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矶钓?矶钓指的是钓手在突出失眠的岩石或者礁石上垂钓。近年来,矶钓受到了很多钓鱼爱好者的喜爱,因为矶钓的环境多在于矶、礁、岛周围,这里环境安静、人迹罕至,很受钓手的偏爱,并且这些地形下的水体内部地势也很复杂,这里有很多水生植物聚集生长,同时常常伴有丰富的鱼源。
1、水流通畅的礁区
礁区多有大大小小的礁石分布,大小礁石分布在水下可以构成鱼类可以藏身的地方,同时礁石的根部不光可以阻挡海流,还可以滤下一些钓手落下的饵料,鱼类躲藏在礁石区不光可以吃到这些食物,也可以对路过的体型较小的鱼类进行捕食。在水流通畅的礁区也会生长着很多藻类,和一些甲壳类动物,这些也可以作为鱼类的食物,而在这里垂钓,无疑是好的钓点。
2、流水交汇的地方
在海流交汇的地方,由于海流的方向、速度都会有差异的原因,这些海流一旦交汇碰撞,流水的势力抵消,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一片流速较为平缓的水域,而在这些地区,也会有很多被多股水流冲过来的生物和藻类沉淀下来,鱼类在这些地方生活,完全可以不费多少力气游动就能寻找到食物。
3、白沫带
什么是白沫带?白沫带指的是海浪冲击海岸,然后受到反向的力回去的地带,这些地方通常也可以作为矶钓的钓位,因为海浪可以将海岸边的藻类、有机物冲刷下来带回到海流,这些可以给鱼类提供食物,同时,受到反冲力回到海里的海水也带有着大量气泡,气泡内含有的氧气会使得白沫带内的水体含氧量增加,鱼类会比较喜爱。
4、岬角处
岬角是指向海面突出的夹角型的陆地,岬角会阻挡海水的流动,这样的地形会在岬角周围形成回旋的涡流,这样的涡流会比较容易积累钓手投放的饵料,同时岬角本身也会给鱼类提供栖身的地方。另外,岬角也是鱼类洄游时候的必经之路,在海潮的各种转换时,鱼类通常都会通过岬角往返游动到不同的地方。

矶钓竿钓青鱼用什么钩
在类似水库、湖泊这样的大水面最好用5.3~6.3米的矶竿或前打竿,这样效果好一点,既有抛竿线轮放线的功能,又有悬坠钓组的灵敏度,是在大水面钓青鱼的理想用竿。如果感觉到用矶竿太累,那么可选择6.3米的中性钓竿(中性钓竿重量略轻,减轻疲劳度,韧性也好,最少不得低于5.4米),因为这样可以钓得远一点、深一点,符合青鱼喜深水的规律。另外,长竿在遛鱼时,所释放蹿力的效果要好于短竿。线组方面:主线在钓竿应有的承耍范围内,越粗也好。去水库一般选4号主线:2.5号子线。而在养殖水域可适减去一个线号,钓钩最好是新关东2~3号。
浮矶钓法,浮矶钓运用技巧
1、鱼竿
可用1号到2号的鱼竿,若目标是大型真鲷可用竿头较软的竿,号数在1.5号,1.75号,2号的竿,其中又以1.75号的竿较为适中,若用大号竿相对着钓线也要加粗的原因,有时反而使钓组显的不自然了,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1。25号的竿,用3号主线3号子线,应付70公分左右的鱼应该足足有余。
2、钓线
钓线若和鱼竿的比称来说,1.5号的竿用3号线是最为适当,若觉的信心不足可以用1.75号的鱼竿四号线或者2号竿五号线,钓真鲷时不必刻意去考虑线的粗细,只要注意到整个钓组的比称就好,子线反而用较硬的碳线效果会更好一些,子线的长度和使用诱饵笼钓法时一样,越长越好,这主要也是针对着真鲷的习性来考虑的。
3、鱼钩
最好使用长柄硬质钩,钓真鲷时,一般我比较喜欢使用OWNERCUTGURE(切割黑毛11——12号)。钓过真鲷的人都知道,浮标虽然很爽快的沉入跟着被拉动主线,但是一扬竿时却常拉空竿没鱼中钩,这时应该确认自己用的是那一种钩,鱼钩是否锋利。
4、钓组
我钓真鲷时一般准备1.0,1.5,2.0,3.0,的浮标及水中,因一般来说所设的钓棚较深(所谓的钓棚是指钩到棉线结的深度而可以钓到鱼的层次),正常来说将钓棚设在六噚到九噚(九米到十二米)之间是中大型真鲷机率最高的水层,但若设钓棚是九米的时侯实际钓饵到达的层面只有七到八米。应该确认自己用的是那一种钩,鱼钩是否锋利。
5、诱饵的使用
是将诱饵打入脚下打浪位适当的地方,两杓三杓相隔一两分钟不间断的打出,钓黑毛及黑鲷时将钓组拋入诱饵带中就可以了,但是钓真鲷则用不规则的方法会较好一点,虽然基本上使诱饵及钓饵达到同调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反而钓不到特别大型的真鲷,要想钓大型的真鲷就用另种变通的方法。
矶钓如何控线
1、重量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重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母线离开水面,减低水面张力对母线的影响,同时因为母线离开水面时受到地心吸力的影响,母线重量将会集中于丹锥上作为支点,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2、竿先张线:这是利用竿先的弹性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将钓竿伸出与水流方向尽量保持垂直90度-120度之间,打开线杯,利用手指轻按线杯制线及竿先的弹性轻轻拉紧钓组,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3、风力张线:这是利用风力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提起钓竿,让部份母线离开水面,竿先必须视乎风速及风向作出适度的提升及指向合适的方向,这时母线将被风吹成一个弧形而向丹锥方向作出拉扯,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4、反拨潮(炒白位)张线:这是利用反拨潮(炒白位)的力量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姿势及技巧是利用钓竿,将母线放于炒白位的外沿,利用炒白位力量向四周散发的特性拉紧母线,从而令处于潮目(夹流位) 或离岸流的丹锥及丹锥下钓组拉紧,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5、拉扯张线:这是利用母线的乘流性(或水阻)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技巧是利起钓竿竿先的弹性左右舞动(在日本这种技巧叫“尖弹晃”),让母线离开水面,然后蛇形地摆放于流头,利用水面张力及阻力对母线的影响,从而大幅减慢丹锥上母线乘流性藉此减慢丹锥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
6、丹锥张线:这是利用多一颗不同乘流性的丹锥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钓手需要做的只是配上多一颗乘流性较低的丹锥,藉以从后方拖拉着前方的丹锥,从而迟缓了丹锥的乘流速度,达到拉紧钓组及打斜钓组的功效。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