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品鉴老班章古树茶?如何辨别真假?

精选问答

老班章属于勐海布朗山茶区。布朗山茶区古茶树数量最多是在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三个村子,这三个村子同属布朗山乡的班章村委会所辖。老班章、新班章是哈尼族,老曼娥是布朗族。三个村子的古茶树占全布朗山乡古茶树的90%以上。

老班章位于布朗山乡政府的北面,乘车去老班章要先沿着勐海到打洛的国道南行到达勐混乡岔路口后东折进入一条乡村公路,穿过勐混坝子后进入山区公路,这条山区公路可以到达老班章、新班章、老曼娥和布朗乡政府。

老班章有114户人家,海拔1700米左右,古茶园分布在寨子的周围,寨子中也有古茶树。老班章古茶园的生态环境很好,茶园中保留了很多古树,古茶树与森林同生,茶树粗大,树龄长久,茶树的树龄和生长的野生环境保证了老班章茶的茶质好、茶味重、茶气强。

品鉴老班章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看条索外形

老班章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因此条索粗壮,芽头肥壮且多绒毛,很少有其它茶区的茶有如此肥壮的条索、芽头的。

2、嗅香气

老班章生态好、树龄长,有强烈的山野气韵,嗅散茶和茶饼有很突显的古树茶特有之香,香型似乎在兰花香与花蜜香之间。老班章的香气很强,在茶汤、叶底、杯底上都可以嗅到,而且杯底留香比一般古树茶更强更长久。

3、观汤色

3年内的老班章汤色金黄明亮,3年之后金黄开始向黄红转变。

4、品滋味

老班章茶在传闻中是苦涩强烈,这种认识比较片面,老班章饮之的确苦涩强烈,而且苦又比涩明显,但是老班章的苦是苦中带有甜的苦,并非只是单纯的苦,老班章因为苦中带有明显的甜因此是比较受用的苦。另外老班章的苦涩退化很快,一分钟左右就转而回甘,饮过老班章之后整个口腔和咽喉会感到甜而滑润,而且时间会很长,如果没有吃什么刺激性食物,这种甘润感会持续几个小时。

5、感悟茶气

老班章长于山野,树龄久远,故而老班章的茶气强,在饮时可以感觉到,而且饮后手、脚、头、背等会发热微汗,当然这种发热感因各人的身体感悟不同会有差别。

6、试耐泡度

老班章在正常投茶量的情况下可以冲泡十多道仍有香甜和回甘,且叶底也有老树茶特有香气,不会出树叶味。

7、看叶底

老班章叶底应该比较整齐,若非解饼时撬碎则应该叶、芽完整,而且叶、芽粗壮,三五年内的叶底黄绿色。

老班章春、夏、秋茶的外型基本相同,如果夏茶因干燥时天气不好闷着,就会外型和叶底稍有花杂。口感上夏、秋茶的苦涩明显低于春茶,但香甜和回甘则不输于春茶,因此喝老班章会觉得夏、秋茶更好喝。

市场上做假的老班章大约有三种:

一种是用老曼娥、新班章老树茶充当老班章。

由于老曼娥、新班章茶外型、条索、口感很似老班章,因此鉴别也最为困难,老曼娥、新班章与老班章的主要区别是在苦涩的持久度上,老曼娥持久度最长,新班章次之。至于外型与香甜、回甘上的微小区别一般喝茶人较难区分。还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新班章茶是指新班章寨子搬迁出来前老寨的老树茶而不是现在新班章寨子旁的茶,这些茶树只有40年左右树龄。

第二种是用勐宋苦茶作基础,拼上其它茶制成。

这种做法是利用了很多人对老班章只闻“苦”名而未品过其香甜甘润的原因而制作。这种茶的鉴别比较容易,从外型上看,条索不象老班章那么整齐粗壮,尤其没有老班章的粗壮多绒毛的芽头,饮之苦涩明显但汤中基本无甜感,苦涩较持久,香气不够强烈持久,回甘一般,叶底稍杂且不肥壮。

第三种是直接无章法乱拼制,随便拿些粗壮些的,苦味重的台地茶制作。这种“老班章”从外型、口感与老班章都有明显区别,很容易区分。

如何品鉴红酒,怎么品鉴红酒

1、视觉:手持酒杯杯脚以45度角,在合适的距离下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的状态、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

2、嗅觉:将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进行初次闻香,摇杯后再次闻香。

3、味觉: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会酒的结构和香气,将酒喝下后体味后味的长短。

怎么品鉴小叶紫檀

新开的小叶紫檀切面为橘红色的,过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受到空气的氧化会变为紫红或紫黑。看小叶紫檀的纹路,小叶紫檀的表层都会有多多少少的牛毛纹(细细的牛毛一样的纹理),最好找一个15-30倍的放大镜观察。较好的小叶紫檀会负载一些金星,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可见。看小叶紫檀的油性,盘玩一段时间后小叶紫檀会出现一层薄薄的油脂(又称为包浆)。小叶紫檀不用上漆打蜡,用砂纸打磨小叶紫檀会发现小叶紫檀会变成深红色,并且带有清淡的香味。小叶紫檀比重大,质感如玻璃体细腻光滑,新料小叶紫檀颜色粉嫩(嫩红),佩戴时间久了颜色会变成紫黑色。用棉布粘食酒精擦拭小叶紫檀会有橘红色“喷涌”而出。

品鉴会是什么意思

品鉴会就是酒商以推广为目的,请来一些相关的潜在消费者,介绍酒商自己经营的酒品,并请潜在消费者尝试。

酒商会为大家介绍酒品的来历,然后引导大家来品尝,以便达到使人认知和推广产品的目的。

其是指知名品牌的葡萄酒以小型会议的形式由品酒师进行讲解,主要讲述每款酒的品鉴特征,从颜色、香气和口感三方面,同时讲一些菜肴搭配等。

品鉴不分家,品是为品优,鉴是为鉴真。鉴定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项比较科学,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品鉴丛书是一套开放性的中国艺术品鉴赏书系。它的宗旨是将学术融于市场,变学术为切实可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