降温。刚开始降温的时候鱼类对水面温度会有很敏锐的感知,因为这个时候水面已经开始变冷,水温下降,鱼就都开始往深水区域游。这个时候正好依靠它们的这种特性,直接去钓深水,上鱼的几率很大,你也基本能够准确的判断鱼群的位置,省事省力。等到气温回升,则又可以考虑在浅水区域垂钓,要充分考虑水面的温度变化。
4、气温很低但是有阳光照射。这时候基本追着向阳的那一面下钩就准没错了,阳光持续照在某一块水域,那么那一块的水温肯定会高于别的地方,鱼群会向那里移动。
窝里有鱼就是不咬钩是什么原因
1、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窝料的吸引力大于饵料,导致鱼不咬钩。这种情况下就要赶紧尝试换一下饵料,可以将一只钩子挂饵料,另外一只钩子挂窝料,如果鱼肯吃挂了窝料的那个钩子,就要赶快更换鱼饵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窝料一下子打的太多,鱼都在水底吃窝料,无暇顾及鱼饵。
2、秋季天气温差较大,特别是过了上午11点以后,气温大幅度升高,鱼儿开始离底晒太阳。这时候鱼可能都在上层吃雾化的碎屑,不会沉底咬钩。遇到这种情况,钓半水试试可能效果会更好!
3、有时候我们选择的钓位,可能是之前别人已经打过窝子的位置,其实已经形成了鱼窝,一直冒鱼星,证明下面肯定有鱼,这时候鱼不咬钩,就要考虑是否是鱼饵不对路。
4、原因是可能是滑口鱼过多:如果作钓水域滑口鱼过多,比如黑坑中的鱼,可能是钓了放,放了再钓,这样的鱼非常狡猾,对鱼钩已经形成一个条件反射,绝对不会轻易咬钩。但再狡猾的鱼,也经不起食物的引诱,但它们在吃食时非常谨慎,往往会试探数次,确保无危险之后才会放心就饵。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