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走钓鲫鱼的经验及钓具搭配技巧

精选问答

  走钓鲫鱼是大量钓取鲫鱼的一个好办法,根据小编几年来在北京上庄水库,立水桥等几处非人工喂料的运塘垂钓的实践,走钓鲫鱼的确行之有效。下面和大家分享下我走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走钓饵料的要点

  我采用走钓的方法是到鱼塘后先去打窝子,食是鲫鱼爱吃的小米泡酒。沿着塘边选择有草边、苇子边,有乱树权、进水口,有鱼星泛起的地方连续打十几个窝子,相距1米以上即可,范围可由十几米到百米。

  为了不致忘掉打窝点,可利用塘边的标志,或用小树枝插上做记号。打完离子回到第一个窝子时大约已过了20多分钟,假如此塘有鱼可钓,窝子就开始泛鱼星了。

  鱼星就是能否钓到鱼的信号,因此也不必死记水中的位置,鱼星冒起的位置即为窝子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根据鱼星的大小、多少来判断鱼的大小和多少,有针对性地向鱼发起进攻,主动钓鱼,即人找鱼,这就比传统人坐钓,即人等鱼显出极大的优越性。

  走钓可以充分利用鱼开口吃食的短暂时间主动出击,而坐钓当鱼惊后逃走就要耐心等待。

走钓的搭配要点

  走钓采用的鱼竿应是不超过1斤重的较硬调鱼竿,竿长一般为5——6米,这样远近皆可兼顾,走钓持竿一天也不致于很累。

  走钓采用的浮漂是蜈蚣漂,因为走钓的范围比较大,有时水深变化可在1米的范围,假如采用立漂就需反复调漂非常麻烦,因此蜈蚣漂的优越性就非常大,假如水深变化小,可采用七星漂到十星漂,假如水变化范围大,最多可采用二十星漂。羽毛采用鸭毛,羽毛粒长5毫米,直径越细越好,这样可提高灵敏度。

  走钓采用的钓线越细越好,一般我采用线径0.148——0.25毫米之间的高强度钓线,在同样条件下,钓线越细上鱼的几率就越高,我曾经做过几次试验,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0.2毫米的钓线要比用0.25毫米的钓线能多钓1——2斤鱼,有时看着水面鱼星像开锅一样,用粗钓线就是不吃食,而改用细线马上就吃食。

  鲫鱼非常胆小,线稍为粗一点它就产生畏惧感,这就影响上鱼率,但强度一定要高,因为钓鲫鱼时常常会碰到大鲤鱼,尤其是在5月份左右,这就要求钓线的强度要高,0.2毫米的钓线力应达到3.5公斤,0.25毫米的钓线钓力应达到5公斤,这样在有碰到大鱼时就不致线断鱼跑了。

走钓的搭配要点

  走钓采用的鱼钩是朝天钩。朝天钩的好处在于钩尖朝天而不会卧在水底,能使鱼很快发现钓饵。朝天钩钩坠台一#,鱼吃食的动作能准确无误地反应到娱蚣漂上来,就连鱼碰饵的轻微动作都能看出来,因此就好像是看看鱼吃饵。

  市场售的朝天钩大多采用短把钩,这就造成钩尖到渔线的线尖距较小,钓小鱼较好,而大鱼吃食时会碰线而吓跑,因此要求线尖距要大一些达到10——15毫米。

  走钓采用的钓饵主要是红虫和蚯蚓,开春和秋末用红虫,其余时间主要用蚯蚓,蚯蚓是鲫鱼爱吃的饵料,挂蚯蚓最好不要拍死,采用整条活挂,使蚯蚓在水里还在扭动,鲫鱼见了就会毫无顾忌地吃上就走。

走钓的注意事项

  走钓的特点就是走。走要轻,隐身慢走轻轻地接近鱼窝。窝子要勤打少打,窝子里有鱼星再下钩,无鱼星坚决不下钩。走钓是人找鱼,上鱼的窝子可再继续续窝,不上鱼的窝子弃之不用,另开辟新钓点。新到一个渔塘用不了一小时就可查清此塘有鱼无鱼,哪上鱼多哪鱼大,这样哪有不获丰收的道理?

  通过以上小编对走钓鲫鱼的经验及钓具搭配技巧介绍,相信大家对此也是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希望小编的介绍可以给大家带去有用的帮助,希望大家都可以渔获多多。

船钓黄鱼技巧,浅谈人工礁船钓黑黄鱼的钓具技法选择

1、掏窝钓法。

五月到六月初,八月初到九月底,钓饵选用沙蚕,十月到十二月上旬,选用海肠子切片。

A.钓组选用单扁担天平带8字环的两个,一上一下连接,天平之间诱线一米左右,上下各连接一个钩,钓线40公分左右,钓线长了容易缠绕,坠绑在下天平上。这种钓法要讲究速度,找到礁盘后,先找到底,要看你的位置是在礁盘边上,还是正上方,这点非常的重要。

上下提动钓线10公分左右,诱鱼上钩,有鱼的话,要迅速把鱼提出水面,要不很容易挂底,挂底的原因是,鱼逃回了窝里,起鱼后要迅速摘鱼,因为一个人工礁盘的存鱼有限,先钓上来的都是大鱼,越钓越小,为什么叫掏窝钓法就是这样,一个船上少则4个人,多则6个人,下手晚了,钓上来的往往是小鱼。这种钓法双飞的几率非常的大。在一个上下提动钓线10公分左右,没有鱼的话,可以上提到一米左右 ,要灵活运用。

B.这种钓法,也可以选用串钩钓法,方法同上,不过挂底的几率太大。

掏窝法,还要分清,海底礁盘的情况,如果是平铺的礁盘,用上述方法比较好,但如果是成堆的小山型的铺法,上面两种就不适用了。如礁盘是成堆的小山型的铺法,钓组最好选用单扁担型和单刀型天平,单钩,钓线一米左右(钓线长更能起到诱鱼的作用),这样减少了挂底的几率。

2、拖钓法。

此种方法不是指船在行驶中的那种拖钓,而是船在静止中,由远到近的拖钓,在拖钓中找礁盘,找鱼钓,由远到近,沙泥底,拖底10多公分拖钓,有礁盘的的话,要靠手感分析礁盘的位置,底拖浮拖,这种方法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对手感的要求比较高,拖钓的过程中,要掌握是挂底还是鱼咬钩,熟能生巧。钓具的使用及其他,同礁盘小山型的铺法相同。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