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喝了是什么味道

精选问答

碧螺春茶口感如何

品质好的碧螺春,用开水泡开后,茶汤色泽碧绿而明亮。如果茶汤黄绿或黄暗,则说明是假冒或品质低劣的碧螺春。好的碧螺春,滋味浓醇甘厚,鲜爽生津,回味绵长。相反,如果尝起来滋味甘涩,则不是好的碧螺春茶。

碧螺春的特征

1、色泽

碧螺春虽然属于绿茶,但并不是说茶叶颜色越绿其品质就越好哦。品质好的碧螺春,外形色泽银白隐翠,油润而有光泽。伪劣的碧螺春则颜色发黑、发绿、发青,暗淡无光。

2、外形

好的碧螺春,成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都布满白色的茸毛,色泽银绿青翠。如果是劣质的碧螺春,那么它的茸毛也会是绿色的,是加了色素的缘故。

3、香气

碧螺春属于不发酵茶,香气是非常的清幽浓郁的,而且还带有淡淡的花果香味。想要鉴别碧螺春的品质好不好,只要细细闻它的香气,便可分辨出来。

碧螺春绿茶有果香

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早在唐末宋初便列为贡品。但凡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不由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

碧螺春茶的品饮方式

碧螺春有如此好的味道,与碧螺春的泡法十分不开的,泡碧螺春时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

碧螺春的冲泡步骤

1、焚香通灵

中国茶人认为“茶须静品,香能通灵。”在品茶之前,首先点燃这支香,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以便以空明虚静之心,去体悟这碧螺春中所蕴含的大自然的信息。

2、仙子沐浴

今天我们选用玻璃杯来泡茶。晶莹剔透的杯子好比是冰清玉洁的仙子,“仙子沐浴”即再清洗一次茶杯,以表示我对各位的崇敬之心。

3、玉壶含烟

冲泡碧螺春只能用80℃左右的开水,在烫洗了茶杯之后,我们不用盖上壶盖,而是敞着壶,让壶中的开水随着水汽的蒸发而自然降温。请看这壶口蒸汽氤氲,所以这道程序称之为“玉壶含烟”。

4、碧螺亮相

“碧螺亮相”即请大家传着鉴赏干茶。碧螺春有“四绝”——“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采摘七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且羞答答的田螺姑娘。

5、雨涨秋池

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向玻璃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留下三分装情。

6、飞雪沉江

即用茶导将茶荷里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满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到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翻飞,煞是好看。

7、春染碧水

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8、绿云飘香

碧绿的茶芽,碧绿的茶水,在杯中如绿云翻滚,氤氲的蒸汽使得茶香四溢,清香袭人。这道程序是闻香。

9、初尝玉液

晶饮碧螺春应趁热连续细品。头一口如尝玄玉之膏,云华之液,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

10、再啜琼浆

这是品第二口茶。二啜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醇,并开始感到了舌本回甘,满口生津。

1
1、三品醍醐

醍醐直释是奶酪。在佛教典籍中用醍醐来形容最玄妙的“法味”。品第三口茶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再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1
2、神游三山

古人讲茶要静品、茶要慢品、茶要细品,唐代诗人卢仝在品了七道茶之后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茶歌》,他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在品了三口茶之后,请各位嘉宾继续慢慢地自斟细品,静心去体会七碗茶之后:“清风生两腋,飘然几欲仙。神游三山去,何似在人间”的绝妙感受。

江南是古朴的,内敛含蓄,若白墙灰瓦,色彩鲜明,碧螺春独具特色的花香果味,令其“一酌鲜雅幽香、二酌芬芳味醇、三酌香郁回甘”,当最能体现被水晕滋润着的江南气韵吧!

碧螺春味道是什么味道

碧螺春喝起来的味道清香甘甜,滋味鲜醇、回味甘厚,后味回甘明显,让人喝下去之后真的感觉心旷神怡,并且闻起来非常舒服。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泽银绿隐翠,毫风毕露,茶芽幼嫩、完整,无叶柄、无裤子脚、无黄叶和老片。有特殊浓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开后滋味鲜醇、回味甘厚。

碧螺春是什么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碧螺春为什么叫碧螺春

碧螺春始于明代,最初叫吓煞人香,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又因其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