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叫豆来自荚螟、大豆荚螟、豆蛀虫、豆荚蛀虫。幼虫危害叶、蕾、花及豆荚,卷叶危害或蛀入360百科荚内取食幼嫩籽粒,荚内及蛀孔外常堆积粪便,轻者把豆粒蛀成缺刻、附孔洞,重则把整个豆荚蛀空,受害豆荚味苦,造成落蕾、落花、落荚和枯梢。
- 中文名称 豆荚斑螟
- 别称 豆荚螟
- 界 动物界
- 纲 昆虫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12毫米,灰褐色或暗黄褐色;前翅狭长,沿前缘有一条白色纵带,近翅基有一条黄褐色宽横带;后划家低额析景越翅黄白色,边缘色泽较深来自。卵椭圆形,乳白至红色。老熟幼虫体长14-18毫米,背面紫红色,腹面绿色;前胸背板上有"人"字形黑斑,两侧各有1个乱黑斑,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蛹外包白色丝茧。
生活习性
每年生3-4360百科代,以老熟幼虫在握寄主植物或晒场附近的土表下结茧越冬。第二年春天4-5月成虫陆续羽化出土,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伏,有趋光性,飞行能力不强,在花蕾、嫩荚相础谁、嫩叶或叶柄上产卵。初孵幼虫蛀食嫩荚和花蕾律就总红, 3龄后蛀入荚内食豆粒,可转荚危害,l0-11月老熟幼虫入土越冬。豆荚斑螟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
(1)豆类作物或豆科绿肥作物连作或邻作,可进行水旱轮作。
(2)冬、春季幼带从明句河肉虫越冬期进行灌溉,可使越冬幼虫大量死亡。
(3)收获后及时翻耕,来自消灭土中的幼虫和蛹。
(4)老熟幼虫入土前,田间湿度高时,可施用白僵菌粉剂,每360百科667平方米用1.5千克或干菌粉0.5千克加细土4.5千克均。
(5)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的卷叶和果荚。
(6)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
评论留言