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钓中的晃饵技巧

精选问答

  老钓友们应该都明白晃饵的作用——用饵的游动来使鱼发现,引诱鱼儿自己上钩。但是很多钓友都只是一知半解,具体的操作和技巧都不太明白,今天这篇文章,我就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矶钓中的晃饵技巧。

  其一#,鱼在寻找食物的那段时间内,凭借的身体部位依次为:视觉、侧线、嗅觉、听觉、味觉。在这些中,与晃饵技术分割不开的就是视觉和侧线。

  提及矶钓时这些鱼的上钩办法,重要的是:一为鱼儿怎么样游动前进,才是在寻找食物进食;二是鱼选择怎样将食物吃到嘴里去。

  这些鱼儿在进食之时,一般只有3样吃饵的办法。大部分矶钓鱼儿多是选择吸食这种吃食办法,再者,少数时候是逆着河流吸食。其一是由于矶钓鱼儿寻找食物时一般都是逆流前进,其次逆流时只用凭借稍微一点的吸力就可以把食物放进嘴里。

  在矶钓时,水的流向是从表面上那层到最底层水流都朝着相同的方向流动,如果是从左向右流动的话,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把水流左方叫做流头,而把右方叫做流尾。若是我们把钓组放入了这样的水流之内,不掌控线组,钓组在水里面,首先是没办法在水中成伸展的程度,再是没办法变成钓饵先游动的状态,就是没办法出现钓组从左向右以母线、浮漂、子线、钓饵的状态。

  所谓的钓组打斜,就是钓组在海里延伸的次序从流头到流尾一定要是主线、浮漂、子线、钓饵,还要是从上到下,和水底有少许角度的倾斜状。

  以上就是给大家介绍的矶钓中的晃饵技巧,希望对大家钓鱼有所帮助。

浮矶钓法,浮矶钓运用技巧

1、鱼竿

可用1号到2号的鱼竿,若目标是大型真鲷可用竿头较软的竿,号数在1.5号,1.75号,2号的竿,其中又以1.75号的竿较为适中,若用大号竿相对着钓线也要加粗的原因,有时反而使钓组显的不自然了,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1。25号的竿,用3号主线3号子线,应付70公分左右的鱼应该足足有余。

2、钓线

钓线若和鱼竿的比称来说,1.5号的竿用3号线是最为适当,若觉的信心不足可以用1.75号的鱼竿四号线或者2号竿五号线,钓真鲷时不必刻意去考虑线的粗细,只要注意到整个钓组的比称就好,子线反而用较硬的碳线效果会更好一些,子线的长度和使用诱饵笼钓法时一样,越长越好,这主要也是针对着真鲷的习性来考虑的。

3、鱼钩

最好使用长柄硬质钩,钓真鲷时,一般我比较喜欢使用OWNERCUTGURE(切割黑毛11——12号)。钓过真鲷的人都知道,浮标虽然很爽快的沉入跟着被拉动主线,但是一扬竿时却常拉空竿没鱼中钩,这时应该确认自己用的是那一种钩,鱼钩是否锋利。

4、钓组

我钓真鲷时一般准备1.0,1.5,2.0,3.0,的浮标及水中,因一般来说所设的钓棚较深(所谓的钓棚是指钩到棉线结的深度而可以钓到鱼的层次),正常来说将钓棚设在六噚到九噚(九米到十二米)之间是中大型真鲷机率最高的水层,但若设钓棚是九米的时侯实际钓饵到达的层面只有七到八米。应该确认自己用的是那一种钩,鱼钩是否锋利。

5、诱饵的使用

是将诱饵打入脚下打浪位适当的地方,两杓三杓相隔一两分钟不间断的打出,钓黑毛及黑鲷时将钓组拋入诱饵带中就可以了,但是钓真鲷则用不规则的方法会较好一点,虽然基本上使诱饵及钓饵达到同调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反而钓不到特别大型的真鲷,要想钓大型的真鲷就用另种变通的方法。

矶钓钓鱼钓什么饵

矶钓钓鱼钓可选用白酒米、短谷芽、糖饼块、牛粪、豆粉之类。如用丢投白酒米诱鲤鱼上窝,更适合用活蛆在浑水之中钓鲤鱼。所以,用活蛆钓鲤鱼的钩线配置要细,而且子线要加长,可以钓双钩。即一只钩子上用尾挂方法连续上五条七条活蛆,可挤满一钩,由于钓草鱼的钩型相应放大,可用丸世9号、10号钩。

矶钓如何控线

1、重量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重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母线离开水面,减低水面张力对母线的影响,同时因为母线离开水面时受到地心吸力的影响,母线重量将会集中于丹锥上作为支点,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2、竿先张线:这是利用竿先的弹性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将钓竿伸出与水流方向尽量保持垂直90度-120度之间,打开线杯,利用手指轻按线杯制线及竿先的弹性轻轻拉紧钓组,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3、风力张线:这是利用风力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部份母线离开水面,竿先必须视乎风速及风向作出适度的提升及指向合适的方向,这时母线将被风吹成一个弧形而向丹锥方向作出拉扯,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4、反拨潮(炒白位)张线:这是利用反拨潮(炒白位)的力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利用钓竿,将母线放于炒白位的外沿,利用炒白位力量向四周散发的特性拉紧母线,从而令处于潮目(夹流位) 或离岸流的丹锥及丹锥下钓组拉紧,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5、拉扯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乘流性(或水阻)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技巧是利起钓竿竿先的弹性左右舞动(在日本这种技巧叫“尖弹晃”),让母线离开水面,然后蛇形地摆放于流头,利用水面张力及阻力对母线的影响,从而大幅减慢丹锥上母线乘流性藉此减慢丹锥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

6、丹锥张线:这是利用多一颗不同乘流性的丹锥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只是配上多一颗乘流性较低的丹锥,藉以从后方拖拉着前方的丹锥,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