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台钓的特点,不一定就只是细线小钩悬坠钓。其实,台钓的精髓,是有效、合理的使用饵料。在垂钓过程中,钓友通过连续抛竿,使窝子里的饵料能持续、有效的发挥作用,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台钓饵料雾化以及附钩性,希望大家喜欢。
饵料状态
怎样才能找到饵料的最佳状态?是竞技时,钓手最常考虑的一个问题,喜欢台钓或竞技钓的钓友,习惯通过调整饵料状态,配合不同的钓法,来找到自己垂钓的最佳状态。所以我们在配制饵料时,需要考虑:上鱼速度的快慢、鱼体的大小、天气情况和鱼的活跃程度,以及是否需要逗鱼?
饵料状态是个综合指标,主要分为:饵料的松散度、饵团大小、入水后钩上余饵的多少和饵料的比重。我们在垂钓过程中,要善于根据鱼情,选用和调整好饵料。
雾化效果
雾化和化散,都是饵料在入水散开的现象。它们的区别,只是饵料散开后的颗粒大小不同。雾化,是指颗粒很细、比重轻的饵料在水的中上层散开,能大面积快速诱鱼;化散,多指颗粒相对较粗、比重较大的饵料,在水底层散开。
俗话说:站的高、看得远。鱼对来自上方的敌害看得很清楚,所以对于上层的雾化也能有所察觉。饵料的雾化,不仅可以让饵料迅速分散,快速刺激鱼的味觉,还可以通过鱼的视觉诱鱼。
雾化效果好、速度快的饵料,在快速垂钓时用处非常大。但是,长时间的垂钓使得鱼变猾,这时过度雾化的饵料,往往会在鱼还没有将饵料吃进去时就完全脱落。所以,我们在垂钓中,要合理把控饵料的雾化程度。
控制饵料雾化度的方法很简单:开饵时搅拌次数多一点,上搓饵时搓的力量大一点,就能减少雾化度,反之则会增大雾化度。
不同的饵料,其本身也有不同的雾化。此外,还可以选用增加或减小雾化的饵料。
狂拉·翘嘴等类型的饵料,饵料呈粉末状,比重轻,雾化快,很适合浮钓。此类饵料在用于底钓时,往往是针对鱼摄食很轻的鱼情,比如气候不佳、钓鱼比赛后期等情况。
附钩特性
初学台钓的钓友,最担心的就是松散饵料的脱落问题,全脱或虽未脱落,降落的水层却不对。这是就需要选择松软些的拉饵,因为松软拉饵的饵团内有无数的网状结 构,具有一定的附钩性,所以,在抛竿时饵料不会轻易脱落。但是,想要把握饵料的入水层,就先要学会把握饵料的状态和抛竿力度的配合度。
能够影响拉饵附钩性的,就是拉饵团内部形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形成受制于:温度、拉丝粉(小麦蛋白)含量、基础饵料颗粒大小和开饵手法。
气 温合适、拉丝粉含量多、基础饵料粒度比较大,饵团出丝会比较多,附钩性也很好。像老鬼湖库之王系列的狂钓·大板鲫,其本身就可直接单开做拉饵。在大多数情 况下,开出的拉饵状态也非常好。气温低时,在和饵时只须多搅拌几次,或者在和好饵料后,把饵团稍稍团紧几次,就可以加强饵团的附钩能力。
初学拉饵钓的钓友,最常遇见的错误就是抛竿用力过猛,致使饵料脱钩或即将脱钩,让鱼稍稍一碰就掉了。浮漂有动作出现,饵料也确实进了鱼口,但钩上却无鱼。所以新钓手在练习拉饵或搓饵抛竿时,饵可以适当硬一些,也可适当增加拉丝粉。
拉饵大小
气温高、饵料颗粒粗、拉丝粉含量高时,拉出的饵团比较大。休闲垂钓或竞技钓混养时,拉大饵好处多多:在垂钓的过程中及时补足够量的窝,钩饵到达目标水层后,钩子上还有充足的钓饵,不仅可以抵抗小杂鱼的骚扰,也能够钓大鱼。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探索台钓饵料雾化以及附钩性主要就是掌握饵料状态、雾化效果、附钩特性以及拉饵大小,希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使用其中的技巧,也期待大家的渔获满满。

为什么要探索海洋
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0%,占地球生存空间的90%以上。事实上,在广袤的海洋世界里,海洋影响陆地上的气候和天气现象,大量海洋动植物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
海洋在世界各大洲和国家之间航行,世界上大约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因此,了解世界海洋对我们极为重要。地球海洋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们在陆地上的生活,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早些时候发现这种变化,除了增加我们对海洋的了解以求安全和经济利益之外,探索洋底也将满足人类好奇心和对未知知识的渴望。
为什么要探索太空
1、探索太空是为了让人们了解更多的宇宙知识,研究更多技术,促进人类进步。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小小星球。人类对太空的求知欲望,将是太空探索的永恒动力。
2、太空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了大气层与太空的界线:以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约62英里)的高度为分界线,称为卡门线。卡门线以美国科学家西奥多・冯・卡门的名字命名。地球物理学家将大气空间(或称为空气空间)分为5层。对流层,海平面至10千米。对流层有浓密的空气,称为浓密大气层。浓密大气层随高度增加,空气越来越稀薄。
坚持探索的名言
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