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岭铜矿遗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为商周时期的遗址,从整体上构成了中国早期止关条六触做刻采矿技术体系。
- 中文名称 铜岭铜矿遗址
- 地理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
- 所处时代 商周时期
- 价值意义 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
- 保护批次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来源
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来自夏畈镇的幕阜山东北角,为商周时期的遗址。以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证明了中国大规模开采铜矿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余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铜矿遗存,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对探寻中国高度发达360百科的青铜铸造业原料来源的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早期技术
该遗址地层清晰、叠压关系明显,它使我们对先秦采矿技术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在采矿方法上,有从露采到坑采,包括落矿、出矿和地压管理三种作业。在开拓方式上,有商代中期竖井、平巷联合开拓,到西周时期发展为竖井(斜井)、平巷、盲井联合开拓。并适其地质条件的不同,对坑道采取自然支护、或人工支护总之,该遗址从整体上构成了中国早期采矿技术体系。
丰厚资源
经过五次科学发掘,采矿遗址在揭露1800平方米范围内,清理出竖井103口,平巷19条。揭露冶炼区3处,其炼渣散布面积约170000平方米,估计炼渣总量约10万吨。其它遗迹有工棚、选矿场、露天采坑、槽坑、材料加工场、围棚等。遗物有采掘、提升、装载、运输、淘洗、照明、排水等工具以及生活用具。
遗址价值
铜岭铜矿遗址以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证明了中国大规模开采铜矿的历史至少已有三千余年,是中国迄今发现的矿冶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范做象大列困纸块宁大型铜矿遗存,是中国青铜文明的象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进程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对探寻中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业原料来源的问题,对于研究中国冶金史及文明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来自价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