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大鱼上钩,总有些钓友遛鱼不当,最终导致鱼儿脱钩跑鱼,甚至还惊跑了窝中的其他的鱼,导致再次聚鱼的时候相当困难,最终鱼获也不理想,有些时候还是空军。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遛大鱼有哪些技巧。
当有大鱼上钩之后,我们的心里一定会非常的高兴,但是,不管我们的内心有多么的开心,我们都要按捺住心中的喜悦,保持平静,以最平稳的心态,控制上了钩子的鱼的冲撞力。通常,3斤以内的鱼,我们建议使用伊豆,因为伊豆的构尖特别的锋利,鱼一但吞钩,很难逃脱。如果对象鱼大鱼3斤,我们可以将鱼竿微微上翘,鱼线绷直,使得竿子形成一个弧度,利用竿子固有的韧性和腰力,以及鱼线的拉力,手臂发挥巧劲,慢慢遛鱼,切勿使用蛮力,会适得其反甚至断竿。
长钓鱼的人应该都知道,宽阔水面往往更加的有利于遛鱼。所以,当有鱼上钩之后,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把它从草丛,桥墩等相对隐秘的地方引到明亮宽阔的地方,这么做,是为了防止这些鱼往复杂的水环境里面窜,在挣扎中造成挂底的现象。所以遛鱼时候,尽量缓慢向前,以扩大遛鱼水面,更好的观察鱼的动向,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相对应的对策。尽量避免后退,因为后退势必等于是缩小了遛鱼的水面。
我们都知道,鱼竿的形状并非均匀竖直,其粗细是不一致的,但也是有规律的,由上而下从细到粗。一但有鱼上钩,竿子势必会向下弯曲,粗的地方拉力总是比细的地方大。那么,刚好我们可以利用好竿子的这种粗细中由细到粗所固有的通体拉力和大鱼对抗,切勿手忙脚乱中将自己的手在竿子上向着中间的位置移动,这样很容易导致跑鱼甚至是断竿。
鱼竿自身总是有弹性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鱼竿的弹性,让鱼儿有力气却使不上劲儿,难以逃脱。切勿急速求成不等鱼儿被遛乏就去拉线导致跑鱼。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利用竿子的支撑力和竿子的弹性,让鱼竿与水面能有个45度的角度,是竿子形成一个弯弓,以软斗硬,很大程度降低跑鱼的可能性。
垂钓之前充分了解对象鱼,大概估计对象鱼的体积重量,便于选择合适的鱼钩以及其他的线组搭配,合适的钓具有利于遛鱼动作的流畅性。在一个就是,遛鱼的确是个技术活,我们要学会用巧劲,蛮力的结果常常是到钩的鱼最后还是跑掉了。
如上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遛大鱼的一些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多加实践总结,提高遛鱼技巧,获得更多的鱼获。最后还要说的是,不管我们如何练习,使用什么技巧,关于遛鱼的一切动作都必须建立在平稳的心态的基础之上的。

大鱼遛鱼技巧,详细技巧
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鱼儿的力气消耗干净,至于大家常说的那种8字溜鱼法、前后溜鱼法等等诸如此类,无非就是因势利导!我们的鱼竿最好能保持一定的弧度,只要没有形成拔河之势基本上就没啥问题的,只需要顺势而行基本上都能轻松搞定的,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因为自己的慌乱而导致跑鱼的。而我们可以利用鱼竿的韧性来不断消耗鱼儿的力气,最简单的就是引导鱼儿掉头,重复多次之后自然会让它的力气消耗殆尽,最后再用抄网稳稳的把鱼抄起,而我们在抄鱼的时候一定要抄鱼头,不要去抄其他位置,这样才能稳妥的把鱼儿抄上岸。
遛鱼有哪些技巧
1、提竿:提竿的时候应该让鱼竿呈现45的角度,保持一只手在上面,一手在下的姿态握住鱼竿,且动作要有韧性,不能太快或者太慢,主动的引导和牵制鱼,让鱼的游动呈现圆弧的状态,这样能更好的调整它的游动方向。而且鱼线的移动速度也要比鱼的游动速度快一点,能更好的控制鱼的游动。
2、注意钓场情况:在遛鱼的时候要注意预留充足的空间,观察钓位周围有没有树木、乱石等障碍物,避免一些水底有树枝、石块、水草等障碍物的地方,以防出现断线。
3、遛鱼方法:在遛鱼的时候让鱼按照八字形的方法游动,反复牵引后鱼会逐渐乏力,从而会漏出水面。如果是在流水的水域中作钓,在判断鱼竿勾住鱼之后将鱼竿竖起来斜着向下的方向。如果是在静水域中作钓,可以将鱼竿上扬成45度,然后斜着左右遛鱼即可,让鱼更好的控制在能把握的范围里。
遛的意思
遛,一个动词,表示与行走有关,可以指顺着边缘进行运动,也可以指牵着牲畜慢慢走。“遛”读音liú“逗遛”(dòu liú)、“逗留”(dòu liú):“遛”读音liú(1)(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留声。本义:慢慢走:散步)(2)同本义。如:遛弯(遛步,散步);遛早(早晨起来散步);遛达(散步):遛腿(走动):遛脚(走走,溜达)
古籍解释:康熙字典V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力求切,音留。《集韵》逗遛,不进也。互详逗字注。
常用词组
遛马:引马缓行、溜达,以解乏或消病。
遛鸟:清早提着鸟笼到户外转悠、遛弯儿。
这个词与“溜”相近,但溜有多种词性,所以有滑行、偷偷地走开或进入、看、顺着等多种类型的意思。
遛只用来形容走,只是走的方式不同,如自己一个人慢慢走,散步;或是牵着牲畜或带着鸟慢慢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