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客家
客家是南方汉族的一支,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于客家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客家人以惠州、梅州、深圳、河源、赣州、汀州、韶关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客家人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湖南、香港、澳门、海南、浙江、台湾(台胞约500万)等省区的180多个县(市/区),尤其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客家语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炒青绿茶特点:
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
长炒青绿茶特点: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
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
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圆炒青绿茶特点: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
扁炒青绿茶特点: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其特征是,叶芽整齐,色泽绿润,形状扁平光滑;汤色清澈,叶底柔软,香味醇和鲜爽。主要供内销,也有部分出口。
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歙县老竹大方外形扁平匀齐,挺秀光滑,翠绿微黄,香气高长,有板栗香,滋味醇厚爽口,叶底嫩匀,芽叶肥壮。普通大方色泽深绿褐润似铸铁,形如竹叶,故称“铁色大方”或“竹叶大方”。
炒青绿茶的主要品种,有眉茶、珠茶、西湖龙井、老竹大方、碧螺春、蒙顶甘露、都匀毛尖、信阳毛尖、午子仙毫等。不同品种的绿茶的特点不同。

客家话为什么叫客家
由于历史上的战争和动乱,一部分北方地区的人,迁徙到了南方,因为他们是远方来的人,所以被称为客家,客家也就是客人的意思,客家人说的话也就成为客家话。现在的客家民系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省,是本地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南迁汉族移民群体中的一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汉族民系之一。
客家锣鼓怎样打
1、方法:
2、起鼓:在鼓边上先敲几下,提示开始。准备开始。鼓中间打两下,随后锣打一下。
3、转鼓:在鼓边上敲一下,为转成慢锣。鼓板板调用三星鼓鼓板、锣响一次大钹紧跟响一次。
4、慢锣打一段时间后转快锣。转快锣时鼓手在鼓边上敲两下,提示转快锣。鼓板板调用三星鼓混七星鼓板调快节凑进行。锣也快节凑敲。
5、打快锣时,锣和鼓都快节凑,大钹和突心锣打慢节凑,即1秒钟左右响一下。
6、过渡锣:打过渡锣时当打鼓心中央时,锣跟着鼓点节凑响;当打鼓边时,大钹、突心锣和小手锣跟着响。
7、刹鼓:锣与鼓同时发音。演凑结束。
客家碗粄的做法,如何自制客家碗粄?
1、食材:粘米粉800g;水850g;红糖350g;酵母12g。
2、水和红糖混合,煮成糖水晾凉至温水。
3、粘米粉和酵母混合,加入步骤1糖水,搅拌成粉浆;
4、放置1小时左右,粉浆出现气泡,准备上锅蒸。
5、煮水前,蒸锅上码好碗(担心蒸完不好脱的话,可以抹一层油);
6、待水煮沸,将步粉浆倒入碗中,大火蒸20分钟。
7、出锅前在每个碗粄上加颗红枣。
8、小贴士:不用再减糖了不然没有甜味了;可以适度加糖。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