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的冲泡方法
茶膏-在这里指的是普洱茶膏
1.备好茶具,将茶膏或茶膏晶体放置茶器中。
2.注水冲泡(沸水与凉水皆可),观色、闻香后慢慢品饮。
3.每袋1克左右的茶膏适合500ml—800ml水冲泡,每袋0.5克茶膏晶体适合250ml—400ml水冲泡,也可以根据个人口感调整水量。
特别提醒:
1.好茶膏建议使用高品质纯净水或蒸馏水冲泡,亦能保持汤色明亮,香气自然;
2.对冲泡茶膏没经验的消费者,茶膏可边冲泡边品饮边调浓度,调到满意的口感后品饮。
3.生茶膏浓度过高冷却后,会在膏体附近产生絮状的聚集,这是由于生茶膏含胶量较大所致,再次冲入开水或加热即可恢复清亮,不同于劣质茶膏的杂质沉淀。

茶膏的制作方法
1、将茶以及茶末放置到沸水的大铁锅中进行熬制。
2、将熬制之茶汤盛于布袋中进行压榨,接着将茶汤滤出。
3、将滤出的茶汤,再置于大锅中进行熬制。
4、茶汤煎熬成极浓茶汁的时候,转盛于中锅中煎熬,直到液体变成膏状。
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什么是茶膏
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现代茶膏的制作工艺是在清代宫廷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茶膏制作工艺,这种方式模仿了清代茶膏制作的气候、温度、环境,在更加繁复、细致的工序下,把茶汤的提取和浓缩,控制在常温40摄氏度左右,利用芳香物质和活性成分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和析出的特性,最大限度的将这些茶叶的原有物质有效的溶解到茶汤再收敛成膏。
茶膏是什么
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普洱茶膏是中国独有的养生文化,有上千年的制作历史。从茶膏的诞生伊始,它就成为皇家独享的养生御品,是中国古人发明的世界第一款“速溶茶”。
茶膏始于南唐,成于宋,兴于清,盛于当代,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更是成为皇室养生的专享品进贡皇室。
南唐时的《十国春秋》、宋徽宗《大观茶论》、清朝医学家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等文献上均有茶膏的相关记载。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