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碧螺春属于什么茶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所以从茶叶的色泽上来看,碧螺春可能属于绿茶、白茶等茶类,碧螺春的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所以碧螺春属于绿茶。
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总之,洞庭碧螺春属于绿茶。
洞庭碧螺春的制作工艺
1、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2、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3、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4、炒青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成品碧螺春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洞庭碧螺独特的花果香,主要是因为它生长在果园之中,并且接受了洞庭特有水土的滋养。其他碧螺春是没有清香和果香的,只有沃土气和青叶气。
碧螺春的品饮技巧
第一:泡茶
使用透明的瓷器冲泡碧螺春,杯子不需要太大,冲泡时要先用开水烫下,再把水倒到七八分满,碧螺春是不需要洗茶。
第二:茶汤
看看茶杯的水变色,茶叶不要太浓,喝的时候要先品下茶,所谓品茶要注意品嘛!
第三:闻茶
品碧螺春的时候,先闻下碧螺春的茶香,碧螺春有一种来自深潭一样的水香,让人回味无穷。
第四:品茗
轻啜一口碧螺春,用舌尖去尝茶味。
综上所述,碧螺春本身是属于绿茶,绿茶是非常适合在夏天饮用的,但是这里建议喝温热茶的解暑效果是更好的。那么夏季喝温热的碧螺春茶更具有散热快,降暑效果显著的功效。

碧螺春茶树是什么树种
碧螺春茶树是茶树和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泉城红、泉城绿、等果木交错种植的杂交树种。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独具天然茶香果味,品质优异。其成品茶外形紧密,条索纤细,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
碧螺春茶形成后的特点是什么
碧螺春茶形成后的特点是: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碧螺春成品茶,干茶条索紧结、纤细、呈螺形、茸毛遍布、毫风毕露。茶芽非常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该茶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加以沸水冲泡之后,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让人颇为赏心悦目。
碧螺春茶功效
1、兴奋作用,碧螺春茶里边的咖啡碱,能够兴奋中枢神经,帮助咱们振奋精神,消除疲劳。
2、利尿作用,对于水肿,对于水钠储留,都有利水利钠的作用,如果加用红糖,利用这个红茶,它还有治疗肝炎的作用。
3、强心解痉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心脏的血液循环,全身的血液循环,能够解除支气管的痉挛,因此对于心功能不好,或者是对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之类的疾病,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