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和季节的变化,影响着鱼的觅食和活动规律,这样就连带影响到钓友们垂钓是否能有个好收获!在江淮流域钓鱼,温度在15度~25度的范围内是很理想的温度,鱼儿活跃,食欲旺盛。当温度下降到5度时,鱼的活动和摄食量都很小,甚至将身子藏到泥里御寒。当温度上升到37度时,鱼儿就会到阴凉、深水区暂时栖息,摄食量也会减少。如天气闷热,即将下雨,气压很低,水中缺氧,鱼儿就会因为不舒服而浮到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在中原地区,阳历4~6月和9~10月是垂钓的最好季节。
气温和季节变化对钓鱼的影响
立夏之后待进入三伏天气后,鱼儿怕热,不活跃,也不想吃食。只能在上午时9时前,下午5时后,而且还需要在水深区域或在蔽荫处才能钓到鱼。
冬天气温低,这时只有在大晴天才能钓到鱼,而且要迎着太阳垂钓,时间以上午11时至下午4时为佳。即使如此,收获也是微微的。江淮一带的钓鱼人有几句顺口溜,即“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边,冬钓浅”,是符合鱼儿对温度的适应情况的。当然,如在海南或东北地区垂钓,此顺口溜就不一定准确了

什么气庒能钓鱼
钓鱼最合适的气压是990-1005百帕之间,在钓鱼季节,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气压和昼夜温差,它们取决于大气,与钓场环境没有太大的关联,也就是说这两个指标不理想的话,没有别的法来规避或补救,不像水温可通过向阳背阳或改变钓位水深、钓棚水深来选择,风较大可钓背风、回风,而天是晴是雨则没有必然的影响(两种天都有咬钩多的现象),要有,实质上也是反映在气压的变化上。
一般来说,气压在990-1005百帕之间宜钓底(中下层鱼)低于990百帕水中缺氧,鱼很难钓,钓底更没戏,应钓浮钓半水试运气,高于1005百帕鱼少食少动不聚群,也很难有好的收获。至于昼夜温差,在同一地区则是这个温差越小越好。
物理固液气三态的变化.怎样解释
固体变液体是融化,需要吸热。液体变固体是凝固,需要放热。固体变气体是升华,需要吸热/气体变固体是凝华,需要放热。液体变气体是汽化,需要吸热。气体变液体是液化,需要放热。
气候怎么算是温和
一般情况下,将月平均气温高于15度称为高温,0-15度之间为温和,0度以下为寒冷。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