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 七步喝懂

精选问答

第二步:摸茶

摸紧实度。茶体疏松的,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的,则陈化速度稍慢。

撬茶看内外。看洒面,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卖相更好;一口料,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个等级的茶叶,内外一样,并非金玉其外可能败絮其中。

第三步:闻干茶

闻,顾名思义,用鼻子细细闻感觉。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存储不当,如将普洱茶与其它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一起,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产生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调料的各种刺激性味道等等。

当然,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发生失误也会产生各种异味。

总之,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是好喝的茶,喝有异味的茶,会令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第四步:开汤闻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公道杯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

可能的是:有的茶杯底无香味,有的若有若无,有的香气飘散,有的直澈肺腑即为高锐。

比如,景迈的古树茶,香气彰显,持久飘逸;冰岛的古树茶,淡雅清香悠远如丝,只能品味而无香感。

还有些气味,则是制作出现失误导致的。比如青草味,是因为鲜叶炒得不是不熟导致的。鲜叶炒时欠火候,则显现生青味。不排除有些茶友就喜欢这样的香气。

第五步:开汤观色

熟茶红褐色,全发酵的产物;生茶依陈期,变化繁复。

生茶色泽,由最初黄绿向最后酒红演化。大概如下:

1~2年汤色黄绿,如儿童稚气未消;

3年左右汤色金黄;

3~5年汤色橙黄;

5~8年汤色橙红;

8~15年汤色石榴红;

15~30年汤色宝石红;

30年以上是为酒红,有如佳偶天成。

第六步:开汤品气味

开汤品尝时,若杂味盈口,一定有问题。一般异杂味有:

烟味(工艺中炒或者烘干时柴火的生烟袭扰)、糊味(工艺中弄糊了)、炒青味(晒青毛茶是炒干的而非晒干)、烘青味(晒青毛茶是烘干的而非晒干)、红茶味(新摘鲜叶没来及晒干,捂了造成叶梗发红)、水闷味(工艺中被雨水淋湿)、霉味(储藏不好产生发霉现象)。

其次品层次。不同的茶品,香气层次、变化不一样:

变化单一(只有一种单薄的香气)、丰富(有多种香气)、有层次(同泡茶汤由热至冷产生多种不同的香气)、变化多样(不同泡茶汤产生不同的香气)等。

还要品香感。不同的茶品,香感有区别:

下沉、高扬下沉(香气含蓄不张扬)、内敛(香气丰富而且协调持久)、高扬(香气尖锐且持久)。

第七步:开汤品味道

苦涩是普洱茶的基本味道,俗称“不苦不涩不是普洱”。

感受不同滋味:酸味(加工失误会产生)、苦涩(基准味道,品饮苦或涩感化得开否,快不快)、鲜甜(不同茶区茶叶品种)。

汤感,指茶汤含于口中的感觉。有:贫乏(汤质如若无物)、薄(汤质些许感觉)、厚(汤质厚重)、饱满(汤质充盈)等。

水路,茶汤由口吞咽至胃中的感觉。有:粗糙(舌面感觉有毛刺)、滑(舌面感觉柔顺)、丝滑(舌面感觉溜顺,难以挽留)等。

喉感:发干(喉部有干燥感觉)、甘甜(回甜)、润(如雨露滋润,甘甜犹在)等。

回味:无、短暂、持久。

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茶

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有载:普茶名重于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入山作茶者数十万人。

六茶山在当时的普洱府属思茅厅界内,普洱府思茅厅是当时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六大茶山大部分集中到普洱府,经过加工后,运销国内外,因为茶叶在普洱府制作,然后进贡或销往各地,取名普洱茶。

普洱茶普洱茶饼怎么泡

在冲泡普洱茶饼的时候,需要先切茶,首先用刀子在普洱茶饼上取下一小块普洱茶。然后放入茶具中并用开水冲泡,当普洱茶化开后。把茶具中的水倒掉,然后再次倒入水进行冲泡即可饮用。

普洱茶主要产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普洱茶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其饮用方法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普洱茶茶汤橙黄浓厚,香气高锐持久,香型独特,滋味浓醇,经久耐泡。

普洱茶产地是哪里,普洱茶产地概述

1、普洱茶产地在云南,其中昆明市、楚雄州、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等11个部分现辖行政区域均为普洱茶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2、普洱茶种植遍布云南省全境,其主要的三大产区分别为西双版纳产区、临沧产区以及思茅产区,除此之外保山、下关等地区也产茶。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